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超(左)和村民丁志全查看小龙虾生长情况。
时 岩摄(人民视觉)
晋美介绍吞达村生产的品牌藏香。
本报记者 袁 泉摄
冯克超(右)和贫困户梅友芝一起摘除草莓的老叶、病叶。
资料图片
谢良勇(左)、谢勇在采摘羊肚菌。
资料图片
浙江省磐安县方前镇乡村田野风光。
孙新尖摄(人民视觉)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脱贫,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担当精神和治理能力。近日,我们采访了几位脱贫攻坚一线的青年干部和年轻致富带头人,请他们讲述降低疫情影响、带领村民脱贫的故事。
他们中有人瞄准企业痛点做功课,有人为解决外出务工难奔走协调,有人不遗余力推广特色产业模式,有人为畅通农产品供销渠道费尽心力……他们扎根在脱贫一线,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松劲、不懈怠,确保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 者
村干部找树苗、育虾苗不停歇——
“办法总比困难多”
本报记者 马跃峰
年前,朱启芝忙活了多日,平整土地,订购树苗,准备开春栽油茶。等到2月底,湖北黄冈树苗基地终于传来消息:树苗备好,疫情紧急,送不出去。她顿时急了:“这消息倒不意外,可树苗买不来,计划全得泡汤!”
着急的不仅是朱启芝,还有河南信阳市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花村30多户村民。原来,固始县鼓励种油茶,让村民尝到了甜头。2018年底,朱启芝因此脱贫。去年,村里新建一座油茶加工厂,收购油籽,助力增收。
“我买了5000棵树苗,准备扩大规模。谁想到能有疫情?”种植大户李杰帮村民统一订购树苗,急得直搓手,连忙拨打驻村第一书记王俊超的电话。
“种树晚一年,人多穷一年。更何况,预定树苗的群众里,还有10户贫困户,一点不敢怠慢。”85后干部王俊超和村支书叶飞轮番与供货商联系,见对方实在没办法,便迅速转变渠道,联系上江西一家育苗基地。
树苗有了,运输还是问题。王俊超决定“两手准备”:一边在网上发布运输信息,寻找由江西返信阳的货车;一边联系司机、车辆,做好全面消毒,办理运输手续。
返回货车不好找,村民出车没经验。王俊超愁得睡不着,到出车时,转机出现。供货商来电,说有一辆空返货车,可以顺路捎带。“货车敲定,激动地差点跳起来。”王俊超说。
2月27日,2.5万棵树苗运到,价格不涨,服务不减。朱启芝、李杰直挑大拇指。植树节前,200多亩油茶树全部栽完。4年后,红花村种植户每年有望多收入300万元。“只要心里有群众,办法总比困难多。”王俊超说。
村里复工复产,不仅农资运输难,缺资金、少技术也是难题。
村民丁志全靠外出打工,2017年底脱贫。在王俊超的帮助下,去年他申请到10万元贷款,建成一个封闭虾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可从海南订购的虾苗一时无法到货。
王俊超走访时出主意:买不到对虾苗,可以自己繁育,在虾池里养小龙虾。老丁眼前一亮,很快又是沮丧,“没这样干过,赔了咋办?”
