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最后一天,下午3点钟,武汉市洪山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打来的电话,给癌症患者李齐云带来了希望。电话那头传来消息:人民医院和同济医院现在可以陆续接诊了。
62岁的李齐云两年前被诊断为乳腺癌,癌细胞扩散到了小脑,原定今年春节后在武汉入院准备手术,因疫情手术被推迟了。此前家人多方联络,均未能找到有条件做手术的医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医疗资源向发热门诊、呼吸感染科室聚集,加上防控院内感染和交通管制等因素,非新冠肺炎患者就诊陷入困难:慢性病患者的复诊取药、癌症患者的放化疗与手术、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经过艰苦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医疗资源的挤压得以缓解后,更多“李齐云”有望盼来好消息。
断药危机的解除
“这药一天都不能断。”谢澄患有色素膜-脑膜炎综合症,2月中旬一度在湖北黄冈曾陷入断药危机。“复发时眼睛会出现飞蚊、闪光,眼底黄斑病变等症状,还会有失明的风险。”
谢澄的病情在同病患者中属于较重的一类,且一直反复,目前每天需要吃5颗激素类药物和4颗免疫类药物。6年来,她未曾间断过服药。
1月19日,谢澄从工作地广东回到黄冈老家过年。“身体一直不好,所以我比较谨慎,带了一个月左右的药量。”可一切来得突然。1月23日,武汉宣布离汉通道关闭。紧接着,包括黄冈在内的湖北省内其他城市陆续实行暂停市域范围内公共交通等举措。
焦虑感一下子涌上来,“我的药是比较少见的处方药,很难买。”市内交通管制,谢澄无法外出找药店寻药。在药量还剩十几天时,谢澄联系上以前常去的药店,希望能帮忙从广东寄药,药店经理表示快递已经无法寄出。
2月17日,手上的药量只够维持4天。“已经隐隐有复发的症状。”眼看着药越吃越少,谢澄急了,开始通过微博求助。
各方的暖意通过网络涌向谢澄。求助信息发布后,转发量迅速超过了两千。第二天,潜江、合肥和重庆的三家网上药店联系上她,表示店内有药,可以通过邮政寄送。当地药监部门也打来了电话,告诉她黄冈市内几家药店有货,可以帮忙联系同城送货。
癌症患者的求救
李齐云两年前被诊断为乳腺癌,当初化疗效果较为理想,没想到如今癌细胞扩散到了小脑。1月22日,在武汉中部战区总医院做完检查,医生将开颅手术定在年后,将通过术中病理情况确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疫情突然按下了手术的暂停键。原计划2月1日入院的当天,李齐云的女儿被告知,中部战区总医院成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手术时间待定。
李齐云病情不断恶化,“年前还能正常走路,后来只能卧床。”2月18日,李齐云在家晕倒,女儿再次联系中部战区总医院,得知该院神经外科一位患者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科室医护人员被隔离,无法入院。
随后,李齐云家人联系到湖北省肿瘤医院,2月21日,按照医院要求进行胸部CT检查,确诊未感染新冠肺炎后,24日进行了脑部检查。诊断意见显示“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医生表示,必须马上进行开颅手术,将小脑里的肿瘤取出,否则危及生命。“但省肿瘤医院说肿瘤在小脑功能区,位置很小,难以操作,他们做不了这样的开颅手术。”李齐云的女婿告诉记者。
为了让李齐云尽快进行手术,家人打电话向洪山区政府和武汉市卫健委寻求帮助,两方都向其提供了一份《武汉市非新冠肺炎特殊患者医疗救治医院名单》。据武汉市卫健委官网,该名单于2月18日向社会公布,涉及了急性心脑血管、外伤等危重症,血液透析,孕产妇、儿童救治,恶性肿瘤及慢性疾病等。其中,恶性肿瘤(含恶性血液病)及慢性疾病的救治医院包括湖北省肿瘤医院、同济医院本部、协和医院本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本部等八所医院。
23日,李齐云的家人告诉记者,已经对照名单联系了所有进行恶性肿瘤救治的医院,得到的回复,基本上是没有床位、目前没有能做相应手术的医生、缺乏开颅手术的条件……29日下午,李齐云的家人在电话中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武汉市洪山区防疫指挥部打来电话,说人民医院和同济医院现在可以陆续接诊了,“老人听到这个消息,感觉比较有希望,精神也好了很多。”
医院的难处
患者着急住不上院,医院同样面临种种困难。人民网记者致电李齐云家人提及名单里的三家医院了解详情,电话那头的声音焦急、匆忙、疲累。
同济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该院三个院区中两个被划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另一个院区目前只开了一间手术室,用来提供孕妇生产或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急诊手术,“病情特别危重,不手术马上就会危及生命的,勉强还能接收。”对于李齐云这种癌症转移的手术,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不属于急诊手术,是专科手术,而且是神经外科和肿瘤科医生一起来才能做的手术”。对方表示,医院目前真的非常困难,不具备做这种手术的条件。
