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初夏阳光下,一栋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像列队的士兵;大棚内,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各种蔬菜长势正欢。
不知道的人会误以为这里是山东寿光,当地人会告诉你,这里是西藏昌都丁青县,海拔3870米,一个曾经长期缺乏本地蔬菜的地方。
对口支援丁青是党中央、天津市委交给北辰的光荣任务和重要使命,也是天津北辰与昌都丁青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通过北辰援藏工作队的努力,丁青县协麦村的60座温室大棚华丽转身,为群众打开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津企建起生态园
丁青县是虫草生产大县,但限于土壤营养低、作物生长周期长,种植业并不发达。当地农民介绍,青稞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几乎占据了所有种植面积,“青稞容易种,不怎么需要浇水,也不需要细致管理。每年4月份青稞播种,5、6两个月上山挖虫草,7月份再回来刚好收青稞,一年收入差不多就是这么来的。”昌都市丁青县协雄乡协麦村村民、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技术骨干曲培介绍。
单一的农作物构成,导致蔬菜、水果匮乏,在丁青县乃至昌都市,许多果蔬只能通过货车从其他省份运来,老百姓不仅见得少,也很难吃得起,更别说是懂得如何栽种这些“新鲜货”了。
2017年,丁青县津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丁青县协雄乡惠民蔬菜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了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
“启动之初,当地很多农牧民不愿意放弃种青稞+挖虫草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对我们引进的西瓜、西红柿、辣椒等农作物不熟悉,对温室大棚几乎没有了解,不知道前景如何。”津鹏公司总经理贾士博说道。
津鹏公司从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取了17人作为员工。最开始,别说是育苗、浇水、嫁接,甚至要从认识蔬菜开始手把手地教起。贾士博回忆道:“我们确定出来一个策略,要敢于让大家进行尝试,要让新招来的当地员工发现为什么这片地上的作物不行了,明白今后应该怎么做。最终,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把他们培养成能胜任的员工,其中的3个人甚至可以教别人怎么种植了。”
奏响脱贫“致富曲”
29岁的曲培就是上述3名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之一。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曲培一家在2017年之前过着种青稞和挖虫草的生活,一家人每年总收入约为2万元。
对曲培来说,以前的生活方式不仅收入不稳定,而且充满着安全隐患。挖虫草是一项收入相对丰厚但变数很大的劳作,即便是在丁青县这样的虫草大县,运气不好时也会连续多日无所收获。曲培说,“挖虫草需要在近两个月时间里一直住在山上,其间正值当地雨季,遇到下雨时只能躲到帐篷里避雨,更不用说山里面经常会有狼、熊等野兽出没,既难又险。”
自2017年来到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后,曲培的生活逐渐变成了“两点一线”,曲培家就在距离温室大棚不远的半山腰上,每天8小时工作后,他走路20分钟就可以到家,一日三餐中的两顿也都可以在农业生态产业园中和其他员工一同解决。曲培现在一个月工资为3600元,挖虫草的季节还会得到一定补贴,年收入达到了4万余元,是以前的两倍多。
随着津鹏公司持续培训和自身经验不断积累,曲培对温室大棚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他现在不仅掌握了种植蔬菜、水果的主要技术,还开始了解蔬果保存、销售的技巧,逐渐能够做到全程管理,也可以代表基地和合作社,去帮助其他地方进行技术改造了。
升级打造“聚宝盆”
曲培与津鹏公司之间的缘分,离不开天津市援藏工作队的积极牵线搭桥,离不开北辰区援藏干部们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决心。
高原地区肉类比较丰富,当地百姓吃菜是比较困难的,即使买菜很多也是外地运过来的,售价较高。在天津援藏前指和丁青县援藏工作组的协调努力下,天津援藏企业在昌都市丁青县投资成立丁青县津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起了温室大棚和2000平方米智能温室,生产经营蔬菜、水果和花卉。
“为什么叫津鹏呢,津就是天津的津,鹏是因为丁青县以前也有大鹏鸟之地的意思,所以取名津鹏,就是意为两地携手共同发展。”丁青县委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严俊说,“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进驻丁青后,对‘津鹏模式’持续升级加力,将夏拉村产业项目融入到农业生态园发展中,带动更多群众增收。2020年,北辰区又投入950万建设了13个高标准的大棚,解锁了水果、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之路,并积极与天津方面协调对接,引进葡萄、桑葚等水果品种,不断推动农业生态园转型升级。同时,工作组积极调研,推动津鹏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觉恩乡群众合作,复制拓展建设了土豆种植基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津鹏公司以项目做扶贫,以项目促发展,搭建起长效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从根本上给农民带来脱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