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昨天上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联合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了以“‘双碳’目标下的 ‘新城建’”为主题的中国建筑科学大会。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上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联合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了以“‘双碳’目标下的 ‘新城建’”为主题的中国建筑科学大会。主论坛上,行业大咖们齐聚一堂,共话建筑领域“双碳”实现新路径。
针对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中国建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俊认为,绿色建筑是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绿色建筑从快速发展到转型升级,已经形成了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未来应融合健康、低碳、智慧的技术措施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
那么落实到实际,智能绿色建筑又应该是什么样呢?“比如,一个设备只要装上传感器,马上就能节省能耗吗?”在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抛出问题。
“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丁烈云进一步解释,“智能绿色建筑的‘绿色’其实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举个例子:一家医院把电器都装上智能开关,可以感知到用电量的情况,有了这些大数据以后,就能够分析出是什么原因造成某个时间段用电量大,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人的行为。因为各种各样的绿色技术都是其次,如果人的行为如果不‘绿色’的话,绿色建筑就很难达到‘绿色’的要求。”
丁烈云同时表示,我们口中的节能,也不应该是为了节能而节能。节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了解建筑环境对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来研究不同年龄的人对光照度的需求,从而得出结论:年龄越大对于光照要求越高。于是就可以根据这个结论进行能源管理。”
读懂了绿色建筑的“奥义”,才能更好地指导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目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徐伟在演讲中表示,经过测算分析,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建筑领域碳达峰应该是2038年前后。“我国政府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因此我们要采取什么手段才能使‘达峰’时间提前呢?应该从国土规划和空间利用、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既有建筑改造、可再生能源开发、农村低碳发展等方面入手。”(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