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绿树成荫,枣花飘香,街道干净,庭院整洁。鸭子稻中戏水,农人田间忙碌,儿童栈桥嬉戏……初夏时节,沿着津港公路驱车数里行驶至津南区北闸口镇前进村,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田园风光扑面而来。
村容环境焕然一新
花丛中的公厕
村中生态园
“明星小院”
天津北方网讯:绿树成荫,枣花飘香,街道干净,庭院整洁。鸭子稻中戏水,农人田间忙碌,儿童栈桥嬉戏……初夏时节,沿着津港公路驱车数里行驶至津南区北闸口镇前进村,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田园风光扑面而来。
谁曾想,几年前,这个有着350多户、900多人的村子还是村容环境脏乱差、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后进村”。2017年,天津市政府研究室驻村帮扶工作组进驻后,立足村情实际,全力推进村庄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培育文明乡风,逐渐摸索出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后进村”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前进村”,更一跃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先进村”。
高“颜值” 留乡韵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街景小品扮靓村庄
打赢困难村脱贫攻坚战,既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工程。
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刘玮对记者说,他们始终把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阳光穿过林木枝叶照耀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村道两旁娇艳的花朵在微风中散发出诱人的馨香,在自家门前一棵枝繁叶茂的核桃树下,张大娘正和几位村民悠闲地聊着天。
幸福是什么?答案千差万别。张大娘说,对她而言,过去是盼着住进楼房,现在则是守着老宅,亲眼看着村子日新月异的变化。
思想的转变源于村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在户厕改造和自来水入户的基础上,去年我们为每户民居免费加装保温层,同时还做了外墙保温,统一刷上了红色,这样一来,不仅村庄更加整齐美观,还能将‘煤改电’后农户冬季室温提高4至5℃。”刘玮一边指着眼前的红色砖房一边对记者说。
沿着村内主街一路前行,一个画着蓝天白云、金色稻田、粉色荷花的建筑掩映在红花绿树间,到近处才看出是一座公厕。帮扶干部王鸿雷说:“这是一个公共卫生间,以前是一个简陋的旱厕,这次改造成为星级水冲式公厕,干净卫生、清洁方便。”
去年以来,帮扶组的3位干部和全村干部群众对村口街景、道路管网、绿化美化等进行升级改造,共整修房屋200多座,为村民房屋免费加装保温层25000平方米,并用乡村彩绘和街景小品扮靓村庄。
“城里人来了,说我们村像座大花园,羡慕着呢。”村民们喜滋滋地说。
兴产业 富百姓
千亩生态园莲叶何田田,特色农家院邀客至田家
前进村处于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因此村庄发展、村民致富就需要探索一条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走进该村精心打造的千亩生态园,占地50亩的池塘中莲叶田田,木栈道由岸边蜿蜒前伸连接亲水平台,古朴的水车沉淀着岁月的痕迹,一旁的几百亩水田里稻苗青青……
“生态园采用绿色生态方式进行种养殖,种植高品质水稻500亩,今年拿出150多亩地进行稻蟹混养,在30亩地的荷花塘里生态养殖河蟹,还有一个40多亩地的鱼塘养殖野生鱼,高速桥两侧有200多亩地的林地,种植了樱桃等经济类林果。”王鸿雷介绍。
在通向生态园的主路旁,一户人家庭院外“杰懿农家院”的牌匾格外醒目。走进小院,40岁的叶春宏正在厨房里忙着处理各种食材,准备迎接一会儿来吃午饭的客人。“客人们最爱吃我家的铁锅炖大鱼,吃完了带着孩子在村里转转,一般都要待上大半天才走。”叶春宏说。目前,在前进村,经营农家院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
产业兴、百业兴。驻村以来,帮扶组干部积极帮助村里探索“社会资本+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帮扶组先后与数十家社会资本方进行沟通洽谈,今年重点发展林下经济、散养鸡鸭鹅等家禽,生态养殖鱼虾蟹等水产品,发展稻田蟹,推出田野拾蛋、乡野垂钓、荷塘月色旗袍秀等系列活动。
“我们村高峰时期年接待游客达到2万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3年前增长7.1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3年前增长4810元。特别感谢3位驻村干部为我们村付出的努力。”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张国娟望着一片碧绿,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育乡风 提“内涵”
良好家风孕育文明村风,“面子”“里子”全都有
绿树花草间,不时有鸟儿、蝴蝶嬉戏。石子小路、健身器旁,老人孩子欢声不断。
“这是我们村的花园,也是家风广场。”张国娟介绍,“这里将来要竖立一个3米的‘家’字,还将安装体现家风的文字牌和雕塑,目前都在制作中。”
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
在提升村庄“颜值”的同时,帮扶组的干部倾心倾力提升村庄“内涵”。精心设计家风广场,让看到的村民产生心灵的震撼,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更加注重家庭,维护家庭和睦。同时,召集村内4位80岁以上的老人梳理村庄历史和民俗文化,将村内年代较早建造的土坯房改造成村史馆·民俗文化馆,留住乡村和历史。广泛开展“家风大家谈”活动,以良好家风孕育文明村风。乡韵悠悠,村风融融。
欣赏着田园美景,记者来到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容村貌大改观,翻天覆地见新颜,各级领导来支持,帮扶成员功在先……”书法室内,81岁的李武老人正在挥毫泼墨,他亲自作了一首诗送给帮扶组的干部表达心声。
心安即是归处。凭借超高的“颜值”,丰富的“内涵”,前进村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探究,更有一些市民租下房子定期小住。小村庄让人们流连忘返,回味隽永。(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