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多项举措保护候鸟 吃得饱住得美 候鸟变“留鸟”

时间:2021-03-14 08:15      

内容提要:记者从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举行的全市“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中获悉,截至去年,本市共观测记录鸟类已达452种,较2014年记录种类增加了36种。本市北部山区的紫椴、黄檗、软枣猕猴桃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群数量,近年来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举行的全市“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中获悉,截至去年,本市共观测记录鸟类已达452种,较2014年记录种类增加了36种。本市北部山区的紫椴、黄檗、软枣猕猴桃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群数量,近年来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随着天气转暖,首批北迁候鸟已抵达本市。根据本市候鸟主要栖息地监测,栖息在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大雁有3万多只、天鹅1000多只、东方白鹳400多只,还有上万只的斑嘴鸭、绿头鸭、斑头秋沙鸭等;目前在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停留的候鸟数量有几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比往年大幅度增加,其中东方白鹳3000多只、天鹅200多只;在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有野鸭3万多只、东方白鹳300多只、灰鹤300多只、白琵鹭200多只、天鹅100多只;在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从今年1月中旬开始约有400只东方白鹳、60只灰鹤、40只天鹅停留栖息。此外,1月17日在宝坻区观测到灰鹤种群,种群数量从最初的200余只发展到1000余只,2月19日观测到大天鹅种群,数量在200至300只。

  本市春季候鸟迁徙一般在3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持续到5月底结束。针对春季候鸟迁徙过境,本市加强巡查巡护。各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部增加巡护力量,并通过监控摄像头、无人机等方式,实施全天24小时巡护值守。各涉农区重点对候鸟主要栖息区域增加巡护队伍,对候鸟进行跟踪监测。从3月1日开始,全市14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实施候鸟监测日报告制度,每天对各地候鸟种类、数量和疫源疫病监测情况进行上报。同时,打造适宜栖息环境。各湿地自然保护区依托湿地整体生态系统,新建和改造大小鸟岛20余处100多个,为鸟类提供适宜生存的原生态栖息地、繁衍地。通过适时调降水位,七里海浅滩沼泽面积接近2万亩,水深在0至0.5米之间,得天独厚的环境汇聚了大量水鸟前来觅食,吃得饱、住得美,很多候鸟变成“留鸟”。(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