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治理首字为先 文明体现都的含义
北京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特别报道之概述
古都风韵与时代特色兼具,优美环境和文明有序共存。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首都文明办获悉,2020年至2022年北京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新三年行动正式开启,这一次将覆盖全市16个区。而2017年至2019年三年整治行动也于日前圆满收官。三年来,本市完成3000余条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任务,涌现出西城大栅栏街道施家胡同、石景山模式口南小街等394条传承文脉、和谐宜居的“首都文明街巷”。数百位优秀街巷长和小巷管家,走街串巷,栉风沐雨,搭建起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北京青年报近日派出多路记者走进小巷深处,记录“首都站位、首要职责、首善标准”怎样在精细化治理过程中使“大城之治”更加整洁安全;定格“都”的内涵如何在背街小巷的新颜中散发“底气和温度”。
(一)
“背街小巷的精细化治理”,如果细品这十个字,就会觉得它像万花筒一样可以转出不同的“景深”和“花纹”:“背”和“小”,包含着多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顽疾和积弊;“精”和“细”,则是一个超大城市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功力。三年来,北京沿着“精细化治理”的路径,探索“共生院”,实现城市更新的多样性;见缝插绿,起步闻香,努力提升社区宜居性;打通“最后一公里”,建“慢行系统”,有了不停车胡同,拆违建、堵“墙洞”,盘整架空线,创“一刻钟生活服务圈”,百姓生活更加体现安全性、便利性;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让老百姓有个说话的地方”,社会公正引领风尚……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的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已经成为一项以弘扬社会公德为基础、以爱国卫生运动为牢固抓手、以生活方式改变为显著特点的系统化工程。西城什刹海街道,有一支“连心便民服务队”,从夏天换纱窗到冬天调试电暖器,从接电线到疏通下水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居民一声喊,义务服务到,守望相助情,尽在不言中。东城区东四街道,将腾退出杂物的空间变成大花池,居民们成立“胡同花友汇”,各养门前花,共绿小巷家,鲜花嫩草不仅带来小巷面貌的变化,更带来一种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里仁东街街巷,发挥退休老师多、整体文化素质高的优点,制定居民公约,解决了乱停车、乱违建、乱占道的顽疾,用居民自治推动了街巷的长治。小巷里还走出了“周末大扫除”。今年4月是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西城区志愿家庭到天桥街道的社区报到,他们清杂物、护草坪、擦宣传栏,为自己更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像他们一样的爱国卫生运动已在全市各个街道小巷铺展开来。
(二)
徜徉在一条条文明街巷里,不管是那绿荫筛日影、老瓦配青砖的新鲜胡同,还是那四合院前见石墩、公共服务织补全的施家胡同;不管是网格员们那走街串巷的匆匆脚步,还是规划师们对街巷里一砖一瓦的屏气琢磨,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一种 “首都站位”“首要职责”和“首善标准”的强烈情怀。
一条条文明街巷,那因地制宜的自治方式,就像一个个转动的齿轮,而连接其间的,是无数街巷长、小巷管家、网格员们如沐春风、随物赋形的“柔性”工作。恰恰是无数齿轮的和谐运转,方才构成一座国际超大城市社会机器的有序运行。
平谷区滨河街道林荫家园社区,垃圾分类推行后,社区将70个垃圾投放点缩减为21个,并在垃圾投放点安装了投放标识、流程、指示牌,小巷管家张红月手把手教居民分类,点点滴滴中居民的垃圾投放习惯正在改变。
延庆区大榆树镇大泥河村的村级网格员李轩说,以前当巡防队员时,发现问题,他不管事情大小都会第一时间联系村干部去解决;成为网格员之后,他养成了主动解决的习惯,“只要用好所赋予的权利,便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2017年以来,本市开展了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十无一创建”的工作标准,从色彩、气质、风格、肌理等方面,对背街小巷建筑立面、市政设施、城市家具等十大类36项元素明确规范管控标准,用绣花功夫,打造出环境优美且具有首都特色的小街小巷。去年本市又完成了核心区200条示范背街小巷的提升任务。示范街巷从气质、风格、颜色、群众需求等方面着手,围绕拆除违法建设、治理开墙打洞、实施架空线入地、整饰立面、规范广告牌匾、整修路面、完善公服设施、治理僵尸车、清脏治乱、绿化美化等10个方面开展整体提升。
(三)
北京,因“都”而建,因“都”而兴。“都”与“城”的关系是北京发展的核心要义。首都发展始终将“都”摆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都”的功能,谋划和推进“城”的发展。北京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和深化文明创建的进程,无疑也处处体现着“都”的要义。
