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石板路上,村民悠然地赶着耕牛,去坡下的田里种油菜。工坊里,土陶技艺传承人母先才,静静地拉着陶坯,制作烹饪用的?子。画室里,花茂人家创始人张胜迪,在给几幅古法构皮纸山水画调整着色彩,题画的诗句这样写道:短篱幽径桂沉香,一缕清风过土墙……
田园牧歌、诗情画意,就这样在革命老区遵义大山深处的花茂村“集齐”了。
(花茂村外景)
拥有近5000人的花茂村,曾经是贫困落后的“荒茅田”。为了生计,全村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人外出务工,空心化严重。2013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花茂村面貌逐步改变,特别是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村庄调研考察以来,花茂村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村庄,村容美丽怡人,产业兴旺发达,群众安居乐业,游人四季如织。花茂村人,正以坚实的脚步,走出一条如诗如画的小康之路。
保护好传统技艺 也保护好绿水青山
记者到访时,正下着小雨,但这丝毫挡不住游客和参观团的热情,他们一批接一批走进母先才的陶艺体验馆。52岁的母先才,一边拉着陶坯,一边耐心地解答参观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游客参观母先才的陶艺馆)
花茂村的土陶制作有着140多年的历史,母先才是家族制陶的第四代传人。花茂村制陶业的兴盛,得益于当地广泛分布的“白泥”,这种土壤颗粒细、密度大、黏性好、耐高温,是制陶的绝佳材料。在母先才的陶艺体验馆里,摆放着各种制成品,供游客观摩、选购,还有数十台拉坯机,供学徒或研学的学生们使用。
“这是总书记来视察的照片……总书记当时就站在这里……”母先才放下手里的活儿,向记者回忆起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花茂村时的情景。他告诉记者,总书记当时关心地问了他一年能挣多少钱,还叮嘱自己,一定要把制陶传统技艺好好传承下去,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护好绿水青山。
母先才记住了总书记的叮嘱,并迅速以自身行动做好落实。当时,他们烧陶用的还是传统的土窑。土窑“出货量”大,一窑就能烧出价值2万多元的陶器,但土窑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空气污染和破坏植被。烧一次土窑,需要大约十多吨干木柴,产生大量的烟尘,而这些木柴都是在远近乡里买的,多来自山里的林木。
母先才果断关闭了土窑,花费8万多元,从江西购进了两台电窑。
更新设备,母先才为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尽了一份力,也为自己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电窑容量较小,更加机动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自由掌握“出货量”。还有,电窑显著降低了工作量,原来烧土窑,四天四夜都要有人在现场值守,随时盯着火候和温度。此外,用电窑最大的好处,是温度控制更加精准,成品率大大提升,“原来烧土窑的合格率只有80%多点,现在用电窑能达到99%。”母先才告诉记者。
如今,母家的陶艺体验馆,已经成了游客必去的网红打卡地。而母先才的年收入,也从五年前的仅仅3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30多万元。最多的时候,他雇用了6个本村村民,和自己一起干,一起劳动致富。
古法纸上“写乡愁”
花茂村的祖传绝活,可不止制陶一项。得益于张胜迪“花茂人家”品牌的打造,当地的古法造纸也正在重新焕发生命力,由此衍生出一个文创产业,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参与其中。
(古法构皮纸画作)
花茂所在地区,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叫构树的乔木。构树叶子宽大似梧桐,树皮纤维富有韧性。祖祖辈辈以来,当地民间流传着用构树皮造纸的技艺。构皮纸,表面看上去纹理粗糙,却有一种别样的古朴和典雅,用来写字作画,可谓材尽其用、相得益彰。
在“花茂人家”的展览室内,一幅幅用构皮纸创作的山水画,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这些“画”,是在作坊内的沥干工序就基本制作成型的,画里的屋顶,是嵌入的构树皮,画里的绿色景物,是嵌入的松叶……乡间就地取材,技法独树一帜,让构皮纸画别具一种自然和本色,同时也不乏国画的意境和韵味。
除了画作,用构皮纸做的油纸伞、明信片、笔记本,一大批文创产品,凝结着张胜迪团队的心血和努力。
张胜迪是土生土长的花茂村人,在外打拼多年的她,在花茂村文化旅游开发兴起后,回到村里谋求发展,也为家乡出把力。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小时候外婆家用古法做构皮纸的场景浮现在她的脑海里,于是萌生了以构皮纸为中心做文创的想法。
(张胜迪向津云新闻记者介绍古法造纸工坊)
不出所料,她的想法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对。因为在当时,大家看不到这样一张纸还有什么现实的使用价值,但张胜迪坚定了信念,并着手做了起来。
