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的手机视频中,一个婴儿躺在保温箱中,脸蛋红润,小手蜷缩,用力吮吸着奶瓶。
武汉人陈霞从来没有想过,第一次注视自己的孩子,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在分娩两天后,这一场隔着屏幕的“团圆”让年轻的母亲泪流满面。
同样是这一天的早上,浙江杭州仅仅怀孕35周的新冠肺炎确诊孕妇李平闯关成功,婴儿在医护人员的齐力守护下呱呱坠地。婴儿被其父亲起名“小汤圆”。
“小汤圆”在出生的当天,收到一封信。信中写到:“你让我们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一定会有回报,你用生的希望给了我们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念!”落款: 浙大一院全体抗“疫”工作人员。
2月6日,陈霞女儿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出生 / 院方供图
迎接新生
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此时的陈霞应该和家人正满心欢喜地等待宝宝的降临。然而这一切,都被猝不及防地打乱了。
1月30日,陈霞因身体不适到社区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她的双肺感染,肺部多发磨玻璃样改变。2月5日,38+3孕周的陈霞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发热门诊突然发烧38.5度、畏寒、乏力,心率高达130次每分钟,血氧饱和度仅90%。
情况危急,当日深夜11点,陈霞被紧急从发热门诊送往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她已经38周多,胎儿在宫内越来越大,挤压胸腔,叠加感染肺炎,呼吸困难,极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必须立马手术。”接诊的产科医生乌剑利当机立断。
剖宫产对于同济医院产科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手术了。然而,这一次却不同。陈霞病情严重,并且有很强的传染性。这些会对手术造成多大的风险?医护人员怎么避免感染?
凌晨,乌剑利迅速联系了麻醉科、新生儿科、感染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同事告知情况。这是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被指定为武汉市新冠肺炎孕产妇定点医院后,迎来的第一台剖宫产手术。
生命在与时间赛跑。做好严密的三级防护后,所有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不到10分钟,胎儿成功娩出。早已在旁准备好的新生儿科医生容志惠迅速将婴儿送往同济医院主院区新生儿科隔离观察。
“小汤圆”的出生同样惊心动魄。
李平1月26日转入浙大一院时,医生发现,她不仅由于肺炎缺氧直接影响胎儿,而且疤痕子宫,子宫壁较薄,随时有需要进行剖宫产的可能。
从医学角度来说,正常女性的妊娠周期是40周,一般怀孕满37周胎儿才算足月。李平当时仅怀孕35周,提前出生的孩子将会是风险很大的早产儿。
2月8日清晨,胎儿突发宫内窘迫,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战斗:开启负压手术室、准备防护用品、准备手术器械、开启婴儿床电源、准备相关药物……
“这个孕妇过来后,我们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今天通知后,我们主要就是把准备好的东西全部拿到手术室里,并再进行一些补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手术室护士长王莺说。
早上8点15分,2位产科医生、3位麻醉科医生、3位手术室护士、1位助产师、1位儿科医生全部到位,同时还有多位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外进行辅助工作。
10点20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小汤圆”提前来到这个世界。10点40分,在进行初步的护理后,“小汤圆”被小心地放进了负压救护车上的转运暖箱,转往浙江大学儿童医院滨江院区。上午11点,“小汤圆”被顺利转送到浙大儿院隔离病房。从产房到隔离病房,只用了短短40分钟。
2月8日,“小汤圆”在暖箱中被转送到浙江大学儿童医院 / 院方供图
接力守护
“宝宝来检查了。”同济医院主院区新生儿科主任陈玲轻声唤道。
根据规定,确诊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孕妇,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按新冠病毒感染隔离观察14天。在同济医院主院区新生儿科隔离观察病房,3个孩子正处于隔离观察期。
如果说,顺利分娩只是这场生命守护的开始,那么接下去的14个昼夜,将是更大的考验。
“反应挺好的,肌张力也挺好,小肚子也软软的,今天大便已经排了吧,皮肤颜色也是蛮红润的,稍微有一点点黄,不要紧。”陈玲用手轻轻按压新生儿的腹部,仔细观察各项体征情况。
2月8日,同济医院主院区医护人员喂养隔离中的新生儿 / 院方供图
就目前来看,陈霞女儿的情况非常好,经过核酸检测,结果均显示阴性。在视频中,陈霞清晰地看到女儿很健康,腿脚很有力。
“小汤圆”也被医护人员在在隔离病房精心护理着。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对“小汤圆”的咽拭子、血液、粪便、尿液、淋巴细胞共做了七次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合浙大一院对孩子母亲脐血、羊水、胎盘标本检测呈阴性结果,目前“小汤圆”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浙大儿院呼吸科主任陈志敏认为,虽然目前检查结果都是阴性,宝宝也没有任何症状。但从临床的角度来说,还是需要继续观察,宝宝出生14天后仍没发病,才能正式排除感染的可能。”
“由于妊娠期免疫系统及肺功能的改变,孕妇比他人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孕妇患病后通常病情更重,进展更快,尤其是在孕中晚期。”陈玲认为,确诊或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孕妇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按新冠病毒感染隔离观察、诊治,并予以核酸检测,暂不予母乳喂养。
在此前2月5日,同济医院诊断了首例新生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孩子的母亲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孕40周时,通过剖宫产娩出胎儿。新生儿出生体重3.25公斤,评分8~9分,呼吸平稳,未用氧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正常。然而,咽拭子核酸检测是阳性,这个新生儿成为世界最小年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随后被转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儿定点救治医院武汉儿童医院。