西城区施家胡同的整治提升中,责任规划师们就以贯彻北京市新总规的核心精神与总体目标为宗旨,将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相结合,致力于将大栅栏煤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打造成为首都核心功能服务区、北京历史文化展示区与老城和谐宜居样板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首都文明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联合印发《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2020—2022年)行动方案》,到2022年年底前,全市将完成3261条达标类、精治类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今年,核心区将重点围绕中南海、故宫周边和中轴线两侧,城市副中心围绕老城双修,中心城区围绕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周边和重点地区,平原新城围绕建成区和回天地区、大兴国际机场周边等区域,生态涵养区围绕建成区和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周边等区域,开展街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纵观新的三年行动计划,不难见到其由点扩面、由内而外、由中心城区向郊区全面提升的特点。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正在擘画着一幅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兼备的更加壮美的蓝图。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李天际 林艳 王斌 刘婧
探访
数百街巷文明景 近观处处景不同
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成效显著。三年来,本市共创建命名394条首都文明街巷,核心区、城乡结合部、平原新城……这些特色文明街巷覆盖本市各城区。近日,北青报记者走进本市这些地理位置不同却有着广泛代表性的首都文明街巷,带您细品“一巷一主题一街一风景”的变迁。
施家胡同(类型:核心区背街小巷)
胡同规划重细节 一步一景“银号街”
就像中医大夫给病人针灸看病一样,针对胡同生活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市政提升、风貌保护、环境提升、社区功能优化等方面重点提升胡同品质。
——施家胡同责任规划师、大栅栏投资公司规划部经理宋苗
全长265米的西城区施家胡同在清代是店铺林立的“银号街”,二十余家银号林立,这里也是北京第一条铺设了柏油路面的胡同。2017年,作为大栅栏煤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内的示范胡同,大栅栏投资公司对施家胡同开始实施背街小巷的精细化提升改造,2019年被评为首都文明街巷。
走在这条历史悠久的胡同里,两侧青砖灰瓦的外立面、古朴的木门、汉白玉的石墩,这些景观与北京核心城区其他老胡同几乎一样,但细细探究,却又发现景致不同。先说路面,这里并不像有些背街小巷那样铺设了方砖,而是保留了柏油路面,既方便行车,又突出了“北京第一条柏油胡同”的特色。即使是胡同一隅的普通配电箱,外面原本绿色的铁皮也被粉饰成银色,还精心雕刻着银票的印版图案和铜钱图案,类似的铜钱元素在沿街两侧的花钵上也能看到,设计中体现了胡同的历史文化。一些腾退后的四合院,则被改造成公共空间,成为胡同居民交友、吃饭、洗衣、理发的场所,织补了胡同欠缺的服务功能。
施家胡同2号院,两棵大树遮挡着夏日的阳光,曾经随处搭建的小平房被拆除后,原有的几间瓦房得到修缮。去年,这里建成煤东社区的“百姓之家”,根据胡同居民的生活特点,提供诸如百姓食堂、蔬菜直通车、便民洗衣、便民维修等便民服务。还有21号院的“大家客厅”,昔日的大杂院经过改造,成为胡同居民交流厨艺、展览展示、阅读聊天的场所。正如煤东社区党委书记方敏所说,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不仅恢复了胡同的肌理,更重要的是,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升华。
文/本报记者 李天际
摄影摄像/本报记者 郭谦
模式口南小街(类型:历史文化保护区背街小巷)
驼铃古道昔日记忆 小巷提升还“景”于民
古道、古街、建筑、民俗是支撑模式口大街的四大历史元素,要把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民生基础设施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入一些 “有记忆的手工艺”商店,是想引导老百姓自觉地加入到保护老街历史文化风貌中来。
——参与模式口改造的规划师陈宇
在模式口南小街走上一遭,不难感受到京西古道昔日的风采。模式口位于石景山中部,是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曾是京都通往塞外的驼铃古道,商贾繁华,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南小街北起模式口大街,南至模南小区,全长170米,是通往模式口大街和周边多个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道路,也是模式口文保区改造完成的首个试点街区。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居民都对当年的模式口记忆犹新:“刘铁铺、张家豆腐、张四爷驴肉……随便说一个,都是模式口无人不知的老字号。”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这里的文化历史形态被逐渐淹没,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杂乱的小商铺。
