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车柯蒙)县域,一头连着城镇,一头连着乡村。改善县域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全国税务系统通过落实税费优惠、强化便民服务等手段,积极助力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改造升级县城商业设施。税务系统办实事、开新局,拉动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勾画出多彩的县域消费新图景。
税收红利助力农村消费升级
商品琳琅满目,环境优雅舒心的购物场景不是只出现于大城市的商超里。如今,现代化的购物消费模式正悄然融入农村居民的生活里。
“我们在常熟市共有150多家门店,其中有卖场、超市60多家,基本覆盖市内所有村镇。”江苏省一家连锁超市的财务总监吴惠江表示。针对这样的重点商业企业,常熟市税务部门专门组建“益服务”服务团队,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及时开展税务风险提醒,帮助企业及时充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去年受疫情冲击,企业遭遇经营困难,税务部门主动联系并帮助我们减免了各项税费869万元。”吴惠江表示,收到减税“红包”后,企业先后联合5家合作单位建成大型冷链配送中心,实现对鲜活农产品的冷藏、保鲜、加工、检测、配送一条龙服务,辐射附近农田超5万亩,受益农户2万多户。
随着层次多样、效应渐显的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相继落地,更多政策利好正在惠及广大乡村。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农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2020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5.3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26.1%,增速连续8年快于城镇。
税费优惠助贫困村变身“旅游村”
近年来,依靠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厦门市军营村不仅脱贫摘帽,还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以前我们村就是个光秃秃的偏远山村,现在可是闻名十里八乡的红色旅游打卡地,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说到这些,厦门军营红乡村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红梅很自豪。
提起发展背后的税务力量,王红梅告诉记者:“税费优惠政策不仅有效激励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疫情期间还进一步帮扶企业渡过难关。各项支农惠农税费优惠政策接连出台并延续实施,让企业发展信心更足。”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税收政策“春风”。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兴盛镇,优质的旅游资源对促进当地城乡融合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有好政策,税务部门有好服务,像我这种小规模的度假村,一年减免税款就有40多万元,基本没有什么税费负担,税务人员也经常上门提供辅导,助力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兴盛镇一家度假村经理许飞表示,税务部门的支持和服务为乡村旅游良性发展添力,带动的是区域内农民的脱贫致富,推动的是整个乡村的蜕变振兴。
农庄、特色餐饮、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业呈现出你追我赶、争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银税互动”助农户打开“增收门”
在乌鲁木齐的一家食品公司车间里,从田间地头刚刚收购上来的特色农产品经过现代工艺加工,变成了包装精美、口味独特的“网红零食”。
“2018年起,我们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累计获得银税贷款150万元,有效缓解了购货旺季的资金周转难题。”该公司财务总监杨呈军算了一笔账,除受益于“银税互动”外,2019年以来企业还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37万元。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零售、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城乡市场加速互动,乡村产业呈特色化发展,为当地农户打开了一扇“增收门”。
在广东省,从事竹藤草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家工艺制品公司的负责人李鸿安表示,无纸化申报让出口退税“一次都不用跑”,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收到出口退税370万余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还带动了百余农户就业,农户月收入从以前的几千元增加到现在的过万元。
在青岛市,为更好配合强农惠农举措的实施,税务部门建立了多所农民税校。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局长王文礼表示,农民税校以税收政策辅导、解答为办学重点,持续跟踪涉农税费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利用税收大数据开展政策落实效应分析,“点对点”精准解读涉农税费政策,为涉农企业发展提供实打实的支持。
(责编:杨虞波罗、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