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时间:2021-05-26 05:32      

主持人: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距今已经13年了,但是灾害带给我们记忆和思考并没有远去。为提高公众防灾减灾与应急科学素质,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特联合人民网录制了这期“如何应对地震灾害”节目,我们也十分有幸邀请到了三位重量级嘉宾,他们是来自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司原副司长尹光辉,尹司长,请和大家打招呼。

尹光辉: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二位嘉宾是来自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原所长孙柏涛所长。

孙柏涛:人民网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第三位重量级嘉宾是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原副所长高孟潭。

高孟潭: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来参与咱们这期节目。首先我们开始下面的交流访谈。汶川地震现场,相信汶川地震虽然过去13年,当时有哪些刻骨铭心的场景?比如尹司长也是第一时间亲赴了汶川地震现场,能否和大家谈一谈。

尹光辉:汶川地震已经过去13年了,当时的地震情景和抗震救灾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时地震发生以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国家地震灾害局救援队,也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时间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批准以后,立即人员集结,携带装备飞赴到成都机场,到各个救援现场。当时的场景真是惊心动魄,这是建国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后,迫害力最大一次,突发性也是最强一次,和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我作为地震救援队的领队,到达成都机场以后,我们按照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前方指挥部要求,兵分两路,一个是聚源中学,一个是都江堰的中医院。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场景,一个是新建小学,也就是5月13日早上我们接到当地指挥部的通知,赶到新建小学,我们赶到新建小学的时候,当地的公安、消防、武警部队和民兵已经前期投入了,因为那个地方损失非常的严重,我们作为专业的力量在抢险救援,看到一层一层的教室坍塌,压埋着花季的少年,当时心情非常沉痛,这是一个场景。

另外一个场景是当天夜间我们又辗转到东方汽轮机厂和叶片分厂,叶片分厂是我们国家研发叶片这个领域的领军团队的一个研发中心。当时有两名国宝级的研发专家被压埋在废墟下,同时还有四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地震的时候他们正在开会。那个地方是一个大跨度的会议室,两边的墙都往中间倒,如果遇到强余震发生,抢险救援风险非常大。当时我们和当地的厂房、救援人员及专家紧急会商,包括我们孙柏涛所长,是结构方面的专家,也赶到了现场,我们进行充分的会商后,拿出方案。第一时间我们冒着高危风险,当天夜间就把6名专家都给抢救出来了。以后我们又到了映秀、北川等各个现场。

通过这次,我感受到像这种破坏力非常大的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地震以后,我们加强基础抗震设防能力建设,同时提升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包括我们的应急管理的体系和防范应对大震巨灾风险的能力。

我们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在抵御自然灾害防范化解自然灾害特大风险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把“以人民为中心”放在首位,加强防范和化解重大的风险,特别是抵御、防御特重大的自然灾害,比如像地震这样的突发性强、迅时毁灭性、破坏力大、灾害成链的这种大震巨灾。

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救灾这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2010年的玉树地震比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就更加有序和高效,抢险救援的能力更加高效。我们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各地方也不一样,同时我们国家发生同级别、同深度的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不一样。我们就要进行这方面的风险治理工作,我们现在所做的比如自然灾害的风险普查、隐患排查等自然灾害防治工程,有利于我们今后长远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提升。当然,在防灾减灾、救灾、备灾等方面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脆弱性,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将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既安全又绿色,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主持人:谢谢尹司长的讲解。俗话说,地震本身不带来人员伤亡,一般是通过建筑物的倒塌带来人员伤亡,孙所能否从结构抗震或者建筑抗震等方面和大家讲讲,什么样的房子是最结实的。有人说框架结构肯定比砖混结构结实。

