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家文化(中国乡村遗产的时代活力)

时间:2020-04-21 06:06      

  图为珠峰寨谢氏家族后人修缮倒塌的厅堂。
  张培奋摄

  中国历史上有过数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的流动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光芒,而是经过交流与碰撞,迸发出多样性的色彩。究其原因,在于迁移中以家为单位,将祖先来源与中原地区联系起来,把区域族群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正统性联系起来。这种文化创造,始于血缘的认同,更延伸为文化认同,从而深深地印刻在家庭(族)成员的心头,具有精神意义上的方向感与归属感。
  图为永泰庄寨建筑群中的竹头寨。
  赖泽樟摄

  每一处看似平凡的乡村遗产都是一群人的家、一个家族的根,因此从不会被遗忘。家可以小,但家文化的力量很强大。由一家到千万家,再从一年到千百年,绵延不息的家文化,成为了中国乡村遗产重要的守护者……

  

  永泰庄寨历史

  演变过程具有普遍性

  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福建永泰县中埔村的林孟美为自己的家族建造了一座“逢源宅”。这座宅院的正面为木结构,其余三面为夯土墙。但是,墙体较为单薄,这在当时匪寇横行的环境下,不足以保证家人的安全。于是,林孟美的儿子林程德又在外圈续建了厚重的垒石夯土墙,并增设了跑马道、斗型窗、射击口等。因其新建的外圈墙体呈现八卦形,这座建筑又被称为“八卦寨”。这正是2019年以“永泰庄寨建筑群”的名义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5座庄寨之一——中埔寨的由来。

  永泰庄寨的出现,与历史上的移民迁徙有关。明清以降,永泰地区社会动荡加剧,匪患横行。为了保障自身安全,各个家族或新建防御性较强的民居,或在原有民居外围加筑高大的垒石夯土墙,增强防御功能。兼具日常居住与防御特征的地域性民居——永泰庄寨建筑逐渐普及。庄寨的建筑面积可达到数千平方米,高峰时期可以容纳三四百名族人居住。至今,在一些八九十岁老人的回忆里,依稀还能说出孩童时期在庄寨中躲避土匪的经历。

  因为是供家族聚居,永泰庄寨中的空间结构体现出许多家族文化中对于礼制的凸显强化。例如:庄寨大多呈现出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族人按照房族、辈分等分配居住房间。中轴线上的厅堂是重要的公共空间,尤其以位于庄寨中心的正厅最为重要,属于全体族人共有,是举办婚丧嫁娶仪式的场所。正厅的太师壁在当地又被称为“公?绊琛保?糜诠┓钭嫦扰莆唬?淝胺焦┳郎匣狗胖糜邢懵?⒐逼返取V两瘢?诿磕甑奶囟ㄈ兆樱?鞲黾易寤够峋侔旒漓胍鞘剑?幼≡谌??鞯氐募易搴笕朔追谆氐接捞??氐阶???漓胂茸妗?/p>

  从庇护家族的居所到今日的文物保护单位,永泰庄寨的社会价值正随着时代而发生转变。其历史演变过程具有普遍性。

  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达76万处,而有大量都分布在乡村地区。从保护理念探索和保护体系完善等诸多层面,乡村遗产正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的关注。

  链接——

  现在,永泰县拥有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3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村落能够获得荣誉与关注,和永泰庄寨密切相关。

  永泰庄寨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大型防御式民居。在永泰县域范围内保存较完好的尚有152座,其中已有超过40座完成了保护修缮工作。2019年,永泰县的仁和庄、?N平庄、积善堂、绍安庄、中埔寨 5 座庄寨以“永泰庄寨建筑群”的名义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又启动了申报世界遗产工作。

  家文化价值

  近年得以重新发掘

  新中国成立以后,庄寨中的居民在周边新建房屋,陆续搬出。进入21世纪,大部分庄寨都已经空置。那些无人居住的庄寨,受到风雨侵蚀,出现了建筑整体歪闪、木构件腐朽、地基沉降、屋面漏雨等严重问题。已经迁出的后人们不得不思考:不再作为日常居所的庄寨,是否还有保护修缮的必要?当地人用行动给出的答案是:初始功能变化后,庄寨的精神价值反而更加凸显。

  庄寨的厅堂承载了祭祀祖先、传承家族信仰的功能。在永泰人的观点中,正厅是供奉祖先灵位的地方,是祖先灵魂安息之所,也就是庄寨中最重要的空间,必须保存下来。省??寨和石岸寨均已无人居住,外圈的围墙或人为拆除、或自然倒塌,也都不复存在。但为了祭祀祖先,族人们依然共同出资,合力修缮了正厅。珠峰寨、?N平庄、北山寨、和城寨、积善堂、谷贻堂等众多庄寨也都针对破败的情况组织了修缮。朴素的对于祖先敬仰,赋予了永泰庄寨全新的神圣性内涵。

  爱荆庄是永泰庄寨自发保护修缮的一个典型例子。2009年,爱荆庄的鲍氏族人举行祭祀仪式时,发现屋面漏雨。鲍道龙、鲍道鉴、鲍道文等人呼吁族人共同筹集了35万元人民币修缮资金,并发动大家捐赠木材用作修缮。后来,在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召开的全国鲍氏宗亲会议上,爱荆庄又得到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专家鲍世行先生等各地鲍氏宗亲的支持,展开了全面的修缮工作。十余年来,爱荆庄的修缮工作从未间断。鲍氏族人陆续筹款达400万元,再加上政府下拨的183万元补助资金,爱荆庄的修缮取得瞩目成果,于2018年获得联合国亚太遗产奖。