初期,古法造纸工坊运转得十分艰难,经常出现的场景是,游客到了院里屋内转了一圈之后,什么都不买,然后跑到农家乐吃饭去了。“有一次,我们团队里一名老师,气得把笔摔在地上!”张胜迪告诉津云新闻记者。
(张胜迪在给画作调色)
后来,随着团队的坚持,以及产品思路的调整,也得益于花茂村文化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花茂人家”逐步走上了正轨,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品格,成了花茂村另一处网红打卡地。“我们希望做到的,就是以这张纸为载体,把花茂村的文化,把花茂村的美丽和乡愁,传递给大家。”张胜迪说。
张胜迪的团队里,有当地的教师、画家和诗人,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断加入。花茂邻村的大学生况婷婷,和朋友到花茂人家玩赏了一次之后,就彻底喜欢上了这里。她本来学的是医学,但后来放弃了本专业工作岗位,成了张胜迪团队的一名员工。“我喜欢这里的氛围,不喜欢城市里的那种节奏,而且在这里工资比在城市里也不低。”况婷婷告诉记者。
留得下 待得住 有机会 有希望
让年轻人待得住、留得下,让他们感到有机会、有希望,是花茂村这个山村了不起的成绩。
村党支部书记彭龙芬告诉津云新闻记者,原来村子贫困,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人外出务工,而现在形势出现了逆转,全村4950人中,有3800多人在家乡工作和生活。
像况婷婷一样的年轻知识群体,在花茂村找到了机会,而像万永香一样的普通村民,也在花茂的产业提升中成了受益者。
贵州以“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著称,花茂村所处的地区同样如此。雨水多,温度低,大块的土地少,各家各户大多种些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受益低。种蔬菜,也只能种一些叶菜,种不出黄瓜、西红柿等果菜。为了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2014年,花茂村所在的遵义市播州区为村里引进了山东寿光的九丰农业科技公司。
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九丰公司在花茂村流转了村民的300多亩土地,建起了20多座蔬菜大棚。用项目负责人王守志的话说,从传统种植到大棚蔬菜,每亩土地产出的价值增加了十几倍。
九丰公司人员刚到花茂村时,发现当地的土质密度大,透气性差,除了丝瓜,其他的蔬菜都生长不好,后来他们通过两年的时间,终于把土壤改良好。今年项目基地大量种植了水果黄瓜,获得了丰收,黄瓜远销到上海等大城市。
九丰项目的落地,农户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到大棚里上班获得工资。王守志告诉记者,在黄瓜丰收、劳动量最大的时候,项目在花茂和附近村庄,一共雇用了90多位村民。
万永香是在九丰农业工作多年的老职工,在大棚工作,多的时候她每月可以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能方便地照顾家里公婆和上初中的孩子。她的爱人在遵义市跑出租,两人勤劳致富,几年前翻新了家里的楼房。
(万永香在大棚内收拾灯笼花)
万永香家的村组就在基地附近,她到大棚干活走路仅需四五分钟。“离家近,在棚里干活也不累。感谢政府和过来投资的公司,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有了这些工作机会。”万永香说。
王守志告诉记者,根据员工的资历等情况,公司会给予不同水平的酬劳,对那些家里确有困难的村民,还会给予额外的工资补贴。“我们更长远的考虑是,在村民干活挣工资之外,也帮助他们尽快学会大棚种植技术,将来可以独立经营,获取更大的收益。”
后记
花茂村,是红色的,红军长征时期著名的的苟坝会议,就是在几公里外的苟坝村召开的,而花茂村全村当时也成了红军战士的驻扎地。
花茂村,是多彩的,这里绿水潺潺,青山映翠,稻田花海,五彩斑斓。
花茂村,是古色古香的,制陶、造纸,一批古法工艺在这里保存了下来,生生不息。
花茂村,是找得到乡愁的,远客到此,流连忘返。
2019年花茂村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8800元,实现了完全彻底的脱贫。 今年5月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花繁叶茂》,呈现的就是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等地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故事。
“是党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让我们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和调研之后,我们的动力更强了。”彭龙芬说,下一步,全村将进一步开展环境治理,发展好文化旅游、现代种植等产业,做好非遗传承工作,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自贵州遵义)
原标题:花茂村,一个“花繁叶茂”的小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