孙柏涛:汶川地震之后,我也是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国家救援队是坐专机去的成都,我是坐的民航到成都,结果到济南降落的时候,因为双流机场已经关闭了,只给专机降落,不给民航降落了,我们就到重庆。实际上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宏观震中是在都江堰,并不知道是在映秀和北川。我们从重庆落地,重庆地震局把我们送到都江堰,当时都江堰挤满了应急和救援的人员。都江堰确实破坏也很重。我讲一个例子,刚才尹司长所说的,都江堰新建小学,其实都江堰新建小学是80年代以前建设的,我们叫砖混结构或者叫砌体结构,它完全倒塌了,压死了大概400余名教师和小学生。仅仅跟它有十米到二十米之隔的一个幼儿园,它的建设是在2000年以后,是按照七度抗震设防建设的,轻微破坏,根本没有倒塌,在幼儿园里面的儿童都没有受到伤害。

主持人:当时地表迫害程度、烈度应该有10度以上了吧。

孙柏涛:都江堰最后划定的烈度是9度区,没有设防的房子倒塌得非常严重,破坏得非常的严重,而且有部分倒塌,像刚才尹司长所说的新建小学、都江堰聚源中学、都江堰中医院都倒塌得非常严重,压埋了很多人,那都是没有进行抗震设防的。如果进行了抗震设防,哪怕是7度设防,在9度地震荷载作用下,也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主持人:基本上实现了大震不倒。

孙柏涛:对的。而且现在我们国家抗震设防的标准是高所长编制的双标准,抗震还是有一定余度的。如果按照7度设防,在9度区不会发生严重破坏。所以,没有设防的房子倒塌得非常严重,设防了的房子基本上在9度区是轻微破坏,最多达到严重破坏。

主持人:小震不坏。

孙柏涛: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什么房子比较抗震呢?无论是按照我们国家抗震设防标准来设计的房屋基本上遇到本地设防烈度都可以达到中震可修的,绝大部分可以达到中震可修的标准。房屋抗震能力比较好的,一般剪力墙结构,现在我们住的高层结构就是剪力墙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还有一些是钢筋混凝土的筒中筒结构这类,在我们大陆所发生的地震中还没有发生倒塌的现象,它是比较安全。

我们国家在开展九大工程,其中有一个地震易发区的房屋加固工程,希望能够看到这个节目的网友能够重视自己家的房屋以后的建设。

主持人: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地震风险,风险等于危险性乘于韧性或者脆弱性,背景值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咱们能做什么?高所能否从韧性城市或者地震风险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认识。

高孟潭:汶川以后,很多国家针对大地震带来的危险特别是大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冲击引起了更大的重视。像美国、日本包括后来的联合国制定的很多重要文件,和汶川地震所引起的巨大损失和破坏不无关系。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就是针对这种大的地震灾害,要迅速地从预防、应急、重建这样一个恶性的循环转变到事先做好防范、增加能力,使它不坏,或者坏了很容易修复,对社会经济产生比较小的冲击影响。像这样一个理念来转换,其中的核心是风险的治理和韧性的建设。

地震风险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地震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这种后果的可能性,它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后果。这个后果从我们对社会、对老百姓最关切的,首先就是生命的安全。一个大的地震不能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另外一个就是经济损失,通过一定的手段让房屋建筑设施包括社会系统具有比较强的抵御地震的能力,一旦发生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也不会很大,这是一个理想。

第三个方面就是如果发生很大地震事件,肯定会对我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造成冲击和影响,也就是以前我们经常说的间接的损失。随着我们社会不断进步,财富不断积累,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这种间接的损失可能会越来越大。从风险治理和韧性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就是要缩短、恢复时间,使得对社会的冲击最小,产生的间接损失也最小。

