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多点散发,这是对每个人安全意识和大局意识的考验,也考验着各级政府的应对能力和治理水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搞简单化贻害无穷,而大张旗鼓、不问青红皂白的扩大化也容易浪费资源、制造恐慌。
一年多来,关于疫情的各类突发事件已经告诉我们,疫情防控无小事,不能有丝毫放松。不拿病毒当回事儿,对疫情防控政策打折扣,确实危害不小。最近,通化卫健委主任等14名干部被处分,就是因为疫情防控履职不力,对省外输入病例失管失察,对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影响。
为了显示重视,有些地方干脆搞起了“一刀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一有“风吹草动”,有些地方不管本地疫情严不严重,总会拿出“硬钢”姿态,不是“全员”就是“战时”。比如最近在关于返乡还是就地过年的讨论中,有些地方就搞层层加码,或是冷冰冰地拒绝一切归人,或是把核酸检测时限和居家隔离天数擅自升级。
这样看似为了“保险”,实为典型的懒政思维。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生活,也不利于防疫大局。
掌握好度,既不搞简单化也不搞扩大化,追求精准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至关重要。在这一方面,上海等地的实践值得借鉴。近期出现确诊病例后,除了快速发现、快速处置,还确定了密接者、密接者的密接者以及其他一般接触人员三个层次,分别落实闭环管理措施,并没有简而化之的全员筛查,而是通过科学措施、细致工作扎紧抗疫的篱笆,这样的战“疫”经验值得各地学习。
从目前看,新冠病毒短期内不会消失,我们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除了人人参与、人人战“疫”,各地相关部门更要提高应对能力和治理能力,既遵循国家政策又结合本地实际,才能真正实现临危不乱、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