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2021年陕西省市(县)教育局长高研班上,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萌与大家分享了新城教育工作体会,以下为发言全文。
集团化办学牵引“区管校聘”改革全力推进新城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一、新城教育概况
新城区位于西安市城区东北部,是西安市三个中心城区之一,辖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85万人,常住人口约80万人。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3所,其中中学24所、小学35所、幼儿园69所、职业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2671人。教职工8043人,其中专任教师5955人。教育资源富集,现有省级示范高中3所,省级标准化高中9所,省级示范小学10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5所,国家级重点职校1所,省市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4所,优质教育资源占比达68.4%,教育综合实力居西安市前列。
新城区先后荣获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区、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创新区、社区教育试验区,连续三年荣获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是陕西省“双高双普”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区,西安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单位。区教育局被授予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全区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学位总体供需平衡。2019年,省市教育大会相继召开,凭借建设教育强市的大好东风,我区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主线,全力推进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联动发力,构建起新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12345”新格局,即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区”总目标,推动“办高质量教育、建高质量学校”双发展,构建“为学校赋权增能、让教师流动聘任、对学生贯通培养”三大平台,推行“集团化办学、教师区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绩效增量考核发放”四项改革,实现“教育改革、机制创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共享”五个走在前列,让名校就在孩子家门口,名校长、名师就在孩子身边。2020年12月31日,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会在新城区召开。截至目前,31项创建指标中,巩固提高11项,其余20项已整改达标16项,已完成总任务87%,年底前完成剩余4项攻坚销号,迎接省级教育督导评估。
二、具体做法成效
(一)创新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
为深入实施“名校+”工程,经全面调研总结,提炼实践经验,我区以一长多校和学校联盟两种形式,全域推进集团化办学全覆盖。2020年3月,全区出台《西安市新城区关于深化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以名校命名的教育集团总校,对集团内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实行一长多校,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校组建学校联盟,采取“公办+公办”“公办+民办”“名校+新优质学校”“名校+新建学校”等方式,组建了22个教育集团,中学5个、小学8个、幼儿园9个。持续加大后宰门区域、康乐路区域教育集团的带动输出,引领打造大明宫区域、朝阳门区域新优质学校集群。突出集团总校引领力,统筹实施资源整合和办学结构调整,突破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困境,快速提升薄弱区域的教学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以89中教育集团为例,集团内由89中一长多校的学校有89中分校、40中和92中。2020年初,为提升大明宫区域教育质量,新城区教育局将还建的自弘中学与大华中学合并,136名教师分流到临近的太华路小学、38中等学校,设立89中分校,由省示范89中一长多校,按照“人员聘用、岗位工资、经费包干”办学模式运行,2020年以614分完成300名高中招生指标,一年时间“新校”变“名校”。通过整合优化和资源重构,带动了大明宫区域办学层次升级。40中位于西一路中段,周边住户外迁,89中将其一长多校后,除了在硬件上提升改造外,还将24名教师全部纳入89中教育集团,让教师流动起来,再按照结构性需求分配到集团成员校。随后,40中招生176人,完成了近几年第一次满员招生。2020年,40更名为“89中尚德校区”,92中更名为“89中弘德校区”,设为89中初中的两个年级部,进行集中教学管理。学校重焕活力,教师面貌一新,拉开了城中优质教育资源及89中办学骨架,新增了更多优质学位。汇文中学由西光中学一长多校,设立汇文校区,去年初一年级招生300名,彻底改变了招不到学生的发展困境,学区内学生纷纷回流,成为周边群众公认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励志小学由后宰门小学一长多校,成为后宰门小学励志分校,在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的一体化管理下,先后进行了校园文化提升、硬件改造更换和教师交流培养,设立两个“双拥班”,集团总校安排优秀教师带班任教,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等投身战“疫”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优质学位和教育服务,现在的双拥班“一位难求”。毗邻幸福林带的韩森寨小学拆迁还建后,也由后宰门小学一长多校,成为后宰门小学幸福校区,今年9月开学,提前一年建成投用,变成新城教育“办高质量教育建高质量学校”、服务林带周边群众的又一长崭新“名片”。