“这提示我们要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能存在一种新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主任医师曾凌空说。
曾凌空介绍,他所在病区接收的新生患儿,母亲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但婴儿绝大多数核酸检测显示为阴性(即未感染)。然而现有资料显示新生儿并不能豁免感染,应提示怀孕妈妈避免接触感染病人,感染母亲则需要监测新生儿感染可能。
援鄂国家医疗队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特别提到,这一例是在出生后36小时儿科医生做的检查。剖腹产手术后,因为新生儿母亲是确诊患者,把新生儿转到儿科,儿科医生在新生儿没有什么症状的情况下做了咽拭子检查,结果阳性。但是距离分娩已经36小时,新生儿有了其他的接触。这一例在分娩时已经做了胎盘和脐血检查,检查结果目前是阴性的,不能说是有母婴垂直传播。乔杰表示,因为病例数比较少,是否存在母婴垂直传播,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共克时艰
2月1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感染性疾病科9病区,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经过17天的对症治疗后,32岁的新冠肺炎孕妇程潇终于顺利出院,回家隔离休养。目前,她腹中30周大的胎儿发育正常。
镜头前,程潇双手做出胜利的“V”字手势,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对于新冠肺炎的孕妇的医治,最棘手的问题是用药。药物会对母体和胎儿会产生影响,如何取舍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此前是没有任何经验的。
疫情之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前来支援的新疆医疗队成员多次联合会诊后,决定在控制病情的前提下,对程潇持续给予抗病毒、抗细菌、小剂量激素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她呼吸系统症状,每天进行胎心监护,随时监测胎儿状况。
“对患病孕妇的心理疏导也十分重要,我们在治疗的同时,也在对她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帮助她缓解焦虑信息,树立起信心。”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产科主任魏敏说。
经过省内外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程潇的咳嗽、咽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氧饱和度恢复到 100%,病情一天天好转。11日,在两次核酸检测确认为阴性并复查胸部CT确认后,程潇成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例出院的新冠肺炎孕妇。她将继续回家隔离休养,并按照医嘱定时产检,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让人欣慰的消息一直在不断传来。
2月4日,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收治的首例孕妇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2月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一名怀孕5周的孕妇治愈新冠肺炎后出院。
这个阴霾的冬日,也因为一个个崭新生命的降临,带来了一抹抹希望的曙光。
1月30日,哈尔滨1名新冠肺炎孕妇顺利剖宫产下女婴,母女平安。1月31日,浙江乐清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一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孕妇顺利产下二胎。2月7日,在江苏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观察的疑似新冠肺炎待产妇顺利剖宫产下一名重达3.45千克的女婴。2月10日晚,陕西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患者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剖宫产分娩出一女婴,婴儿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显示阴性。
常州留观产妇在负压手术室顺利诞下健康女婴 史伟 夏晨希/人民图片
对新生的守护,容不得丝毫的懈怠。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妇女处副处长王亮表示,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定一些具备产科、新生儿科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为孕产妇提供疾病诊治和安全助产的服务。
2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为疑似和确诊孕产妇提供疾病救治和安全助产服务,确保母婴安全。2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再次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疾病救治与安全助产工作的通知》。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不断攀升的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让生命消逝的现实与恐慌始终盘桓在每个人的心头。患病的恐惧与新生的希望糅在一起,就这样降临在这群特殊的孕妇身上。而最终翻越山丘,盼来春暖花开的她们,不啻于感受到了两次新的生命。
下了手术台的乌剑利说:“最近,武汉很是寂静、空旷,婴儿的啼哭在这个时候是最美好的声音,相信武汉一定能回到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繁华光景。”
浙大一院在给“小汤圆”的信最后写到,“这世间总有一些美好值得去守护,我们会尽一切力量治好你的妈妈,会尽全力让每个家庭都能早日团聚。”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愿所有的新生都充满力量,愿所有的守护都指向团圆。
(为保护隐私,文中陈霞、李平、程潇均为化名)
(责编:申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