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目前,《天津市民政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已向社会公示,根据规划,到2035年,本市将形成“两主两副网络化”的养老服务设施整体格局,城市社区形成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全覆盖。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西营门街为老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个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的为老服务中心设置了一级老人家食堂、健康驿站、失能老人护理站、日托、代缴代办、家政预约、安全监测、紧急呼叫、生活服务等基础功能和其他特色服务。目前,《天津市民政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已向社会公示,根据规划,到2035年,本市将形成“两主两副网络化”的养老服务设施整体格局,城市社区形成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全覆盖。
据测算,2035年全市人口规模将达2000万人,老年人口将达到约490万人。根据规划,到2035年,全市将建有市级政府运营、政府委托管理的机构养老服务设施1家以上,各区建有区级政府运营、政府委托管理的机构养老服务设施1家以上,原则上各乡镇建有政府运营、政府委托管理的机构养老服务设施1家以上(可根据实际人口数量相邻乡镇联合设置)。城市社区形成十五分钟服务全覆盖;村庄地区结合所在镇老年人口总量与基本保障型机构床位数供给,按需设置。各区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等综合性养老服务的区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家。各街道、乡镇结合城乡社区空间布局,建设街道(乡镇)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家。社区(村)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即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城市社区每0.5-1.2万人设置1处,形成五分钟服务全覆盖,宜与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联合建设;农村社区每个行政村应至少设置一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地域面积较小、人口数量较少的村庄可采取与相邻村庄联建的方式建设,地域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村庄可根据居民养老服务需要适当增设,宜与村卫生室、文化活动站等联合建设。
到2035年,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政府运营、政府委托管理的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占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比例不低于30%,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比例不低于80%,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覆盖度达到100%。全市形成“两主两副网络化”的养老服务设施整体格局:其中,“两主”为津城和滨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主中心,集聚优势资源,发挥养老服务示范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两副”为蓟州区和静海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副中心,强化自身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要素,同时面向京津冀市场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网络化”为以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区等要素节点,形成多中心服务网络,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
此外,根据《天津市民政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在殡葬服务设施方面,公益性骨灰安葬(放)服务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公益性墓地的穴均占地满足国家要求、节地安葬率达到100%;在社会救助设施方面,全市拥有达到一级标准的救助管理机构不少于1家;在儿童福利设施方面,全市拥有达到一类标准的儿童福利机构不少于1家。到2035年,本市将形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民生民政保障体系,建成覆盖城乡、层级清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民政服务设施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