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谢谢张大爷,我要为他拾金不昧的品格点赞!”近日,失主邢大姐来到武清区崔黄口镇于家庄村村委会,为74岁的村民张永仁老人送来锦旗。原来,张大爷不久前拾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不少现金和贵重物品,他及时归还了失主。而这,不过是张大爷做的诸多好事之一。多年来,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用自己的一份爱,默默地帮助着别人,在他的影响下,儿孙们也都尽自己能力帮助周围的人,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传为佳话。
图为失主邢大姐送来锦旗。 于家庄村委会供图
天津北方网讯:“谢谢张大爷,我要为他拾金不昧的品格点赞!”近日,失主邢大姐来到武清区崔黄口镇于家庄村村委会,为74岁的村民张永仁老人送来锦旗。原来,张大爷不久前拾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不少现金和贵重物品,他及时归还了失主。而这,不过是张大爷做的诸多好事之一。多年来,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用自己的一份爱,默默地帮助着别人,在他的影响下,儿孙们也都尽自己能力帮助周围的人,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传为佳话。
拾金不昧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于家庄村采访时,张永仁正拿着扫帚清扫村里的街道。说起这次拾金不昧的经历,张大爷告诉记者,去年12月10日清晨,他途经崔黄口镇一街村崔杨路支线时,看到路边有一个黑色的钱包,打开后发现里面有几百元现金、银行卡等贵重物品,当时他站在原地等候许久也不见有人来找。回家后,他马上跟小儿子张国生说起此事,经张国生仔细翻找,发现了钱包中一张蛋糕店的会员卡。随后,张国生开车来到这家蛋糕店,向店员说明了情况,并根据会员卡号查到了登记的手机号码。可没想到,会员卡登记的电话号码是个空号。正当大家无可奈何时,张国生突然想到,这个手机号说不定就是微信号。于是,他在自己的手机微信里输入了这个手机号,果然查找到了一个微信用户,他立即发送了几条验证信息。经过许久等待,验证信息被通过了。
“您好,是您的钱包丢了吗?”看到这条信息,正在为找不到钱包焦急万分的邢大姐激动不已。第二天一早,张国生开车来到邢大姐家中,将钱包交到她手里。为了表示感谢,邢大姐拿了很多礼品希望张国生能够收下,但都被张国生拒绝。
转天上午,邢大姐带着锦旗来到于家庄村。“这是我应该做的。去年夏天也是在这条路上,离您丢钱包的地方不远,我还拾到过一部手机。”“是吗?去年夏天我的一位亲戚就丢过一部新手机,让一位老大爷捡到送过来了,不会是您吧?”说着,张大爷便回忆起了拾到手机与归还失主的细节。“哎呀,这可真是太巧了!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邢大姐紧紧抓住张大爷的手不停道谢。
传承家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永仁不仅自己常年助人为乐,还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孙,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多年来,他们一家三代人用行动传承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好家风。“张大爷一家在我们村那是有口皆碑,平时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谁家玉米地需要打药、谁家菜地需要浇水,他们都会热心地帮忙,这样的好事儿太多了,三言两语说不完。”村党委书记胡宝利对记者说。
张永仁和老伴倪志兰育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养育了下一代。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看着父辈常年助人为乐,儿孙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今年22岁的张津祥是张大爷的小孙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每到周末、节假日回到村里,在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之余还经常到邻居家地里帮忙干农活。“每年夏收的时候,张大爷的儿子、孙子都赶回来收麦子,收完了自家6亩地,还要帮我家收麦子,一直忙活到天黑,连口水也不喝,我这心里一直过意不去。”58岁的邻居孟宪成说。
“这些都是爷爷和父亲影响的结果,从小爷爷就教育我要有爱心,要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听到邻居的夸赞,张津祥憨厚地笑笑说。“好人传递社会正能量,善举引领社会新风尚。”胡宝利说,张大爷拾金不昧、传承好家风的行为虽然看似普通,但他那种不计得失的博大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