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友好,就是对城市未来负责

时间:2020-05-25 14:38      

“对儿童友好的城市,必定是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友好的城市。”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信。

从四年前一个很少有人知晓的概念到如今全城的共识和集体行动,在吴以环和同事们的努力推动下,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理念在深圳逐渐深入人心。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城市建设应更适合儿童成长、更好地保护儿童权利。”“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愿意先行先试,成为全国试点,向世界贡献深圳样板、中国方案。”……本次全国两会上,吴以环带来了相关提案,聚焦“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建议将儿童优先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

围绕提案的提出及如何站在儿童角度审视城市发展等问题,日前,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吴以环接受了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在本次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议》。一些人觉得,这似乎就是个“小”提案,那么在您的眼中,这个提案“小”吗?您提出提案的初衷又是什么?

吴以环:拿今年应对疫情说吧,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戴口罩,洗手啊等等。但我们发现成人的口罩有标准,儿童口罩没有标准;一些公共场所的宣传指引也缺乏针对儿童的内容,这说明在我们的城市建设管理中,对儿童的关注和融入还远远不够。

可以这么说,提案是“小”提案,因为它就是城市治理创新的一个“小的切口”,但它绝不是一件小事,因为与儿童有关,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人才战略的大事,建设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生存发展的友好城市意义重大。这也是我提出这个提案的初衷。

记者:您认为,城市化进程中儿童发展主要面临着什么问题呢?

吴以环:这个问题我在提案中也提到了。以深圳为例,相较于内地,空间问题在深圳这样的沿海高密度城市更加凸显。我们成人常常觉得有个滑梯、波波池就是给孩子游戏的空间了,但这些只是一些集约化、标准化、塑料化的设施。城市中能够让儿童接触和认识自然,并从中获得快乐和实践的自然空间还是严重不足,儿童的游戏空间常常是被挤压在钢筋水泥建筑中的。再说理念问题。小到家里的决定,大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事关儿童的问题,我们对儿童意见的倾听是不够的,基本上还是成人主导决策,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城市小主人”——儿童的意见。

记者:“儿童友好型城市”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6年提出的概念,目标是鼓励各国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让城市更加适合儿童成长,更好地保护儿童权利。它提倡“站在儿童角度审视城市发展”,但有人质疑,儿童角度具有可行性吗,会不会与城市发展相冲突,它对城市发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吴以环:过去,我们常常讲发展速度,但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注重速度向质量转型的时期,加入儿童的视角审视城市发展能够让我们的城市发展更加精细化,更加包容有爱,成为一个真正注重人文关怀的城市。儿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对儿童友好也是世界先进城市的一个显著标志。

记者:“儿童友好型城市”从“概念”到全面铺开的“实景”,四年里深圳因此有了什么变化?能不能为我们具体描绘一下“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模样?

吴以环:2016年启动这项工作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理念,搭建政府、企事业、社会组织、媒体、儿童等多元参与的“支持联盟”和“服务联盟”。我们坚持理念先行,提出“一米的高度看城市”;抓好顶层设计,系统搭建了建设框架,在全国率先发布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地方性纲领性文件——《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年)》和《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选取试点,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出台社区、图书馆、学校、医院、出行系统、公园、母婴室7大领域建设指引和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评价体系。到2019年底,全市儿童友好社区、街道、园区试点69个,学校17个,图书馆11个,医院13个;建立各类市级儿童友好基地21个;提前1年完成千园之城目标,各类公园的儿童活动空间和自然教育设施场所得到了提升改造;儿童友好出行纳入全市慢行系统改造中;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连续3年纳入政府民生实事,今年1季度就提前完成了2020年底建成800间的目标任务。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推进各层级各领域建设工作,让支持“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氛围愈加浓厚,让儿童友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全面普及儿童友好建设。

记者:去年,深圳市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项目获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胜奖。那么,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探索与实践道路上深圳具体是怎样做的,有什么经验可供其他城市借鉴?

吴以环: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在全国第一个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委10次将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写入全委会报告及先行示范区意见中,从源头推动这项工作,围绕拓展空间、社会保障、儿童参与3大策略体系,实施儿童安全保障、空间拓展、儿童参与、社会保障、宣传推广、政策研究等6大行动。

比如,结合城市旧改,我们在老城区罗湖区的棚改项目中充分考虑了儿童空间需求和安全连续的步行路径等问题。再比如,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特别关注到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的救助帮扶工作,开展专项排查,做到“一案一策、专班负责、持续跟踪、确保安全”。动员社会力量,汇聚各方资源,开展“心系妇儿 情暖万家——疫路护童”等关爱帮扶行动。

记者:作为分管副市长,您给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打多少分,还有哪里有待提高加强?

吴以环:如果说4年前,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儿童友好型城市”是什么,通过我们的宣传倡导和探索实践,实实在在的建设和实施,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支持和参与,总体我还是满意的。但这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业,下一步,我们还要全面的加快推进,让每个跟儿童生活学习相关的领域实现儿童友好。

记者:对于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您还有什么建议?

吴以环: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只是践行儿童优先的方式之一,我觉得应该将儿童优先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在立法、系统规划等保障下进行分层落实,坚持平等发展原则,构建面向所有儿童家庭的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愿意先行先试,成为全国试点,向世界贡献深圳样板、中国方案。(记者 乔虹)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