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大石山区的土坯房到现代化的高楼社区,从崎岖的土路到整洁的街道,从干旱少雨饮水困难的山区到24小时供应自来水的搬迁新居,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新市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从大石山区的土坯房到现代化的高楼社区,从崎岖的土路到整洁的街道,从干旱少雨饮水困难的山区到24小时供应自来水的搬迁新居,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新市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隆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震东集中安置区,小区广场的舞台上壮、汉、瑶、苗等各族群众在放歌跳舞,周边社区服务中心、便利超市、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搬迁户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正如“隆安”其所寓意:兴隆发达、长治久安。
“为让搬迁群众能更好得融入新生活,我们承诺,让搬迁户在城里有一个家、子女有一个学位、每家至少有一个就业岗位。”隆安县副县长陈晨苗介绍,“随着这三个‘一’的实现,我们也完成了县城的开发,促进了县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下山进城,农民变工人
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做好震东集中安置区5847户、24423人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工作,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的问题,隆安县后续产业上下了大功夫,助推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与老县城仅一江之隔,震东集中安置区早在规划上就明确是县城新区一部分,落地在该片区核心区域,距产业园仅两公里,与老城区融为一体,和产业园形成产城融合。
以前只能在村里带小孩的苏榕妹,搬迁后来到工厂里已经工作3年多了,“每天工作8小时,骑车10多分钟就能到家,来这里工作后学习了很多,每月能有3000多的收入,还有五险保障,挺满足的。”
“10年前没有这样的好机会啊。”同样在工厂工作的“90后”韦增感触更多,“以前家里会漏雨,能耕种的土地少,靠种玉米等农作物就够自给自足。”因此,从2008年开始他就去深圳打工了,“搬来这里后,不再发愁生活问题,只要你想工作,就一定有机会。”靠着勤奋上进和业务精进,韦增已经在厂里的发泡组当副主管了,父母也在打零工,一家人收入翻了两三番。
震东集中安置区以扶贫车间作为产业对接、产业扶贫的抓手,以劳动力密集、配套完善、政策优惠等多种优势,引入57家企业,其中扶贫车间28家,鼓励企业吸纳搬迁群众务工就业,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基本满足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需求。
在家接单,送工到点
“以前在村里种香蕉、南瓜,现在年纪大了也学不会其他的,也发愁过怎么在城里生活。”年近50岁的马党成从古潭乡振义村搬迁到震东集中安置区后,也曾担心过搬迁后的生活。“通过社区里‘小梁送工’的安排,每天我们在家就能收到农基地招工信息,还是我们熟悉的剪枝、摘果等农活儿,社区安排专车接送,按天算钱,从不拖欠。”
像马党成一样,50岁左右仍习惯干农活的搬迁户,普遍存在技能低、进厂难、找工难的就业难题。在震东集中安置区,这样的无稳定就业群体就有800多人。
震东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安置区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主动寻找农业基地等,一方面收集企业各类用工信息按需筛选,另一方面将务工人员信息按技能梳理分组,做好无缝衔接,提高企业用工效率。
“每天早上5点我们就开始组织工友集合由专车送去基地。”安置区就业服务站站长梁佳介绍,“通过近一年的运营发展,目前服务站已经组建了8个小组,每日帮助搬迁群众增收100—300元,也有部分工友从短期工转为长期合同工的。”据介绍,就业服务站通过“企业派单、居民点单、社区送单”的模式,先后组织380批28000多人次到县内农业企业基地务工,有效解决了“50、60”群众就业问题。
“这样的务工方式比较自由,可以自己选择出工时间,我们夫妻俩也能轮着照顾家里。”解决了疑虑,马党成对于搬迁后的生活有信心有干劲,凭借自身经验又有责任心,现在他已经是负责组织工友的带队小组长。
针对60至80岁仍有就业意愿的老年居民,安置区还开设了夕阳红幸福工坊,工坊内提供手工插花技能培训、生产加工等,每天有近40人在场内进行生产,也可以选择在家加工制作。“每天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空闲时间就来这里,一天能做100多支手工花,有活干挺好的。”63岁的韦凤香搬来这里两年多,工作的同时还认识了很多新邻居。
安置区积极组织多部门联动,通过开设就业服务站、与农业企业有效协作等方式,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实现了劳动力就业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