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24日电 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做客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聚焦智慧医院发展 共享优质医疗”主题论坛上,魏文斌表示,眼科是以影像为主的学科,因此人工智能在眼科的发展也更早更快,目前AI已在眼科的疾病筛查、诊断策略等方面有了很好的应用。
在眼科的疾病筛查方面,魏文斌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防可控的,而且目前有了干预的方法,只不过每年都需要筛查、监测,并在一定时候进行干预。”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有1.3亿的糖尿病患者,还有大概5000万潜在糖尿病患者。魏文斌介绍说,假如每位患者每年照一次眼底照片,两只眼睛就是两亿多张照片,而我国目前只有近4万名眼科医生,凭人力无法读取如此数额的片子,很难进行有效的筛查管理。
“把AI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上,把没有病变的片子筛选出来,就避免了人工再去看,医生资源也能集中在需要治疗的患者身上。”魏文斌表示,AI产品在筛查方面的应用,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人工智能还能把眼科中相当多的慢病管理结合起来。“比如人到了50岁以上就可能会得黄斑变性,通过眼底照片和其他的眼科影像监测,把人工智能加到慢病的管理判断上,就能提高病人的随诊率,减少无效治疗,也就真正做到了每个人个性化的治疗。”魏文斌说道。
最后,魏文斌在诊断策略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上进行了分享。他谈到,通过智能化提供诊断策略,可以缩小不同地区的医疗技术差距,让基层医生也能获得比较好的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