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史一棋)受疫情影响,一些重大工程前期审批遇到“堵点”,如何确保复工复产,又依法依规,是不少地区遇到的新问题。日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审批改革联合体(以下简称“审联体”)组织多方会商后,最终“拍板”开通公共资源交易进场绿色通道,通过先招后补等创新举措,为一批项目落地抢回时间。“审联体”机制自去年4月运作至今,海曙已协调解决类金融企业注册、拆迁征收信息注销等涉及“最多跑一次”的问题20余个。
海曙区有关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习惯做法需要改进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由于较难通过部门内部协调解决,于是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人士等第三方力量纳入议事、促进决策的“审联体”机制应运而生。疫情期间,众多招投标项目暂停,为保证招投标每个环节都公开透明,海曙区启动“审联体”机制,就先招后补、直播开标、异地询标等举措多次议事,之后打出一组推动复工复产组合拳。该区第一季度完成工程项目招投标55宗,交易金额33.3亿元,较上一个季度分别增长22.22%和108.13%。
“一年来,‘审联体’在推动对江浙沪两省一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体检结果认可、农村闲置房产再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曙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主任应彬介绍,海曙将进一步完善该机制,扩充第三方专家队伍,形成执行、监督、协调的合力,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0日 07 版)
(责编: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