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东丽湖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北方分中心
坐落于华明高新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坐落于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坐落于华明高新区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东丽区金钟新市镇
东丽区24小时城市书房
天津东丽湖恒大温泉度假区
天津北方网讯:从2016年到2020年,是东丽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动力集聚的五年,是东丽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城市品质跃升的五年,是东丽高质量打好“三大攻坚战”、战役硕果累累的五年,是东丽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惠民实效凸显的五年。回眸“十三五”,东丽区上下齐心、不懈奋斗、攻坚克难,聚焦科技强区、都市新区、文明城区的发展定位,深入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深度调整,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出东丽之为。
大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东丽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东丽区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培厚创新土壤、优化创新环境,科研机构“脱虚向实”,创新创业载体升级发展,新动能引育工作成效显著,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五年来,东丽区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大力推进优质项目落地,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2020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8亿元,同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新兴企业产值164亿元,占全部规上产值比重20%,服务业增加值460亿元。外向型经济取得成果,外贸进出口总额1053.88亿元人民币,增速名列全市前列;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汇聚,涌现了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体外诊断设备、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新业态、新亮点;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初具规模。新动能主体力量不断增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十二五”末年增长逾两倍;院所孵化成效显著提高,引育了中航装甲等一批具有上市和爆发式成长潜力的创新企业,获批建设国务院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旧动能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扎实推进,推进金桥焊材等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累计完成14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创建,93个项目获得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
五年来,东丽区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持续释放区域活力。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狠抓首都外溢资源合作落地,引进北京区域项目110个,协议投资额142亿元;做出“决胜临空”重要决策,临空经济区以市场化模式全面启动规划建设,自贸区东丽片区获得独立事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一区多园”改革深入实施,全面推进东丽经开区四区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并实现市场化运营。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实施“一制三化”改革,推行“特事特办”“网上审批”“信用承诺”制度,“网上办”“一次办”占比达98.6%,服务效能位居全市前列。启动了东丽区重点项目全过程监管平台建设项目,从五大环节主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和最优办理时限,实现落地项目强监管、硬提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推动低效企业出清关停,累计出清关停企业186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进行,钢管集团完成混改。天钢集团成功重组,不到一年,扭亏为盈。
五年来,东丽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奏响东丽科技创新最强音。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从创新源头、创新主体和创新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创新源头引育,开展院所评估提高科研机构发展质量和效益,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77项。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实现1000余家企业创新转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85家,较“十二五”末增长2.6倍,新增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6家、天津市雏鹰企业271家、瞪羚企业20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15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7家,天津市认定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丽分园建设,聚焦“六有”标准提升双创载体,获批打造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和国家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启动“天津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
深入推进城市化建设
都市新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域城市化是东丽区“十三五”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东丽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标准完成城市化重点任务,全方位经营城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宜居东丽,为“城市中国”实践出“东丽样本”。
五年来,东丽区深入推进全域城市化,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以项目化、清单化、社会化为方向有序推进全域城市化,系统开展拆迁、建设、还迁和管理工作;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还迁区、出让区、复垦区等1650万平方米旧村域地上物实现精准拆迁,完成竣工还迁房453万平方米,7.5万人由农村平房迁入城市新居,金钟、军粮城、新立等城市组团基本形成。改造老旧小区65个,惠及3.67万户居民。通过城市化建设,东丽区农民居住条件大幅改善,人均居住面积从还迁之前的20平方米增加到还迁后的近40平方米,集约了土地资源,改善了区域环境,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东丽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不断完善,累计建成1915个5G基站,完成中汽中心等4个5G应用场景建设,建成道路40条、32公里,完成海绵城市改造18.92平方公里、雨污分流改造1.44平方公里,东丽湖、华明高新区西区等区域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五年来,东丽区从提高精细化管理标准、破解管理难题入手,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进程,启动环卫一体化作业改革,完成西片区市场化项目,东片一体化作业项目正在着手推进,环卫设施设备得到有效盘活,形成良性竞争、互比互促的管理格局,全域清洁化管理标准明显提高;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基本完备,建成东丽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园林绿化垃圾处置场、装修垃圾调配场、渣土处置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全区27.4万户居民;集中取缔无证照废品收购站128家,合理布局18家合法废品收购站,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全力打造供热运营新模式,引进优质的供热企业负责运营管理,集中供热企业化运营全覆盖,实现集中供暖服务精细管理;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挖掘空间潜力,扎实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和日常停车管理工作,改造改建停车场16座,新增4219个停车泊位,在全市首次尝试启动具备开放条件的23家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泊位分时段错峰向周边居民开放,缓解居民社区停车难问题;积极推进“51310”绿地系统建设,新建绿地149.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6%,城市品质优化升级。
