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西侧,15岁的王新身着白色衬衣、蓝色裤子,和同学们一起全神贯注地等待着“翻花”信号旗升起。这是王新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国庆35周年大阅兵时最深刻的记忆。
2019年9月30日,又一个35年过去了,50岁的王新有了新的身份——中国照相馆摄影师。从前的“翻花”少年如今在中国照相馆这台老字号时光机里,记录着祖国和国人的点滴变化。
拍照这件事,从“奢侈高端”走入寻常百姓家
“王师傅好啊!”在大街上王新经常会突然听到这样一声问候,他赶紧笑呵呵地点头,回一声:“你好!”打招呼的人是找他拍过照的顾客。如今王师傅微信里有近1000个好友,其中约一半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顾客,在过去,这样的情形可不常见。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拍照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王师傅向人民网记者感叹。1956年,为支援北京服务业,原址上海静安路的中国照相馆迁址北京王府井大街。当时由于物质条件限制,人们为了办理一些证件、打月票或者结婚,才难得去一趟照相馆。
据相馆一位老师傅回忆,“当时照一张1寸黑白照片是6毛7分钱,2寸的是1块零5分。”在那个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常常吃窝头的年代,花上几毛钱照相,对平常百姓来说确实有些奢侈。
1956年的中国照相馆
到了八、九十年代,照相这件原本“奢侈高端”的事情在老百姓中流行开来。1988年入行后,王师傅拍过蓝天野、李玲玉等艺术名家,这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前来找他拍摄照片。王师傅记得,当时人们对拍照还不太了解,很少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要求,“摄影师怎么摆,就怎么拍。”
如今,王师傅感觉到,大家接触的照片、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对照片的审美有了明显提升,顾客的要求逐渐丰富了:“我要照得皮肤怎么样,脸怎么样,背景怎么样……”此外,顾客对摄影师的评价也从表扬信变成了网络评价。
手机也能拍照了,为什么还要去照相馆?
国庆前夕,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上,中国照相馆内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一个个订单,中国照相馆的婚纱照和大头照等特色拍摄项目广受欢迎。
相机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了,拍照成为一件随时随地可以实现的事。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来这里拍照?
“因为这里体现了老百姓一些不变的东西。”鲍晨认为,相机记录了中国人几十年来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观念的不断变化,同时也体现了许多不变的元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回忆的纪念是没有变的。”
一天,照相馆里来了一位身着笔挺西装的老先生,负责拍照的王师傅夸赞道:“您这西服真不错!”原来,这套西装是老先生的父亲留下的,为了纪念它的特殊意义,寄托对父亲的怀念,老先生特意穿着它来照相。“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王师傅回忆,“来照相的人们,老人穿着儿媳送的衣服,女儿送的戒指;孩子穿着妈妈精心挑选的衣服……这都非常有意义。”时代在改变,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珍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不曾改变。
现在的中国照相馆
不变的还有像王师傅这样坚持记录美好生活的技艺传承人。“顾客选择中国照相馆,也因为我们坚持传承传统照相技艺和理念,这一定程度上也是爱国心的表达。”王师傅指出,“传统照相技艺讲的是形神兼备,讲的是用光和影去展示形象。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
“今年国庆我也安排了拍摄工作,我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每个家庭最美好的生活,记录下咱们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这是王师傅为祖国庆生的独特方式。
(责编:席莉莉、赵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