王俊超没接话,直接联系了信阳农林学院专家想办法。专家通过网络连线远程指导丁志全,购置增氧机,每天监测水的pH值……经过十多天的努力,成功繁育出第一批小龙虾苗。
“虾苗在封闭虾池,比在池塘长得快,预计4月底上市,至少能收1000多斤,卖25000元。”丁志全笑得合不拢嘴,“别看王书记年轻,有魄力、有办法。”
疫情期间,王俊超和村干部严防死守,构建起牢固的防控网。疫情转好,不少公司复工复产,村民怎么才能顺利返岗?这些天,王俊超和村干部一共开具了900多份外出务工证明,组织村民包车到苏州务工,解决近1000户农民的就业难题。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王俊超坚定地说。
“第一书记”瞄准企业痛点做工作——
让“金饭碗”端得更稳
本报记者 袁 泉
晋美是个90后,话不多。2012年,大学毕业的晋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现担任拉萨市尼木县吞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吞达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磨藏香的发源地,有着近1400年的历史。吞巴河沿岸分布着282座水磨,藏香产业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也是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晋美瞄准了传统产业升级,带领村民成立净土藏香、劳务输出、旅游体验等6家公司,带动37户贫困户就业,年均增收6000多元,每年还为贫困户分红8万多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吞达村的藏香一下子“火”了。
“3个村办藏香公司(合作社),126户村民从事藏香生产,除了每天160元的劳务收入,年末还有面向贫困群众的分红。”这段时间,晋美最关心的就是香厂的复工生产和物流运输。他和几个合作社负责人商量后,决定采取“集中化片区、整合变零散”的方式,让员工轮流上岗,提倡合作社社员家庭作业、零散复工。126名制香员工就近就便,统筹各个工序,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安排生产,“村里指派3名干部分头联系3家藏香合作社,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每天进行员工体温检测、对生产环境消毒等工作。”
有产量,有需求,主要瓶颈在物流。“有的经销商急着要货,从拉萨自己开车来村里拉货,有的因为暂时断货急得在电话里直哭。”罗布仁青古藏香公司负责人加措说,公司每年能生产价值60多万元的藏香,关键是怎么运出去。
晋美总结出近期经营中的三个痛点:“公司生产的藏香量大,都有固定的客户,必须保证物流通畅;村民各家小作坊或是在拉萨有门店,或者是替固定客户代加工,送货比较分散;公司和村民采购药材既要货真价实,也要保持一定量的库存。”
说干就干。合作社和生产大户把藏香装箱后写好地址,晋美指派专人每三天联系邮局物流统一取货发货,保障发往自治区以外的货品时效。各家零散生产的藏香,晋美开一辆小皮卡,定时收货后运到拉萨,再分送各个门店,回来时把村民们需要的药材按订单采购好带回。
“来往运输全部免费,除了我还有一名村干部随行。公司、村民和拉萨的销售点都通过网上支付结算,送货、记账都有监督,心明眼亮。”晋美说,疫情之前办起来的村药材采购中心也发挥了作用,每年集中采购3到4次,库存的原料能满足全村2个月的使用量。
“吞达村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但村民们在市场营销、产品包装、品牌推广上与内地企业还有不小的差距。”前几天,晋美自费报名参加今年的中国—尼泊尔经贸博览会,希望把尼木藏香推向国际,“现在就盼望着疫情早日结束,能让村里的藏香迎来新发展,让老百姓的‘金饭碗’端得更稳。”晋美说。
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找工、卖菜不含糊——
“村民的事就是自家事”
本报记者 游 仪
周应芝坐在家中,望着躺在床上的老伴,止不住叹气。
今年60岁的周应芝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马头镇胡楼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腿脚不便无法劳作,家中全靠她一个人操持,在隔壁高皇村大棚里干活贴补家用。疫情期间,村庄严控村民进出,这让等着外出务工的周应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周姨在吗?”2月14日,隔老远就听见冯克超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我来看看你们,顺便带点消毒液,一会儿给家里消消毒。”作为村里的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今年是冯克超驻村的第三个年头。疫情来袭,这位35岁的年轻干部,大年初五就从合肥赶到村里,一直坚守岗位。
“小冯,你来得正好,我向你打听个事。”看到踏入家门的冯克超,周应芝赶忙起身迎上前去。
“您是想出去干活儿吧。”不等她发问,冯克超一语道破周应芝的心思。紧接着,他拿出早准备好的宣传页递了过去:“我正琢磨呢。这是咱村赵兵的农业合作社基本情况,正缺人手。”
“工钱咋算?”周应芝有些心动。
“70元一天,不比高皇村低。”冯克超笑道,“这也离家近,走几步就能上工,不耽误照顾家里。”
“好,那我去!”得到准信的周应芝,一口答应。
原来,正值春耕,赵兵农业合作社的菜等着收割,又有西瓜秧苗急着下地。但受疫情影响,没人干活成了难题。得知消息后的冯克超,萌生出找贫困户在这务工的想法。“我每天都在村子里宣传防疫知识、入户排查,知道这段时间有些村民没活干,贫困户日子更是艰难。”冯克超说,一边是合作社缺人,一边是村民找活干,两边一拍即合。经过冯克超的努力,这家农业合作社共招募工人15名,其中贫困户3人,已于2月17日正式复工。复工期间,冯克超每天都会到场,发放口罩和消毒酒精,督促赵兵做好体温监测工作,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
看着一茬茬蔬菜被收割、择净、分装,最后运到超市售卖,赵兵再次感叹:“这多亏了小冯!”