今年64岁的王淑敏已经“嫁”到这40多年了,她的家就在离小街入口处不远的一棵梧桐树下,对面就是小街的公共厕所。“可别提了,夏天时厕所那个味儿啊,隔着院子好几道门都能闻到。”王淑敏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家门前还有个自来水管道,全小街的居民都在这打水。“垃圾也是随处可见”。
2017年,石泰公司正式入街启动改造,首先是基础设施,包括架空线全部入地,污水、雨水、自来水管道全部更新,并预留燃气管道。再是院落和外立面修缮,在原有基础上“整旧如旧”,充分保留鲜活历史形态。经过四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南小街全新亮相。如今,在王淑敏看来,模式口更有“味道”了:“人变少了,脏乱差的小门脸儿不见了,古香古色的老院子,住在这儿感觉更舒心了。”
文/本报记者 刘婧
摄影摄像/本报记者 郭谦
房山区梅花庄村(类型:平原新城乡村街巷)
自治共享梅花庄 美丽乡村幸福景
背街小巷整治应该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以商养农,让村民们上得去楼,住得起楼,还养得起楼。在体验城市便捷设施的同时,又能回味乡情。
——梅花庄村改造牵头人、村党支部书记纪永顺
沿着房山区拱辰街道多宝路一直向东走,就会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坊,牌坊顶上“梅花庄”三个大字赫然醒目,下边刻有“邑东首善百代常新日色,国南吉壤千古独占梅花”的对联,牌坊内,商贾云集,一派人间烟火。
梅花庄村明代成村,后因插植梅花有名,遂改为梅花庄。“虽然叫梅花庄,但以前满村的破街烂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成山,一到夏天就臭味熏天,都快变成 ‘霉’花庄了!”梅花庄村妇联主任陈彦华告诉北青报记者,2007年前,村子里还是一排排低矮破旧的平房,到处是易生蚊蝇的露天排水沟,四处跑水的破旧管线让村民们苦不堪言。2007年全村以自拆自建、自征自用的模式率先在全区实现了一次性整体拆迁、回迁,实现了平改楼。2008年,再次咬紧牙关盖起了9838平方米的商业楼,为“以商养农”奠定了基础。2009年,6000多平方米的商业面积全部对外出租,梅花庄有了第一笔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收入,租金全部用于反补村民。2013年,梅花庄村土地开发全面完成,集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如今,梅花庄村已经全面完成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回迁楼东侧商业设施建设、地下车库、篮球场改造、益民书屋、活动室建设、健身广场等,让集体有收入,让村民娱乐有去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更重要的是,当初拆迁“上楼”的村民变成了现在的“股民”,集体为16岁以上股民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0元,16岁以下股民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0元,每年还为全体股民每人每年发放2000元粮食补贴款,物业费全免,让村民衣食无忧,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文/本报记者 刘婧
摄影摄像/本报记者 刘畅
香山买卖街(类型: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
露出美丽天际线 设施让位给行人
我们设计出“菜单”,逐一上门商议,让商户“点单”。以牌匾为例,在“菜单”里列出了8类基本款式、10种字体,并附上效果图。我们的设计守住了商户独有的视觉历史记忆,丰富街巷景观。
——买卖街责任规划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
学院教授李琳
买卖街地处香山脚下,是一条重要的商业街,通往香山公园的必经之路。在2019年度首都文明街巷中,它是唯一一处具有传统风貌的山地街巷。
过去,买卖街所在地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路面年久失修、架空线缆杂乱、参差不齐的民宅挂满各种招牌,加之污浊的墙面,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日前,北青报记者再次来到买卖街,街巷、房屋已修葺一新,但并非整齐划一的呆板形象,而是“一步一景,一店一招”。放眼望去,在这条约500米的买卖街上,60余个商户沿街巷两侧顺次排开。房屋外立面整体以灰色砖瓦为主,间或有原木色穿插其中;每家店面的牌匾样式、门窗颜色也各不相同;人行步道两侧新添了不少绿化花池,挑选具有观赏价值的绿叶乔灌木栽植其中,呈现出一派郊野街市风情。
抬头望,漫天的架空线也已销声匿迹,露出了美丽的天际线。据海淀区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整治过程中撤除了23根电线杆,各类电箱等公共设施与绿化花池相结合,或置于墙根边角处,把步道上的更多空间还给行人。
文/本报记者 王斌
摄影摄像/本报记者 柴程
(责编:孙红丽、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