  在家族自发修缮庄寨的过程中,离不开永泰县委、县政府、村保办、各级乡镇政府等的引导与支持。村保办最初成立于2015年,全称为“永泰县成立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永泰庄寨保护修缮工作。此外,还需依靠政府进行总体规划,监督修缮资金的使用,保证修缮材料、修缮工艺符合标准与规范。

  自2015年开始,在文化遗产理念驱动下,永泰庄寨的价值逐渐被世人重新认知和梳理。2016年,由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永泰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福建永泰庄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召开,拉开了系统性研究与保护永泰庄寨的序幕。同年也启动了由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承担的《永泰庄寨保护修缮导则》编制工作,为庄寨的保护修缮提供指导;由清华大学、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编写的《永泰庄寨群综合研究》,为庄寨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建议。

  多方共同参与

  提供有示范意义的经验

  家文化是乡村遗产产生的重要源泉。家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山、水、村、田、林的整体格局与祠、庙、民居等物质载体都是构成乡村遗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保护过程中,除庄寨后人全员参与,积极捐款捐物,各地宗亲也为庄寨修缮与发展献策献力。在仁和庄举办“纪念张元??25周年诞辰”活动时,吸引了大批全国各地张氏宗亲参加;企业家鄢行庄带头捐款130万元用于修缮荣寿庄,这些都是家文化中宗族血脉的作用。

  在当地政府引导下,许多庄寨成立了庄寨保护与发展中心,下设理事会。这类机构在永泰县民政局正式登记,由永泰县村保办进行业务主管。其成员大多数由各自庄寨的家族成员组成,负责庄寨日常管理与修缮,召集与协调各房族亲参与维护,与企业、同姓族人联络,筹集修缮资金。同时对接政府,代表庄寨申请修缮项目资金,组织举办各类活动。

  在修缮施工中,采用传统工匠陪伴式修缮,尊重永泰传统建造工艺。例如爱荆庄86岁的鲍才坚老师傅、69岁的鲍道龙师傅,都十分熟悉传统工艺,为庄寨的理论研究与修缮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据永泰县村保办主任张培奋介绍,永泰县专门为庄寨保护修缮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设立了政府奖补资金使用的“四道门槛”:奖补的对象必须是庄寨或属文物的建筑;接受单位必须是法律认可的社会组织;当地奖补对象必须先修,政府才能后补;政府补助必须占小头,即不超过总投资的50%。通过这样的约束,既保障了有限的资金优先使用于具有较高遗产价值的庄寨,又能够以政府资金为杠杆,撬动民间资源投入。永泰县财政通过1000多万元的奖补资金,引导村民自筹了超过2000万元的保护修缮经费。

  针对非文保单位,在村民自筹资金为主的前提下,当地鼓励村民秉持“不设计、不招标、不外请、不外买”的“四不”做法,降低修缮成本,最大限度发挥资金功能,花小钱办大事。

  庄寨保护既有“门槛”,也有鼓励;既有所约束,又有所坚持。“坚持运用传统建筑精华,坚持合法流转民房使用权,坚持传承传统建筑工艺,坚持重塑善治体系,坚持保护庄寨周边环境。”永泰提出的庄寨保护“五个坚持”,使其在保护理念与方法的探索中又迈进了一步。

  链接——

  家文化是家庭(家族)历经繁衍、发展凝结出的文化成果,体现为社会生活中人群拥有共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礼俗习惯、行为方式等。

  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家占据独特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早期氏族社会,家就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本单元。据专家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姜寨遗址是以家庭作为经济单元,由众多家庭、家族构成部落。

  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发挥了文化传承、教化族人、社会治理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国天下的价值体系,是中国人独特的认同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与文化认同。

  乡村遗产

  显示出新的社会价值

  乡村遗产在当代的活力,体现出情感维系、价值认同和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

  永泰庄寨的家族后人们为什么能够一呼百应、齐心协力地推动庄寨的修缮和保护呢?仁和庄的张曾全说道:“只是尽我们努力把祖宗给我们的遗产留给下一代,让他们能搞清楚从哪里来,让祖宗的遗产代代相传。”小学五年级的阮奥阳说:“我长大了还会回到青石寨,因为这里是故乡啊。”还有很多村民认为:“庄寨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作为后代让它破败不去修,心里过不去。”虽然已不再作为族人的日常居所,但永泰庄寨仍是人们维系家族情感,建立文化认同的重要精神象征。

  “两世积俭勤愿子子孙孙勿忘先业,一朝新甲第庶绵绵奕奕长庇后人。”85岁的黄修朗老先生用竹头寨的这副楹联来解释先祖的家风家训。庄寨寄托着族人的文化溯源与身份认同,庄寨内的楹联匾额,镌刻着族规家训,教化、警醒着宗族后人,不忘尊宗敬祖。晴耕雨读、兼修文武的传统教育方式皆在庄寨文化中有所体现。

  永泰县下园村的容就庄将这种家族文化的传承与价值认同展现得尤为深刻。下园村历史上共建有一寨九庄,皆为黄氏豪有公及其子孙后人所建,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因人丁兴旺而兴建的庄寨群。1986年至1987年间,容就庄因为漏雨而进行过一次大修;2016年又在福州大学李建军教授的指导下修缮了前埕与庄前道路。当地的黄修基老先生说:“我们每一代、每一辈人都会对庄寨修修补补”。

  容就庄内正厅柱上书有一副老楹联:“修其孝弟忠信,教以礼乐诗书”。黄克煌老先生认为:此楹联所书乃是黄氏先祖训诫后人之言,是容就庄价值传承的精要之义。黄氏族人“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优良传统,对永泰庄寨的家文化与社会价值做出了有力诠释。

(责编:孙红丽、初梓瑞)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