广西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2020-12-08 09:46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在广西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之际,记者探访了边境群山中的村寨。座座崭新楼房鳞次栉比,条条平坦道路阡陌交通,村屯里篮球场、老年活动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每天早晚,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心跳舞健身、吹拉弹唱,生活幸福而美好。

近年来,广西深入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组织开展边境基础设施“三年会战”,将兴边富民行动不断推向深入,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了硬化路,家家住上砖瓦房,人人喝上清澈水,边民世代期盼的“小康梦”看得见摸得着。

兴边:边城走进新时代

边城凭祥,百年来曾数次燃起烽火狼烟。时移世易,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中国连接东盟的贸易通道,边境开放发展的“大舞台”。

凭祥市友谊镇卡凤村,68岁的村民黄建安世代生活于此。他在中越边境的山头上种下100亩三华李和龙眼,果子被越南客商收购。靠着这笔收入,将5个孩子逐渐养大。村屯渐成边贸互市点,来卡凤村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黄建安的儿子们买来车辆,送人运货。

“以前互市以自行车、布匹、啤酒为主,小生意也能挣大钱。”黄建安说。随着边境贸易逐渐红火,贸易商品五花八门,黄建安家里的“装备”也换成大卡车、面包车,生意越做越大。

边境开放发展,惠及数以万计的边民。在凭祥市夏石镇新鸣村,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小洋楼,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静谧宜人的村落景观,吸引着游人。

“我们村从一个偏僻闭塞、经济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新农村建设文明村,这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挥村民主动性取得的成果。”新鸣村党支部书记赵德文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因地制宜打响了生态旅游品牌,村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走在凭祥街头小巷,操着各地方言的行人川流不息,让人丝毫感觉不出这只是一个10多万人口的边境小城,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竞相在此“淘金”。满载火龙果、榴??等水果及其他货物的大货车排成长龙,各式各样的东南亚食品、家具在此集散。

与越南芒街市一河之隔的防城港东兴市,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深化改革开放,释放“海”的潜能,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经济发展一日千里。

东兴市福珍食品有限公司京族女董事长刘福珍,在东兴市江平镇投资3000万元建起该镇最大的旅游酒店。她以商人的敏锐远观未来:“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建设,以及京岛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将带动这片区域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2019年,东兴口岸进出境人数达1300万人次,成为我国陆地边境人员出入境第一大口岸。东兴市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边民每人每天进口8000元免税货物的优惠政策,开通运营东兴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和中越互市便民浮桥,创新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让边民积极参与到边境贸易中去,实现边境贸易稳边安边兴边富民。

富民:边民过上好生活

几十年来,广西把边境扶贫作为扶贫开发、固边兴边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快改善一线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百色市那坡县百省乡那布村水弄屯,是一个紧挨边境的苗族山寨。由于大山阻隔,海拔较高,这里的村民曾被称为“住在云端的人”。羊肠路、茅草房、煤油灯……贫苦景象仿佛还在昨天。

2008年,当地政府为水弄屯村民盖起砖瓦房,修通砂石路,新建蓄水池。和村里许多村民一样,村民陶美羊一家的生活有了起色,还买了第一辆摩托车。

2015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水弄屯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再次升级:家家户户住进更加稳固的楼房,加建容量更大的蓄水池,房前屋后配置储水净水的“水坦克”装配式蓄水池,宽敞硬化的通屯路上,一排排太阳能路灯将山区的夜晚点亮。

在政府帮扶下,陶美羊家现在养着6头牛3头猪,去年卖一头牛就收入近万元。“我们还有边境补助、低保补助、产业奖补,孩子读书有教育补助,日子一年过得比一年好。”陶美羊说。

经过数年建设,广西边境地区公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往昔羊肠小道变成康庄大道,边境8个县(市、区)“县县通高速公路”“乡乡通等级沥青路”“村村通硬化路”。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边境补助政策,让更多人愿意长住边境一线。

记者驾车沿着靖西边境公路,从湖润、壬庄、龙邦、安宁、吞盘一路往西南走,只见平整的水泥路直通一个个边境小山村,满山的橘子林披上绿油油的外衣,稻田、桑叶往山坡延伸,孕育着无限生机。

“现在出行都是水泥路,用的是自来水,晚上还有路灯。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们没有理由不感谢党的政策。”抚今追昔,畅谈变迁,靖西市岳圩镇怀光村党员陆世保感慨不已。

“十三五”期间,广西出台10条支持边境8县(市、区)脱贫攻坚的倾斜性政策,投入各类扶贫资金约120亿元,实施民生、产业、畅通、服务、保障五大工程,直接受益11万户46万人,突出解决了边民吃饭、住房、上学、看病、行路、发展产业等紧迫问题,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年底的17.84%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0.69%,边境不再边,小康在身边。

稳边:边境就是我的家

“我家住在界河边,祖国母亲在心间。种田种地护国土,世世代代守边关……”各类生活保障举措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解除了边民的后顾之忧。

“党员是群众的领头人,广西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兴边富民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和发展抵边村屯党员,构建联户守边、联户致富的‘双联户’机制,不断壮大守边兴边‘红色力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说。

15000个日夜,磨破200多双鞋;11块界碑,每周巡逻2次,每次往返16公里……百色市那坡县平孟镇弄汤村党员凌尚前,在天池国防民兵哨所义务守边40余年,被誉为矗立在祖国南疆的“忠诚界碑”。

“边境无小事,事事连中央。”40年来,凌尚前有过数次选择离开的机会,但他毅然选择了坚守,把在边防线巡逻执勤作为自己生命的最高追求。他以界碑为伴、以哨所为家,面对改变人生命运的抉择,面对巡边放哨的艰险,面对孤独清贫的压力,面对现实环境的考量,每一次他都心系祖国,大义为先,用默默奉献诠释着一位老“戍边人”对祖国和边疆的无限忠诚。

在崇左市大新县德天大瀑布景区,一支由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13名老党员组成的边境巡防队,常年在边境线上巡逻。这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老党员,扛着党旗、戴着红袖章,组成巡逻队伍,守护着家园安宁。“只有守好边界,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巡防队中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现已76岁高龄的许洪图说。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边境防控压力倍增。为防止疫情输入,广西招聘了600名辅警充实到边境管理一线,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参与联防联控,在千里边境线上织密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防控网”。

东兴市东兴镇组织16支红袖章巡逻队,在辖区内11个抵边村(社区),设置层层卡口,把通道封住,把边境守好,把知识宣传到位,把管控措施落实到位,鼓励群众发现“三非”外籍人员积极举报,牢牢稳住疫情“零输入”局面。

“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哨所、一个村屯就是一个堡垒。”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玉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边境不断创新举措开展平安建设,保持边疆稳定、边关和谐、边境安宁。

凭祥市友谊镇平而村在界河旁,村内有国家二类口岸,地理位置特殊,流动人口多,却创下了28年无刑事案件发生的纪录。凭祥市在全区率先试行“一村一警务助理”,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被授予全国综治最高奖,构筑了边境稳定的基石。

靖西市龙邦镇护龙村不少村民家的窗户下就是国境线。该村建立了一支由村干、退伍青年组成的义务巡逻队,依托熟悉地形等优势,配合边防部队开展巡边护边工作。

在东兴市,当地执法部门依托群众打击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反走私经验获全国推广。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