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给我看看,今天你走了多少步?”
“哈哈,我又登顶微信运动封面了!”
微信运动比脚力,是当下一种时尚的社交方式,每天争抢封面不亦乐乎。步数多了,在线捐出去,腾讯基金会将根据捐赠步数匹配捐款一定金额,借此,用户一举两得:获得竞技的乐趣,更收获献爱心的公益之善。这是自从2015年9月腾讯推出的一款名为“微信捐步”的产品,一款公益游戏产品微创新的代表,小小的增量改革,换来大大的社会效益。业内类似的产品设计还有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微博的”熊猫守护者”等。这背后都体现了同一条主线:互联网平台方良心出品的科技应用,吸引数以亿计的海量用户热情参与,日行一善、日拱一卒、日积月累后,终成大爱、大善,幻化成荒漠中的绿洲、熊猫国宝爱吃的青竹以及各种无远弗届的公益基金的精准滴灌。一言以蔽之:借力匠心产品,科技向善扎实落地。
数字化社会,主流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主张是观察流行趋势与社会转型的重要窗口。毫无疑问,近年来,在互联网界,“科技向善“(Tech for Good ),从理念到实践层面都蔚然成风。可举的例子,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还有腾讯棋牌游戏的健康约定系统、微信的反洗稿机制、腾讯新闻与微信的辟谣工具、苹果手机的屏幕时间管理功能、美团青山计划,等等。实践的开展有赖于理念的革新,理念的流行在于其对最广泛心理与利益需求的洞察。“科技向善”的号召力与即战力来源于其对数字化生存时代脉搏的真切把握:
一来,从“积极自由”层面来说,要实现技术为善,发挥新科技潜力,惠及大多数人生活,解决传统社会、特别是数字化转型中所面临的难题,帮助人类变得更强大、更幸福;
二来,从“消极自由”层面来说,避免技术作恶,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产品及服务之中,引导新科技被善用,而不是滥用,建设更好的数字文明。
凡事讲溯源。“科技向善”作为一种观念苗头可能由来已久,但作为一种正式理念主张,在业界普遍看来,其滥觞于腾讯研究院三年前的倡议。定大调后,要做的就是重复渲染了。正如此,连续三年,腾讯研究院都会在岁末年初举办“科技向善”大会,前两届主题是“过载”与“刷新”,信息过载后需要观念刷新,接下来需要的就是行动了。正如此,2020年新年伊始,以“千里之行”为主题的第三届“科技向善”大会在腾讯北京总部如约而至,从本土到国际,从政产界到学研界,从白皮书到艺术展,从主论坛到分论坛,都有鲜明的问题意识:“科技向善”国内外先进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都有哪些?“科技向善”下一步行动路径在哪?
在大会当天,腾讯主要创始人、原首席技术官张志东分享了四个案例研究:网络棋牌游戏的“健康约定系统”、 美团青山计划、面向儿童的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和Edovo美国监狱平板教育,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尝试用科技和产品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虽然当下成功的科技向善案例不多,也需要经历时间考验,但科技向善是一种产品能力,是一种产品机会,希望科技向善这个‘舞台’,能吸引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士,打造更百花齐放的善用科技的案例,给社会带来更多科技向善的信心。” 张志东说。
更全更细的案例展示则在当天发布由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和腾讯学院院长马永武联合发布《千里之行·科技向善2020白皮书》中可找到。《白皮书》集中呈现了过去一年社会各界在科技向善诸多领域的动态与研究,收录了15位知名学者及企业家围绕科技向善的访谈,11个海内外与科技向善相关的产品案例以及6个亟待研究的学术蓝海方向。
在发布《白皮书》时,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将科技向善比喻为我们为未来数字社会找到的第一条安全带。“安全带是人类运用科技的一个缩影。从少数人觉醒,到行业形成共识,再到穿透大众成为刚需。我们今天讨论科技向善,不是要定义‘善’,而是推动‘向’,是在数字社会进程中探索确保科技不脱轨的具体方法。因此科技向善不是自缚手脚,而驾驶汽车必须榜上的‘安全带’”。司晓说。
奔驰在科技进步的大道上,人类会经历试错、容错、纠错的过程,这其中,也是科学“安全带”与技术“安全阀”日益形成的过程,行至安全地带的关键,在于我们智慧的应用与更长时间跨度的发展规划。
“技术随着时间不断地演进,我们想要让技术向善的时候,实际上像是一个智慧的竞赛。我们需要在技术日益丰满的羽翼之下,不断升级智慧应用与伦理意识,由此,人类应该关注长期的愿景和长期的规划,计长远!”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终身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 Max Tegmark 在大会上通过回溯历史指出,人类不能总是从错误中学习错误。针对技术造成的难题,我们要进行积极的响应,而不是坐以待毙。
作为一种实践的科技向善,下一步怎么走?《白皮书》给出了一种答案: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科技向善的下一步行动将包含两个部分。其一,利用科技的力量,来促进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其二,则是面对那些潜在的风险,要及时寻求共识与解决方案。
“共识”二字,道出真谛:科技向善必然不是单兵作战,而是集体行动。纠偏行业失范、升级内容生态,不是科技公司一家的事儿,还需要包括政府、行业、受众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努力。 这包括,广大用户对产品的互动参与,在互动中与科技公司逐渐达成最优解,走向互促和共创;同时,一部分复杂社会问题,亦需政府机构、NGO 等多元社会主体联动,整合资源、共同搭建解决问题的闭环。
主论坛上,与会嘉宾FOSI(国际家庭在线安全协会)主席 Stephen Balkam 以儿童使用互联网为例,呼吁通过建立责任和问责制度,由政府、企业、法规、老师与家长都能承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在同一天举办的“良法善治——数字社会治理论坛”分论坛上,腾讯研究院秘书长张钦坤在发布的《数字变革与治理创新——2019年全球互联网法律政策观察》报告中指出,要有效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离不开持续探索多元共治的平台治理模式。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技术在数字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更好的“监管规则+平台规则+技术规则”的三重互联网治理模式。
时间倒流回本届“科技向善”大会召开的2个月前,即2019年11月11日,在腾讯公司成立21周年之际,腾讯公布了全新的使命愿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将社会责任融入产品与服务之中,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助力各行各业升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技向善成为腾讯新愿景使命,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人类面对数字社会还是混沌的,还没有到达豁然开朗、完全光明的地步,也不完全知道数字社会该怎么治理,隐私怎么保护,数据产权归谁,所有问题只有探讨和思考,并没有结论。” 结合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现实,腾讯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说认为,我们今天提科技向善,是把它当作是一个路标,而非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普遍、普惠和普世的数字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向善是产品实践,而非姿态立场。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说,在过去,科技向善是愿景,是思想,是理念,这是上半场,是少数人、少数企业的所思;那么,在未来,科技向善是实践,是创新、是产品,是解决方案,这是下半场,理应成为大多数甚至所有人与企业的所为。无论怎样,这场大型社会实验的大幕已经开启,对于踏入数字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唯愿你我,都以“科技向善”作为价值判断与行动准则,共建美好数字社会,共享科技互联新时代。(记者 齐志明)
(责编:杨光宇、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