五年来,东丽区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源头防控、铁腕治污,累计完成2317家“散乱污”企业治理和36个园区综合整治任务,“园区围城”治理圆满收官,“钢铁围城”治理有效推进;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六个实施计划,大气质量稳步提升,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作不断加强,2020年底PM2.5浓度较2015年底下降28.8%,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48微克/立方米目标全面完成。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健全完善河湖长制,河湖“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完成全部11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地表水质量综合污染指数改善30.6%,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土壤污染整治修复成效突出,严格执行企业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措施,完成老工会地块、天钢地块修复管控。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推进,启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东丽区新造林4.03万亩,其中生态屏障区内造林1.76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于全市前列,“大棚房”问题点位全部整改到位。
全面促进民生福祉 提升东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十三五”时期,东丽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抓重点、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东丽区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
五年来,东丽区促进民生保障扩面提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民心工程,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资源布局逐步完善,累计建成18所中小学,增加58所幼儿园,提供幼儿园学位13850个,成为天津市唯一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成东丽医院、东丽区疾控中心及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急救工作站改造建设,推进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改扩建工程落户东丽,扩展与市环湖医院、胸科医院等医联体诊疗服务,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建设区级、街道公共文化设施16个,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新增53个社区健身园健身场所;养老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新建养老机构7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7个,实现老人家食堂全面覆盖;就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搭建“东丽就业云”平台,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3.8%以下,累计新增就业11万人。
五年来,东丽区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智慧党建综合服务体系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东丽区网格中心正式组建,建立1个区级指挥平台、11个街道处置平台、103个社区党群服务平台纵向到底、72个职能部门上平台横向贯通,职责清晰的三级“中心”,形成巡办分离、接诉即办、吹哨报到、四级书记轴心等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实现解决群众诉求“一网通办”,形成“握指成拳”。2019年11月平台运行以来,共办结网格内各类问题2.6万件,办结率达到98. 68%。平安东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消除重大危险源,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下降25%。财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街道税收分成比例和资金分配使用自主性实现提升,有效化解债务风险,政府债务率明显下降。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深入推进,完成金桥街道、新立街道版图调整,破解全区“飞地”治理难题。加强城市管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荣誉称号。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总计资金使用额6.27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4.37万人,落实消费扶贫3.85亿元。
今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重大考验,东丽区委、区政府践行初心使命,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患难,审时度势、统筹谋划,化危为机,跑出了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新冠疫情防控迅速有力,“外防输入”环节严密,坚决把好机场入港、防疫查验、人员转运、隔离留观四道关口,牢牢守住疫情输入的“空中大门”;“内防反弹”举措扎实,防控组多组联动,把好进口冷链环节,实现全覆盖,织密防控网,截至目前全区未出现一例本地传播病例,未出现大范围集中隔离。复工复产成效卓著。“六稳”“六保”各项举措有效落实,发挥部门联动机制和“132”工作机制,党员干部主动跟进服务,把办公现场搬到车间田间,把政策服务送到门口窗口,解决企业用工招工难、产业链联动难、物流运输难、资金周转难、订单恢复难等痛点堵点断点问题5200余个,帮助企业克服影响、恢复产能、提振信心,区内企业普遍早于全市平均水平达产满产,一季度GDP实现正增长,全年GDP在全市名列前茅。抓实“21条”“27条”惠企措施,累计减免各类保险11.38亿元、房租1.06亿元,帮助企业融资184.5亿元,各项政策措施惠及企业8.7万余家次。
闯关夺隘拓新局,正是扬帆搏浪时。“十三五”是东丽区发展不平凡的五年,靓丽成绩来之不易。一个圆满奋斗的句号的书写,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始。站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交界处,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丽区盘点过去,思量未来,正在谋划未来五年的规划:打造科创绿谷·临空新城、建设都市临空经济中心、天津创新创业高地、绿色宜居活力新城……
一幅幅光明前景,令人激情豪迈,东丽人民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党中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同德,不懈奋斗,勇毅笃行,必将书写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新篇章!(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