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城沿省道S204线向西驱车3个半小时,就到达了青海省最北端的一个乡——央隆。近日,“民族团结党旗红”网络主题活动媒体一行来到这里,拜访一对扎根祁连山脉深处36年的基层民警高尖措、马秀兰夫妇。
现年56岁的高尖措是一位非常出名的民警,立过二等功,获得过“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准确的来说,他是一名基层民警、基层党员,整天和高原山区的农牧民打交道,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当地人喊他“老高”“高阿吾”“阿大”“阿爸嘎”,老高告诉我们,这是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对他最尊敬的称谓,这让他颇为自豪。
高原基层民警高尖措在央隆乡,他已扎根服务基层36年。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从爱情说起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高尖措来说,央隆乡是他36年人民警察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起点,在青海省最北端的乡、祁连山脉腹地,他一待就是13年。在这里,他收获成长、收获爱情、更收获了当地群众的信任。
“我1984年7月参加工作,那时央隆乡还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托勒牧场,有四五百户两千多人口。”高尖措告诉记者,当时他在牧场的保卫科工作,平时帮助牧民解决草场纷争、家庭矛盾等问题。因此,他和当地的牧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央隆乡位于祁连县西部208公里处,这是一个有藏、回、汉、蒙古、土、撒拉等民族组成的纯牧业乡。一年前,央隆甚至还没解决用电的问题,因地处偏远,大电网尚未覆盖。直到去年12月,央隆才通上大电网。
放在36年前,可以想象这里的条件多么艰苦。但高尖措没有退缩,依旧守护在这里。当地牧民的女儿马秀兰因此走进他的生活,成为他的妻子,成为他在雪域高原上为人民服务最紧密的战友、最得力的帮手。
高尖措、马秀兰夫妻在央隆乡派出所,这里是他们相识的地方。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他过来参加工作之后,我们两个认识的,当时觉得这小伙子不错,长得帅,又很老实,大家都很喜欢他。”如今成长为基层辅警的马秀兰回忆起和老高的相识,一脸幸福,但一聊起这些年的基层工作,马上又严肃起来。
“以前骑马或骑个摩托车,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牧民家里,冬天夏天都要去。”马秀兰很担心丈夫,因为在人烟稀少的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对任何生命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但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他们就这样坚持过来。
高尖措先后在祁连县托勒派出所、扎麻什派出所、野牛沟派出所、阿柔派出所工作,足迹遍布整个牧区,每家每户。成家后的高尖措也没闲着,继续往牧民家里跑。后来他们夫妻有了孩子,与当地群众的感情也与日俱增。
刚结束13年的基层工作。2007年3月高尖措主动请缨,毅然留下家里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来到与甘肃接壤、距离县城200公里以外的峨堡镇芒扎村,和爱人马秀兰建立起全州第一家“夫妻警务室”。
最苦的芒扎
喝水要到5公里以外的河里自己挑,打电话要跑到山里有信号的地方去打,用电要靠发电机和太阳能……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的芒扎警务室成了高尖措夫妻12年的家。
辅警马秀兰冬天去往离芒扎警务室5公里外的河边凿冰取水。(资料图)
从2007到2019年,正是这个“家”让高尖措夫妻用最好的时光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这里是他们远离亲人家庭的大山深处,但也是当地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故乡家园。
“既然选择来了,就要踏踏实实为当地老百姓办事,抛开儿女情长。”高尖措夫妻当起了办事员,走村串户,掌握了解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调解小组、治安联防队和邻里守望机制,同时宣传法律法规,为当地老百姓排忧解难。
芒扎的交通不便,牧民群众办户口、身份证都要骑马或骑摩托车跑一百公里到派出所去办理,为了方便群众办事,高尖措夫妻主动代办,将办好的身份证、户口本等亲自送到群众手中。牧民群众亲切地将警务室称为“家门口的派出所”。
高尖措雪天深入大山里,向牧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资料图)
自从警务室设立以来,高尖措夫妻不管山高路远,坚持走遍芒扎村的每一户,为牧民群众排忧解难。“像我们这些干基层工作的,你要干出那些轰轰烈烈的事是不可能的,但你要一点一点的干,干到最后人民群众信任你,组织上认可你,那就够了。”高尖措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说的话。
长期的坚守和付出,换回来的是当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12年来,当地的治安情况明显好转。高尖措告诉记者,以前芒扎发生一点事情要跑一百多里到峨堡派出所去报案,现在芒扎警务室就能解决。邻里纠纷、偷盗案件、打架斗殴的事情比以前少了。
12年来,高尖措夫妻平均每天步行巡逻三十多公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牧民群众乐意找警务室处理,只要高尖措夫妻去调解处理,群众就非常高兴。马秀兰说:“他们需要我们,我们就去。”
高尖措、马秀兰夫妻在央隆乡偶遇一位熟悉的牧民老乡。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每年春节初一到初四警务室走访牧户,初五一整天牧民到警务室和民警共同欢度春节,成为常态。2019年5月24日,临近退休的高尖措,婉言拒绝了县里安排的舒适工作,带着妻子又回到了央隆乡,成为央隆派出所的指导员。
最亏欠的人
“我父母亲去世了,我没见着面,那时候没电话,什么都不知道,知道的时候已经下葬了三四天了。”高尖措谈起自己的家庭生活,哽咽着诉说自己的亏欠。“那时候女儿刚上小学,我父母亲去世后,找了个侄女看着她。”
女儿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高尖措从来都是缺席的。一头牵着群众,一头牵着家庭,这让高尖措感到为难。“后来她长大后有一次含着眼泪跟我说,小学六年级生病了去医务室打针,人家都是有父母陪着,她一个人啊她就心寒的很。”老高鼻子一酸,摇头不说了。
但女儿从小到大跟老高没有闹过矛盾。“年前女儿还跟她父亲说,你们两个把我抛弃了,没管,是为了工作,现在也理解了。”马秀兰说,女儿上学考试什么的她都没顾得上,学校开家长会,他们更是一次也没去过。
女儿长大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她选择读了警校。这让高尖措夫妻颇为自豪。一张在雪地里的照片让人欣慰,父女两人身穿警服站在一起,背后是大山深处,微光洒在他们脸上,满脸笑容。
2017年春节,高尖措和女儿身穿警服在芒扎村的合影。(资料图)
“老高回来了!”央隆乡的牧民群众盼来了高尖措。回到央隆一年多,高尖措夫妻没有闲着。“早上8点出门,下午5点多回来,他昨天跑了八户牧民家里。”马秀兰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还有几年,老高就要退休。他想着女儿毕业,安稳下来,36年的基层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他能好好享受一下普通人的生活。但胸前的党徽又时刻提醒他,要继续为老百姓做好服务。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妻子马秀兰早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我们在基层已经习惯了跟牧民打交道,在县城已经不习惯了。”谈及退休以后的生活,他们还没有想过,“我们想多陪陪女儿。”
记者好奇地问,为什么牧民们一定要找你解决问题?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老高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但跟牧民们打交道一定要有耐心,你信任人家,人家也会信任你。
“我是一名基层民警,也是一名党员,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就是我最大的责任。”临走,老高一一握着我们的手向我们告别,远处雪山皑皑,另一头央隆乡的乡亲们还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