什么是风险?我刚才讲了,和风险有关的因素是四个。第一个是地震本身的危险性。如果地震的危险性很强,你面临的严重后果可能就会越大;第二个方面就是易损性,就像刚才孙所讲的,实际上是房屋建筑社会系统的防灾能力。它的防灾能力越强,我们说它的易损性越小,未来发生地震事件的时候造成的损失就越小。第三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管它叫暴露,也就是说在危险的地震地带到底有多少财富、多少生产能力、有多少人在那里居住,可以想像这个数目越大,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特别是遭受大的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第三个因素。第四个因素是应对的能力。我们应对能力越强,地震对社会经济干扰的时间越短,我们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小。所以,从减轻风险、治理风险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应该说,地震是很难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手段不让它发生,这很困难。即使是发生的频度我们也很难去改变,发生的可能性。我们能够着手的一个是提升房屋建筑各种系统的抗震能力,然后在我们规划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规避那些最危险的地方,比如地震活动断层。第四个就是要不断地去提升地震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的能力,使得大的地震事件对我们的干扰达到最小。如果能够从这些方面不断地去改进,未来我们所面临大地震的风险就会越来越低。换句话说,我们社会整个的地震灾害的韧性就会越来越强,我们总有一天不会惧怕这些大的地震,我们可以从容的进行应对。

刚才孙所长讲的一个概念非常重要,只要我们的房屋建筑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它不倒塌,这种情况下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降低。所以,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是我们减轻人员伤亡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途径。

刚才孙所长从建筑物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实际上对现代社会,地震造成灾害,对社会、对公众造成冲击和影响的途径和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比如说汶川地震,实际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次生灾害,特别是滑坡,滑坡造成的人员伤亡大致是总的人员伤亡的三分之一。汶川地震还有幸运的地方,侥幸的地方,比方说唐家山的堰塞湖,我们倾全国之力,我们的水利部门、我们的部队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避免了堰塞湖垮塌造成的巨大洪水,无形中减轻了很大的伤亡。

汶川地震,最近我也一直在研究,有一些现象觉得很奇怪,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一些大的地震之后的火灾一般是比较严重的,但是这次汶川地震的火灾有,但不是很严重,这可能跟它发生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就是离中午午饭做饭的时间已经过了二三个小时,可能有一些关系。但是这种地震之后不发生火灾的事情可能是个例,将来可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所以,将来防范地震灾害,一个是从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入手,另外一个方面可能要有针对性地减轻地震的次生灾害。

主持人:比如说火灾、滑坡泥石流。

高孟潭:对,还有洪水、堰塞湖垮塌引起的洪水。

主持人:还包括瘟疫。

高孟潭:对,瘟疫。另外,如果我们东部地区的城市发生地震造成损失,从经济角度来讲,就会比汶川地震更加严重。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基本上是在山区,工业很少,除了汽轮机厂,大型工厂不是很多。汶川地震还有一个特点,它的地震震动向两侧衰减得很快。像德阳、绵阳、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基本上没有严重的灾害,但是如果这样的大地震发生在东部地区,我们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由此造成的我们的企业、我们经济的损失可能远比汶川地震大得多。所以,地震的损失在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传播和扩大也是我们将来可能要防备的。汶川地震虽然没有出现,但是东部地区如果发生大的地震,这种情况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从减轻地震灾害、加强韧性建设的角度,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可能还很多。

主持人:高所,我们刚才讲了韧性城市和风险的相关领域,防灾减灾还是关口前移,从减少灾害损失到减轻灾害风险,尹司长从风险治理或者增强社会风险防控能力、治理方面能否和大家再说一些。

尹光辉:各位网友,我过去从事行动层面的抢险救援方面的工作比较多,2018年成立应急管理部成立以后,专门有我们这个部门,就是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针对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像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以及森林防火这些方面,还有和海洋、气象等灾害。我们谈到怎么去预防,从风险的角度,从信息,多部门联动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太平洋上生成一个热带风暴,向西北移动加强为台风了,这个时候我们从气象部门得到的这种信息要进行跟踪、进行判别,比如它在什么地方去登陆,因为判别一个强台风登陆,据说也是世界上经常会转变。在哪个地方要做好这方面的预防台风来了以后的准备,比如我们的石油钻井平台应该怎么去防范,我们的渔船怎么进港避风,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群众转移,以及瞬时带来的强降雨,甚至向腹地进行辐射,造成了局部强降雨,同时带来的滑坡和泥石流这种灾害。由一个台风带来伴随的地质灾害,这种综合的叠加在一起的风险,我们事先要做哪些准备?我们的工作比过去单一的灾种抢险救援或者哪一个部门做哪些事进行了一个综合的判别,同时提出来在台风登陆前提出来我们的防范和应对的策略,给有关部门、给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我希望各位网友注意你们所在的地区自然灾害分布的一些情况。

