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到拉萨 开启新生活

时间:2020-03-23 10:30      

  去年12月,39岁的久美江村从1300多公里外的西藏贡觉县雄松乡巴洛村搬到了拉萨市达孜区的幸福新村,搬进新家后,石磨、米舂,很多旧物件都用不上了。

  幸福新村共有137户842人,都是从贡觉县雄松、木协等5个乡镇搬迁过来的。从2016年开始,西藏启动易地扶贫搬迁,涉及26.6万人,其中的重头戏就是位于昌都东部贡觉县金沙江沿岸一带的“三岩”片区。

  “三岩”片区年均气温低,降水量又大,30度的坡耕地低产田占了可耕地的绝大部分。由于山势险峻,道路不畅,农牧民群众大都住在人畜混居的碉楼上,供水供电都成问题,是西藏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坚中之坚”。

  久美江村带着记者参观他的新家。一楼是布置一新的藏式客厅,桌上摆放着各色年货和饮料,旁边的储藏间里堆满大米、糌粑和煮熟的牦牛肉,二楼是一家人的卧房,三楼卧房带阳台。

  “按照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我家的藏式院子共225平方米,液晶电视、冰柜、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水电气网畅通,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久美江村说,当地按每家人口数量提供了十几种户型,还带简单装修,稍作收拾就可以拎包入住。

  回忆起在巴洛村的日子,久美江村不胜感慨。“一楼是牛棚,一家人住的二楼阴冷潮湿,靠烧火取暖。夏天雨水多,冬天温度低,一年四季都没脱过羽绒服。”居住环境差,致富就更难了,他家9口人收入来源主要靠种青稞和放牧,“家里的4亩地主要种青稞和荞麦,加上放牧的30多头牛,刚刚够吃饭。”

  达孜区人社局在搬迁之前就做了就业安置调研,结合群众意见,积极对接用工单位和企业,为137户居民按照“一户一岗”标准,落实了139个环卫、保安、驾驶、餐饮服务等岗位,每个岗位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

  “达孜工业园现有60多个实体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从去年12月开始,我们安排37名居民参加了厨师培训,102名居民参加保安培训。”幸福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次仁边巴说。

  除了定向就业培训,还能享受到定期分红。次仁边巴告诉记者,分红主要来源有3个:村口沿街商铺的租金收入、阳光蔬菜大棚的盈利和工业园区对口企业的产业分红。

  “商铺已经被拉萨一家食品企业长期租下,每年租金收入大约70万元,未来还能再涨;计划建设的37栋蔬菜阳光大棚,部分已经产生效益,每天向拉萨供应1.2万斤蔬菜;对口企业除了产业分红,还能解决2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次仁边巴说,今年2月,每人1000元的首次现金分红已经打入每户“一卡通”里。

  久美江村以前担任过巴洛村党支部书记,现在选入幸福新村两委班子,家里两个男孩子都参加了保安培训,最让他牵挂的是12岁的女儿阿娜。马上要上初中了,久美江村担心她跟不上拉萨当地学校的进度。次仁边巴说,达孜区教育局为幸福新村139名学生设立了“寒假补课小课堂”,让孩子们尽快适应环境,缩小差距。“因为疫情补课要暂停一段时间,我们的随迁干部中有一位就是教师,督促孩子们在家里按要求补课、自习。”久美江村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3日 13 版)

(责编:岳弘彬)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