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农刘永贵的丰收年

时间:2021-02-15 03:13      

打捆好的芦蒿装上车,7个小时后就能抵达武汉的农贸市场。人民网 陶涛摄

  人民网芜湖2月8日电 (汪瑞华、陶涛)被太阳晒了一上午的大棚,格外暖洋洋。

  像往常一样,刘永贵又一次来到芦蒿地,叮嘱大家伙再加把劲儿,说话间,顺着手便把一捆足足60斤重的芦蒿扛上肩,大踏步地朝着棚外走去。

  自从进入收割季,老刘就一天没闲过,采蒿、打捆、过秤、清洗、装车……哪缺人手,哪就有老刘的身影。忙累了,老刘便习惯性地双手叉腰,站在一旁,稍做休息,然后拭去额头上的汗珠,接着忙活。

  老刘是土生土长的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新园村人,兴许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不论是过去栽棉花,还是现在种芦蒿,总是离不开养育他的这方土地。

  十多年前,新园村还是一个棉花产区,但随着后来行情下滑,老刘意识到,如果不调整种植结构,照这个样子走下去,路子只会越走越窄。眼瞅着收成一茬不如一茬,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赶在春节前,芦蒿大棚里格外热闹,大家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人民网 陶涛摄

  基于这样的想法,2007年,老刘背着自家地里种出的土豆、黄瓜、芦蒿,挨家挨户到处跑市场。“那段日子,上海、常州、武汉没少去。”刘永贵回忆道,几趟下来,发现芦蒿最紧俏,但量跟不上。

  回来后,看到商机的老刘便开始小面积试种芦蒿,几十亩地,露天种植,让他没想到的是,头茬下来,不但收成不错,价格也是美得很。“省时省事效益高,村民的顾虑,一下子便被打消了。”刘永贵说。

  认准芦蒿是富民增收的好路子,老刘请来农技站专家做指导,考虑到反季节蔬菜更有市场,便动员乡亲们在棉花地建大棚兴种芦蒿,渐渐地,芦蒿面积越来越多,过去的棉花地也越变越绿。

抱着新收上来的芦蒿,村民别提有多高兴。人民网 陶涛摄

  2009年,村里头的芦蒿种植大户联手成立芜湖市芦玉蔬菜合作社,带着大家种芦蒿的刘永贵,自然被选为合作社带头人。

  路子找对了,剩下的就是铆劲加油干。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少了,返乡种芦蒿的人多了,就这样,新园村的芦蒿种植开始全村推广,如今仅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就有1500亩。

芦蒿收上来,捋去叶子,然后清洗打捆,便可发货。人民网 陶涛摄

  “每年11月上旬开始采割,一直可以持续到次年的3月底。”说这话的时候,刘永贵顺手拿起一把新收上来的芦蒿,熟练地捋起蒿叶,“春节前这阵子,平均每天发货60吨左右,足足有五六车,天天都会有‘豫字头’‘鄂字头’的厢式货车进出村里。”

  “12月中旬的行情最好,每斤可卖到6块钱,按亩产2000斤计算,一亩芦蒿就有1.2万元的收入。这个账,村民算得比我都精细。”刘永贵打趣道,4月芦蒿下市后,大棚还能再种上一季水果蔬菜,效益又能蹿出一节。

  如今,十多年过去,刘永贵见证了白茆镇新园村芦蒿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忙再累,只要看到成片色泽青翠的芦蒿,闻到淡淡的蒿香,老刘总是笑容绽放。

忙起来的时候,哪里缺人手,哪里就有刘永贵(前)的身影。人民网 陶涛摄

  他告诉记者,等收完这一茬,就准备把线上渠道给打通,建冷库,分装包,这样还能提高附加值。只要效益好,乡亲们就愿意跟着干。

  虽然没几天就到春节了,但闲不住的老刘,还是天天往大棚里跑,“你看这蒿,品相多好,丰收年跑不了,来年指定节节高。”

(责编:宋心蕊、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