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莉:建议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

时间:2020-09-22 05:41      

“晨起或久坐后腰部僵硬,疼痛明显”“下腰背痛,活动后疼痛改善,休息却不能得到缓解”“驼背到90度,眼睛只能朝下看,脖子也不能动”……多数患者出现此类腰背痛症状,是何原因?目前国内有哪些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手段?如何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长期诊疗需求?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卓莉在接受采访时,针对强直性脊柱炎引发腰痛、腰骶部僵硬、腰部背伸和转动受限等症状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了解答。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主要因为炎症导致疼痛和晨僵,以脊柱受累为主,也可以累及骶髂关节和外周关节,晚期可以出现脊柱强直,同时可能不同程度地累及眼、肺和肌肉。

“强直性脊柱炎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炎性关节病”,张卓莉介绍,从我国流行病学数据来看,强直性脊柱炎总体患病率约为0.3%,而全球的患病率在0.5%-1%。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发展到相对晚期称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主要见于青年男性,一般发病高峰年龄为30岁左右,男女比例约为2:1。

张卓莉表示,对患者而言,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腰背痛等症状带来行动不便,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在40-50岁间发生较为明显的强直症状,影响患者生活及就业,甚至致残;对家庭而言,强直性脊柱炎作为慢性疾病,病程长,治疗成本高,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较大。

强直性脊柱炎之所以会造成残疾等严重后果,是因为它可以逐步破坏骨结构,我们也称“导致骨结构进展”。张卓莉解释,强直性脊柱炎这一病名的最后一个字是“炎”,而“骨进展”的起因正是这个炎症。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附着点炎症,也就是身体中的肌腱、韧带等附着于骨部部位的持续发炎,这也会刺激周围附着的骨头发炎,从而导致骨炎。骨炎刺激身体进行修复,过量的修复导致病理性新骨形成,而这种病理性新骨连接起来就会形成骨桥,最终使得整个脊柱变成竹节样。脊柱一旦发生竹节样改变是不可逆的,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致残致畸的重要原因。

目前国内强直性脊柱炎诊疗现状如何?

相关数据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从第一次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误诊时间长达9年。为何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时间如此之久?张卓莉表示,临床常见原因是大部分患者忽视了腰痛,或者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性腰背痛缺乏了解,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腰背痛十分常见,但是腰痛有两种不同性质,即炎症性腰背痛和机械性腰背痛。张卓莉谈及如何区分两种疼痛时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腰背痛一般多见于晚上,早上起来患者晨僵较明显,白天经常活动量疼痛反而减轻,这是炎症性腰背痛的特点。而越活动越疼,越锻炼越疼的则属于机械性腰背痛,这种多见于劳损性腰背痛”。提高对早期炎症性腰背痛的重视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此外,张卓莉认为,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引入也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早期确诊率,她认为,X光、CT和核磁共振是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常用的三种影像学手段。其中,传统的X线比较简单,查看椎体的骨结构非常清楚,而CT可以更敏感地发现骨结构病变,但这两种手段都无法发现急性病炎症性病变。核磁共振是近年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领域用得很多的影像学手段,看炎症很清楚,可以将诊断时间平均提前5-10年。

在谈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时,张卓莉介绍,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生物制剂包括2类:TNF-α拮抗剂和白介素-17A抑制剂。其中,白介素-17A抑制剂是近期国内批准应用的,针对白介素-17A全新靶点。据介绍,白介素-17A炎症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最初炎症发生和后续病理性新骨形成过程中都发挥作用,所以抑制这个炎症因子能起到双重作用。从临床研究数据可看出,这一新靶向疗法能明显改善外周关节(比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肿胀和疼痛;在长达四年的观察数据里也可以看到它在抑制脊柱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方面的改善。但这需要长时间治疗。

如何保障患者的长期治疗需求?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时间治疗,长期用药带来的经济负担本不容小觑。新的靶向疗法虽然可以给患者带来获益,但长期使用,加上又不是医保药物,病人负担确实很重。“我每天给病人开处方时,发现他们使用药物减轻病痛的同时,也在承受一定的经济负担,毕竟普通家庭都很难长期承受相对较贵的药物和治疗。”张卓莉说。

如何让患者既能享受到创新药物带来的短期和长期获益,又不用背负太大的经济压力,从而更好保障长期治疗需求?张卓莉认为,考虑到临床上对于此类创新药物确实有需求,这样的新靶点药物在国内又尚属首个,作为临床医生,还是强烈呼吁能把此类创新药加入到国家医保目录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帮助更多患者有机会延缓甚至避免脊柱强直的发生。不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这都很重要。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