湖北省肿瘤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院能做比较简单的开颅手术,“如果部位很深,影响功能了,或者需要大量输血,现在肯定不具备(条件)。”武汉市普仁医院肿瘤内科一位医生表示,该院的门诊目前只能看病,做手术较困难,“外科医生都上前线了,肿瘤内科做不了手术,只能做一些放化疗。”
李齐云的经历并非个例,不少湖北以外地区的网友也在网上渠道反映就诊困难。为指导各地加强疫情期间的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2月17日,国家卫健委下发通知,要求湖北省和武汉市要毫不放松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重点保障肾功能衰竭、肿瘤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患者的医疗需求,保障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必须的急诊服务。
对于湖北省以外地区,国家卫健委强调,要紧密结合疫情发展形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不得搞一刀切,不能采取停诊的方式、将日常医疗服务一关了之。
“如果病人是急诊,肯定要救命。”北京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一位主任医生对记者说,他所在的科室目前可以做急诊手术,但平诊手术难以开展。
他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医院人流量太大,带来交叉感染的几率也高。“非常时期,为了保障所有患者的安全,(医院)确实没办法承受很大的人流量,这需要大家理解。”
《半月谈》评论指出,对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也是医院不能放松的使命。文章同时指出,这次疫情对日常医疗服务的冲击是难以避免的。不少医院都抽调了医护人员前往湖北驰援,加之一些医院为了防止就诊患者之间产生交叉感染,部分科室和门诊被关闭也是形势所迫。
各方的努力
2月3日和6日,国家卫健委接连两次发文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作用,并在第二次通知中就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如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复诊、心理疏导等。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全国191家公立医疗机构及近100家企业互联网医院在此次抵御疫情中发挥积极作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提供免费在线义诊,包括居家防护、导诊建议、心理咨询等服务,缓解线下医院压力。
记者搜索发现,包括天津、湖南、山东等全国多地医疗机构上线了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线上咨询、复诊开药、药品配送等服务。同时,针对慢性病患者,不少医疗机构提供延长至三个月的长处方。
为助力一线疫情救援,缓解医务人员的超负荷工作,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联合安想智慧医疗推出免费“云会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让全国各地医院都能通过平台开放的通道“链接”起来,把后方优质的医疗资源“空投”到前线,通过院内会诊、院内培训、院间会诊、远程诊疗,实现医生间的实时互动和医疗资源的高效协同。
“有的医生一天接300多通电话、平均在线同时服务15个病人……”叮当快药提供的一组数据,反映了疫情期间在线咨询患者人数的激增。该平台启动“慢病无忧保障计划”,患者可在线获得免费问诊、续方、核心城市药品当日达等服务。“用户最为关心的是感冒和发烧的用药问题。在线医生除了指导用户正确辨别普通感冒和流感,还提倡用户减少恐慌性购买、避免过度用药,把有限的药品留给更需要的人。”
为癌症患者家属提供培训服务的“木棉花计划”则为癌症患者开发“中国权威肿瘤科医院接诊讯息实时播报平台”,患者可了解到相关肿瘤科医院的实时情况,避免盲目奔波,降低前往医院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可以看到,政府、医院、媒体、企业等各方力量正在为解决非新冠肺炎患者就医难共同发力。
(文中谢澄、李齐云为化名)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rmzj@people.cn
相关报道
战“疫”直击①:保障菜篮子 如何通畅禽肉禽蛋产销?
战“疫”直击②:春耕备耕,如何确保农资到位?
(责编:席莉莉、赵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