新城“名校+”集团化办学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目前,最为直接和高效的一长多校模式,涵盖39所学校,集团内推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多个法人联合管理、集团动态孵化管理”机制。在黄河小学、秦川幼儿园、西光幼儿园等集团总校总园的示范引领下,经过办学质量综合评估,集团成员校长缨路小学、东方幼儿园、黄河幼儿园变成教育集团,带动12所小学幼儿园发展,教育集团从期初的22个增至25个,滚动拓展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立足办好每一所校园,在集团总校牵头下,总投资1.4亿元,先后对29所中小学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家门口的公办好学校越来越多,主动适应了“公民同招”政策,实现了突破发展,加速了优质均衡进程。各教育集团制定办学章程,按照编制自主设岗用人,注重从集团总校输出管理人才,干部梯队从年龄到结构得到系统优化。扩大学校在副校长聘任中的参与权和选择权,先后调整任用校级干部103名;推行区属学校中层干部管理暂行办法,19所学校自主选拔中层干部56名。下放职称评审权,8个中小学教育集团自主评审中初级职称56人,充分保障学校办学的话语权、自主权。“名校+”集团化办学是新城教育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先手棋”,一子落而满盘活。
(二)依托教育集团实施“区管校聘”
长期以来,教师流动少,形成“学校人身份”固化观念,导致校际教师或富余、或不足两级分化。全区义务段外聘教师达500余名,办学成本大。教师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中青年教职工相对较少。我们依托教育集团实施“区管校聘”,做到教师“区管集团聘学校用”,同步加快名师流动,加大教师招聘,力促师资均衡配置,以关键之举增强关键力量。
一是摸底动员,掌握翔实数据。2019年12月起,教育局选派6名校长和2名科长组成“区管校聘”专班,历时近两个月进行逐校座谈,完成科任教师摸底,提早展开区管校聘工作宣传,确保教师知晓率,听取一线声音。全区共有公办初高中学校20所(其中,完全中学11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册教职工1797人,应配教职工1733人,富余64人,外聘教职工193人。全区共有公办小学36所(其中,有5所小学与初中合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册教职工1687人,应配教职工1715人,缺员28人,外聘教职工472人。做到摸清家底,有的放矢,形成调研报告,绘出工作总体思路和任务清单。
二是锁定目标,明确实施路径。召开4次专项座谈会,广泛听取校长和教师代表意见建议,适时完善指导意见和操作细则,数易其稿。2020年3月,经区政府常务会审定,出台《西安市新城区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区管”突出教育局按照职能分工,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公开招聘、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校聘”突出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全区一盘棋“算大账”,以教育集团为实施单位,朝着“优化结构、均衡配置、赋能增效、激发活力”工作目标,推行教师“区管校聘”。
三是配套措施,保障落地落实。坚持总量控制,确保进出平衡,按照共性办法与个性方案相结合思路,平稳有序推进。完成精准核编,区教育局党委下发《关于核定全区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分为基本编制和附加编制。基本编制以中小学在籍学生数为基数,按照高中、初中、小学不同教育层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为:普通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附加编制按照我区中小学教职工基本编制总量的3%至4.5%进行核定,主要用于对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支持。全区中小学共核定编制3837名,其中中学1966名,小学1871名。核编数据在全系统公开,包括各教育集团及成员校的实有教职工、缺员、超编人数,人员进出数据清单一目了然。细化精准操作,区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开展“三定一聘”工作的通知》,指导各中小学和教育集团按照“依编聘任、择优聘任、双向选择、均衡发展”原则,实行“两层三轮”竞聘,“两层”即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工勤技能岗位两个层次,“三轮”为校内竞聘、教育集团内竞聘、跨教育集团双向选择竞聘顺序逐级进行。学校竞聘工作由校长负责,教育集团内竞聘工作由集团总校长负责,跨教育集团校际竞聘由区教育局人事科宏观调控。分步骤在规定时限内完成(5月进行宣传动员;6月21日—6月30日各校制定方案;7月15日前完成第一轮学校竞聘;7月24日前完成第二轮竞聘教育集团内竞聘;8月3日前完成教育集团间双向竞聘;8月10前完成调配和后续工作)。
四是步调一致,确保有序平稳。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各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在明确教职工编制总量、工作岗位、工作量、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制定工作方案,实行全员竞聘。对近三年将要退休人员、处于孕期和哺乳期人员、重病人员等特殊情况者,如本人提出申请,学校直接聘用,定岗定责,享受岗位待遇。各学校竞聘方案经教代会、教职工大会、行政会集体研究商定,经教育集团审定,实施学校、集团内双向选择。
五是严格规范,做到公开公正。各学校成立竞聘上岗人事争议仲裁小组,确保过程公正。按照竞聘工作程序,公布竞聘工作方案、组织报名审核、开展竞聘工作,确定拟聘用人员,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结束无异议后,学校与聘任交流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学校和教育集团完成三轮聘任工作后,在规定时间内,将《西安市新城区中小学教职工聘用情况登记表》报送人事科,办理工资和行政关系。
