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过年前,除了写春联,还要贴年画。年画色彩富艳,内容吉利喜兴,最受百姓欢迎。我们中国三大年画坊,有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南开封附近朱仙镇年画、江南苏州桃花坞年画,都很精美。还有比较粗犷一点儿的,像河北武强的年画、陕西户县的年画等等。
过新年办年货贴年画
春节前,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春联的书写。腊月二十三以后,从琉璃厂到各条街上都开始有写春联的人。当时很少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印的成联,但内容也多是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类的俗联。一些过去给人代写书信的,或者是粗通文墨又能写字的人都会在这时操起这个营生,过年时是一笔很不小的收入。我们今天说的春联都是红纸黑字,或者撒金红纸写黑字,白纸黑字一般会觉得不吉利。但是也有特例,清代王公宗室不用红纸贴春联,而是大白纸黑字的春联,在外边加红框或蓝框。红框还好说,加上比较好看,白纸加蓝框在里边写黑字,总让人看上去很丧气。但是这是不能僭越的规矩,一般人家还没资格使,必须是亲王、郡王、贝子、贝勒和宗室才可以使白纸写对联加蓝框。
过去讲究在腊月二十三以后办年货,在过年前,有一种行业买卖非常好,就是香蜡铺。香蜡铺其实不局限于卖香卖蜡,还卖黄裱纸、锡箔、银锞、洋蜡、煤油、线儿香、藏香等等。锡箔,就是一面是银的纸,可以自己买回家以后叠成元宝。黄裱纸可以剪纸钱,银锞是纸制的银锭,线香除了祭祀用,点炮仗也用得着,所以香蜡铺的生意就非常好。其他的商店,生意也十分红火。这里有一个实际的问题,就是腊月三十的下午三四点钟以后,直到正月初五以前,所有店铺全部上板,不再营业。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油盐店初五以后开张,有些与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店铺,甚至正月十五以后开张,因此居民要把整个春节用的东西在这期间备齐。还有就是要制作年菜,为什么要制作年菜?有一种说法是正月里不动刀剪杖。其实不可能绝对地不动刀剪杖,春节做饺子,擀不擀饺子皮?《红楼梦》里,贾府从来没有过不让动刀剪杖之语。实际上,春节活动这段时间,拜年、团聚、饮宴、博彩,玩的、乐的很多,大家不愿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做饭上,所以要做很多年菜,随吃随热。商店不做买卖的规矩现在在北京和一般大城市中已渐渐改革,但小城镇还是一样。我有一年到河北正定去,是大年初二。正定虽然是县城,但就找不出一家能买到馒头的,更甭说吃饭了。宁可钱不挣,年是要过的,这一点中国人到今天没有变。现在北京人的年夜饭,很多人家都在饭馆里订,很火爆;但是许多中小城市人的观念,年夜饭还是要在家里吃。一般中小城市和农村仍遵循过年的传统,但像北京、上海这样受到各种文化影响和交融的大城市,对这些东西反而不是太重视,所以很多人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儿”。
过年前,除了写春联,还要贴年画。年画色彩富艳,内容吉利喜兴,最受百姓欢迎。我们中国三大年画坊,有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南开封附近朱仙镇年画、江南苏州桃花坞年画,都很精美。还有比较粗犷一点儿的,像河北武强的年画、陕西户县的年画等等。年画有接财神的,有跳加官的,还有对贴在两扇大门上的门神。最早的门神叫做神荼郁垒,这是真正的门神的含义;宋代以后,很多年画变成唐代的尉迟恭和秦琼。据说唐太宗做梦,认为身边最能保护他的人是秦琼和尉迟恭,所以就把两人的像做成门神。曾见过一幅门神,虽然很粗糙,版做得不好,套色、颜色也显得很俗,但两面大旗子上,一个写着岳,一个写着戚。我认为是反映了一种思想,代表清末民初时,社会上对岳飞和戚继光等英雄的一种崇敬。这两个人虽然是在不同的朝代,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抵抗外来侵略的,所以年画带有很强的民族色彩和爱国主义精神。1927年大革命时,在南方一些城市,还出现了骑在马上的北伐军形象,说明门神的内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新的。还有麒麟送子图的年画,也是对称贴的图案,一般贴在内室的隔扇上,上边是送子娘娘,下边是送来的一个小孩儿,小孩儿骑在麒麟上,所以叫麒麟送子图。农村人喜欢用年画装点自己的环境,使过年显得火爆热烈,反映了普通人民的审美意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房中的旧年画儿已贴了一年,烟熏火燎,显得很破旧了,可是到了腊月底,买了新年画回家,把旧的撕去,贴上新的,屋里焕然一新,使人立即感觉到有一种过年的气氛,年画就有这种作用。
“到了正月十五,走出家门进入最后一个高潮,实现了从家到社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