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线探访】“晒着太阳”就能赚到钱 光伏发电“点亮”

时间:2020-09-03 22:54      

内容提要:就在一年前,黄彦还是牌楼乡东岔村的一名贫困户。该村地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山区,山多沟深,土地贫瘠,以致于这里的农地长年撂荒。和黄彦一样,这里的大多数村民,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就在一年前,黄彦还是牌楼乡东岔村的一名贫困户。该村地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山区,山多沟深,土地贫瘠,以致于这里的农地长年撂荒。和黄彦一样,这里的大多数村民,生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

贫困,“贫”在产业,“困”在发展,因此,培育富民增收产业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由于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带,全县平均海拔1500米,年有效利用小时数为1400至16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64%,光照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自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天津市武清区就和当地共同决定把村级光伏电站作为长远高效的增收产业进行重点支持。2019年春天,来自天津市武清区的帮扶干部,多次专门来到村里调研建设光伏发电站的项目。

土地里装上了光伏发电板,晒着太阳就能挣到钱。光伏电站的这份收益用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实行收益的“二次分配”,60%用于贫困户,40%用于发展村级小型公益事业。而贫困户的收益分配采取的是光伏公益岗位扶贫的这种长效机制,关键在于“自己能养活自己”,绝不是“躺着就能收钱”。

东岔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采用13个村联建方式,按照目前标杆电价0.75元/度测算,年均收益约390万元,可带动630户贫困户持续20年每年增收3000元,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

2017年以来,天津市武清区共投入建设资金8936万元,先后两批次新建并回购154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帮助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贫困户脱贫增收,效果显著。

一排排、一块块的蓝色光伏发电板,与金色的阳光在美丽的“邂逅”中熠熠生辉,它不仅为脱贫攻坚持续输送动力,更照亮了增收致富之路。(津云视频记者 张扬 摄像 王欣)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