六是优化配置,实现余缺互补。2020年8月,310名教师通过“区管校聘”走上新学校工作岗位。47名教师进行跨集团聘任交流,新增流动省市级骨干教师52名。“三定一聘”使教师基本上达到规定的工作量,“区管校聘”实现了师资优化和均衡配置。如,汇文中学核定编制30名,实有教职工50名,西光中学教育集团将18名教师聘任到集团总校。39中核定编制22名,实有教职工69名,17名教师在教育集团成员校完成流动聘任,30名教师被聘任到集团外的黄河中学等5所学校。秦川中学核定编制54名,实有教职工81名,30名教师被聘任到集团内的华山中学等4所学校,2名教师被聘任到集团外的黄河中学。励耘小学核定编制37名,实有教职工58名,13名教师在教育集团成员校进行流动聘任,8名教师聘任到集团外的秦川小学、八府庄小学等4所学校。2020年9月,全区各中小学较上年同期,减少外聘教师近300名。学校教师队伍的组合、学科教师的搭配更加科学合理,促进了学校加快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良性的内部治理机制。依托教育集团实施“区管校聘”,促使老师转变了观念,增强了老师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主人翁意识,教师的发展信心得到极大提振鼓舞。
2020年,全区聘任交流、转任交流教师总计727名,占义务段教师总人数20%以上(义务段教师3426人)。近三年,全区投入教育资金18.46亿,招聘教师588名,培训教师3.7万人次。2021年,全区新招聘教师420,一次性配齐体音美等专任教师,彻底解决义务段临聘教师问题,为创建优质均衡先行示范区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搞活绩效“二次分配”与“区管校聘”相得益彰
在稳妥实施教师“区管校聘”的同时,全区教育系统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口,搞活绩效“二次分配”,制定《教育系统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直属单位绩效工资增量发放办法》。一方面,严格分类考核,突出业绩。用好考核“指挥棒”,充分发扬民主,实行分类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建立“教育局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双层考核奖励”机制,做到“一考核两突出”。区教育局对校园长考核评价,将“德、廉”设定为基础合格性指标,不符合要求的就一票否决,将“能、勤、绩”作为评优的核心标准,量化赋分考核,严格排名通报。突出对承担质量提升、改革试点、增加学位等重点任务的单位和校园长激励。各校对教职工考核,主要从政治表现、工作表现、职业能力、工作成效等四个方面细化考核。突出对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关心倾斜。另一方面,树立鲜明导向,奖罚分明。注重“新增绩效工资总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原则,树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做到机制公平、结果公平,出以公心、激励人心。区教育局对各单位正职领导干部的绩效增量单列,不计入本单位重新分配总额。拿出各单位教职工绩效工资增量的10%放在全系统考核“总盘子”,根据各单位考核等次和全区参与重新分配总人数,按照2:1的比例发放优秀单位与良好单位教职工考核奖。各单位再制定具体分配方案,进行“二次分配”,奖优罚差,拉开差距。2020年,人均发放教师绩效6.1万,共计2.3亿元。
依托教育集团实施的教师“区管校聘”改革和协同深化推行的绩效增量考核发放,达到了因岗用人、激励实干的效果,激发出全体教师拼劲,汇聚起办高质量教育的强大力量。
三、工作中的思考
一是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城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面对辖区群众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的教育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速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以优质教育创造美好生活。
二是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在全市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号召推动下,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全区印发《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区的实施意见》《落实<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工作方案》等38个文件,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齐力推进,为教育发展开辟通道、保驾护航。教育部门更要借势而进、善作善成,把“顶层设计”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
三是必须把握改革基调。新城区办高质量教育、建高质量学校,坚持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活力,通过改革实现育人质量的不断提升。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坚持聚焦均衡提品质、聚焦质量补短板、聚焦队伍强保障,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以集团化办学为牵引,接续打出一系列改革组合拳,初步取得了突破性工作实效。立足新发展阶段,深知任重道远,仍需久久为功。
四是必须创新实施路径。综合考虑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统一,通过赋权增能、激活增能、激励增能,逐步形成优质学校集群、打造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效益,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量的增加,真正达到激发队伍活力、鼓足教师干劲的目的。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只能用进一步改革来解决。改革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未雨绸缪、稳中求进,全力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系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萌,先后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西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西安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