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如何更好地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所长吴霓。
记者: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居住地入学的整体情况如何?
吴霓:近年来,教育部门按照国务院“两为主、两纳入”政策要求,积极推动各地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简称“随迁子女”)入学,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2015年提出,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此外还积极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为83.5%,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校率98.9%。其中,26%的3—5岁随迁儿童、82.2%的小学阶段随迁子女和84.1%的初中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园、公办学校就读。总体看,基本实现了以公办学校接纳为主,但还有一些随迁子女在民办学校就读。
记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有哪些表现?是何种原因导致的?
吴霓:上学难主要有两类问题。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位不足的背景下,随迁子女在与本地户籍儿童的学位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导致一部分人入学难。二是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升学的愿望与现实政策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比如,有的城市对于随迁子女的升学考试仅仅放开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开放高中。有的城市则对随迁子女报考高中进行一定限制,部分普通高中不对随迁子女放开。在这种情况下,还有部分地区近年来出台了较之以前更加苛刻的报考职业学校方案,进一步加剧了当地随迁子女的升学矛盾。
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的背后,是城镇化进程中体制机制改革的阵痛体现,具体而言,就是流入地学位资源短缺的现实。特别是有的长期人口净流入城市存在人口倒挂的情况即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居民数量,政策要求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公共服务覆盖的范畴,这对当地政府造成的压力很大,他们对随迁子女只能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和承载能力,设置相关准入条件进行就学安排,这样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会成为被“挤出”的群体。
记者:针对随迁子女升学中面临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吴霓:一是同步开放满足随迁子女就读需要的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发城市职业教育资源,打造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立交桥,增强职业教育对随迁子女家庭的吸引力,为随迁子女继续学习开辟新的通道。
二是对高考录取指标进行合理调整,分步推进随迁子女高考报考方式与招录方式改革。在我国现有的高考分省录取体制下,高校招生指标是分配到各省份的,在优质高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流入人口较多的省份考生利益造成影响。未来,应以当地当年毕业生的数量为依据来分配招生指标,而非以户籍人口来计算。
三是向民办机构购买服务解决公共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目前,一些农村常住人口流动到城市之后,农村学校因生源不足而不断拆并减少。而流入到城市的随迁子女,由于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跟不上人口的迁移变化,使得公办学校在接纳随迁子女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所有需要的情况下,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四是适应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要求,在户籍制度、财政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消除城市特权、地域特权、群体特权等导致的不公平现象,让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也能普惠随迁人员子女。
总之,要使得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顺利接受义务教育、升学考试问题得到解决,并实现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合和教育融合。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7日 19 版)
(责编: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