作为村里的种植大户,赵兵有8个大棚的菜。春节本是上市旺季,谁成想,特殊时期农贸市场关门,他的菜一时没了销路。眼瞅着地里的上海青、乌菜和青蒜就要过季,赵兵一筹莫展。
冯克超主动上了门。“赵叔,去棚里摘一筐蔬菜,咱去超市碰碰运气。”1月30日,冯克超带着赵兵到了市区的绿篮子超市。见到样品,超市负责人十分满意,当即下了订单,并承诺不仅在防疫时期,疫情结束后也会和赵兵保持供货关系。赵兵原本愁销的蔬菜,在冯克超的帮助下,已售出7000多斤。
这阵子,冯克超经常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做好村里的防疫、扶贫工作外,还兼职干起了义务宣传员、采购员:没有移动广播,他就带着喇叭开着车在村里巡逻;贫困户买不到药,他就去城里帮着代购。这不,前些日子地里农资跟不上,他又驱车到外地采购了种子和秧苗回来。“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村民的事就是自家事。”冯克超笑着说。
弟兄俩立志打场翻身仗——
“兄弟齐心,黄土成金”
本报记者 汪志球 程 焕
解放鞋和裤腿上黄泥斑斑,外套袖口也磨起了皮……初见谢良勇、谢勇兄弟,他们正在大棚里给老乡们讲授羊肚菌种植技术,看上去像极了经验丰富的老农。
别看哥俩都是90后,在贵州正安县市坪乡龙坪村,他们可是家喻户晓的致富能手。头茬羊肚菌从2月初开始采摘,短短一个多月,零售额就超过10万元。
眼下受疫情影响,销售市场不大景气,兄弟俩还组织乡亲们采摘羊肚菌,不怕烂在家里吗?“零售点卖一部分鲜菇,剩下的全部烘干,干货耐存也更卖得起价。”小伙子们早就盘算好了出路,通过在线对接平台,已经和商家签了销售订单,产品不愁卖不出去。
能把羊肚菌种到这个份上,这两兄弟可不是靠运气,当初也曾碰过壁。
老大谢良勇今年30岁,中学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在外闯荡10年,谢良勇发现家乡的土地藏着机遇。老二谢勇比哥哥小两岁,长期在四川从事装修工作,“从小就爱干农活,我挺愿意拼一把。”兄弟俩很快达成共识,决定留在村里发展。
一天,谢良勇无意间看到介绍羊肚菌种植的电视节目,想起自己在村里见过这种菌类。顺着节目里提到的地名,谢良勇跑到四川考察,并请专家到龙坪村鉴定环境。得到认可后,弟兄俩花了3个月在一家种植基地学习,参与育苗、移栽、管护等生产环节。
2017年下半年,弟兄俩正式种植羊肚菌。第二年开春,一场“倒春寒”不期而至,弟兄俩总结经验教训,当年下半年严格按照种植流程组织生产,这一次赚到10多万元。
去年,羊肚菌种植在市坪乡全面铺开,承诺给每个吸纳贫困户就业的种植大棚补贴2000元。弟兄俩通过银行贷款和村民入股的形式,筹集到120万元资金,依托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60亩。
生产效益不仅与自己的收入挂钩,更关系到老乡们增收致富。“基地股权一半是村民的,又有25户贫困户长期务工,这可不敢掉以轻心。”
村里计划今年将羊肚菌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但不少人担心自己种不来。因此,哥俩又当起了产业导师。“无保留传授经验,劳务费每小时10元,最多时一天有70人过来干活。” 谢良勇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返工潮比往年晚了些,趁大伙儿都在家里,弟兄俩便邀请村民们到基地务工,既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又为村里产业发展作技术推广,“兄弟齐心,黄土成金,今年我们一定能打场漂亮的翻身仗!”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2日 05 版)
(责编:马昌、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