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老区兰陵,麦田飘香。
对于山东省第四轮省派21名第一书记来说,这既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又是一个别离的时刻。5月28日,他们告别朝夕相处的村民,结束两年的包村扶贫期返程。
这是一支特殊的帮扶队伍,算上组长郝政,21人中有8名军转干部,“兵书记”占了三分之一。两年时光,帮包的20个省定贫困村,在这支队伍带动下旧貌换新颜。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曾经的贫困村,各有各的难。有的基层党组织涣散,有的缺领头人,还有的村自然条件恶劣,集体积累空白,原因一找一大把,反正就是一个落后。
来自大众日报社的第一书记赵彦成还记得刚到帮扶的长城镇李宅村时,发现村里地势低洼,连续多年发生内涝,村民意见很大。村民第一次见面就对他说:“其他不用干,你把内涝问题解决了就是大功一件。”
“村民反映的问题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帮扶之初,作为曾经从军20余年的老兵,扶贫组组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副书记郝政叮嘱大家:“这里是沂蒙老区,解放战争年代,这里的每一块土地都浸透着英烈的鲜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扶贫‘新兵’,来这里不是为了‘镀金’,而是来干事的。”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恒丰银行选派的第一书记李博平,下派到苍山街道吴庙子村,头一趟进村就被村民围着提诉求,不解决不让走。为了尽快融入群众,他拿出当年在部队做官兵思想工作时的经验和耐心,到了饭点就买上猪头肉和火烧跟村民吃伙饭拉家常,遇到村里有需要帮忙的就主动靠上前去搭把手,慢慢地村民发现这个书记讲真情、办实事,他也就成了村民心中的“村里人”。
长城镇西王庄村第一书记常海军刚来村里帮扶时,找村干部谈话,等了一上午只来了一个人。为消除村民的疑虑,常海军拿出在部队时不服输的劲头,骑着自行车一家一户地走访村民,一年下来走访了四百多户,笔记记了厚厚几大本,被村民们称为“自行车书记”。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俊学说:“现在大伙儿如果两天没见着常书记,还专门来村委跟他拉拉呱。”
村庄亮了,老百姓的心里也明了
兰陵是农业大县,以苍山蔬菜和苍山大蒜闻名天下。鲜为人知的是,该县南部大蒜产区地里都是胶黏土,遇水黏成团。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修路。
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令。两年下来,7名“兵书记”在组长郝政的带领下,克服多重困难,共给帮扶村硬化道路30余公里。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真正干起来着实不易。
西王庄村道路泥泞,逢雨进出两难。常海军利用上级奖补资金,一次硬化街巷3万多平方米,并利用产业扶贫资金,修了一条500米长的生产路,全村安装125盏太阳能路灯。每到晚上,村庄亮了,老百姓的心里也明了。
庄坞镇大城子村属于典型的贫困村,村经济条件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第一书记王健多次向有关单位协调争取资金300万元,将村内主干道拓宽硬化到5.5米,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通水修路,发展产业,帮扶村民脱贫致富的路上,一样都不能少。
下村乡孟渊村,集体收入空白,村民靠种地吃饭。第一书记董卫东积极招商引资,为村里建起了集工业、农业、种养殖为一体的“归雁小镇”。山东省委下派干部孙鹏帮助黄山前村村民建起蔬菜基地,使本村200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离开群众支持,什么事情也办不好。”这是下村乡马山村第一书记郑兴德的从军经验,也是他的扶贫感悟。他在多方征求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光伏项目,村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900多元。
汗水洒在兰陵大地,口碑留在群众心坎
盘点两年来的帮扶工作,数字最能反映成绩。7名“兵书记”新发展产业项目17个,带动群众就业1200余人;创办合作社7个,帮助村集体新增经营性收入100余万元,平均每个村集体新增经营性收入20万元。乡亲们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感谢党组织给俺们派来的‘兵书记’。”
随着包村期限慢慢临近,村民们得知第一书记们即将返回,心里很是不舍。“村民的不舍既有对我们帮扶干部的感激,也有些担忧,担心第一书记走了后村子发展没后劲。”郝政介绍,驻村伊始,他们就把“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作为主课题,结合兰陵县富有成效的“四雁工程”,用“头雁”引领村庄发展,协助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两委成员,坚持高标准发展党员,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他们采用示范引领、工作锻炼等方式,开阔村干部的思路眼界,唤醒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手把手地教,肩并肩地干,第一书记像是师傅带徒弟,依托所在乡镇党委的支持,甘做“梯子”和“影子”,让村两委在干事创业中得到锻炼。他们还将村里年轻有为的村党支部书记推荐到镇街挂职,让他们长见识、增素质,提能力。
“第一书记到我们兰陵后,工作非常务实,为兰陵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8名军转干部,他们保持军人作风,把汗水洒在了兰陵大地上,口碑留在了群众心坎上。”临沂市市长任刚说。
(责编:陈羽、唐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