主持人:我曾经也看见过有大学的教授深入中小学教孩子画防灾地图,明确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疏散路线。纸上的地图内化在脑中,一发生地震的时候就赶紧去避险。

尹光辉:防灾科普的宣教,要常态化,要入心入脑。刚才两位专家都谈到了,防灾减灾工作中有工程性的措施,还有非工程性的措施,希望网友们在非工程性的措施里面多做工作,比如你的团队、你的同事、你的亲戚朋友、你的家人,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怎么样,情况如何,这些都属于增加我们全民的防灾减灾的软实力建设。硬实力很重要,比如装备、器材、抢险队伍等等,但是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是非常巨大的。在我们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我们在两个百年窗口期,中央提出发展和安全并驾齐驱这个理念,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软实力的建设,不管是政府还是各个机构、各个部门,特别是我们民众,一定要共同协同行动,增加防灾减灾救灾这个领域方方面面的软实力建设。

软实力包括我们所说的应急预案、法律法规,还有潜意识当中怎么防灾,同时要研究科学的防灾,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撑、科学的知识来指引、引导。

主持人:您说的要公众多参与,筑牢人民防线,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老百姓也得参与其中。包括灾害信息员这些队伍的建设。

尹光辉:应急管理部现在也正在做这个工作,进一步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比如灾害信息员和基层民众,特别是我们广大的农村脱贫以后,不能因为因灾致贫。现在中央提倡建设美丽乡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一定要把防灾减灾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两位专家所说的,把房子建结实、建好,躲开活动断层和地质灾害容易威胁的地方,同时也就减少了灾害的风险,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要加强。不管是各级政府、各级机构,还有社会的民众,特别是在农村,虽然我们现在媒体非常发达,但是还是提倡大喇叭。

我到雅安,就是芦山地震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地震,有时候发生地质灾害,特别是夏季强降雨的时候,大喇叭广播,全村区域都能听到,那是非常实际的,特别接地气的一种手段。

主持人:各个地方因地制宜,有很多防灾减灾的策略。

尹光辉:功能性的、非功能性的,或者两者的结合,因为我们应急管理部门从抢险救援发挥综合优势这方面,包括我们的承载体,灾害的承载体,比如地震要发生在昆仑山口,那是非常高的地方,渺无人烟,是地震事件。承载体产生的破坏损毁以后才形成了灾害。地震事件和自然的事件不可避免,这是自然的原因导致。我们能够管理承载体少受到损毁,我们就要做这方面工作。我们的网友,有大量的工作,你们有很高的智慧和能力,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像高司长所说,来个地震以后不可怕,我们可以从容应对。

主持人:我们应该不过分恐惧地震的发生,也不要漠视它的影响,积极平时准备。在我们平时科普工作中,怎么样才能给公众或者老百姓积极的希望,或者科普当中有哪些误区呢?

高孟潭:所谓的科普实际上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科学的进步,一个是进步之后的知识和技术的普及。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讲,从汶川地震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地震灾害相关研究的投入,我本人参与了三个五年国家防灾减灾科技规划的编制,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们专门设立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专项。到目前为止,部署了127个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系统地开发一些关键的防抗救相关的技术,也包括研制一批高科技的装备。这些工作进展得非常快,很多方面都已经见到了非常棒的成果。

比如,地震开关。我们经常说,地震之后,可能会造成火灾,要想办法把煤气关掉,然后再如何如何。但是实际上地震完了之后,可能只有几秒、十几秒,短短的时间,你再让人去关煤气,然后再去逃生,这显然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现在有了高科技的东西,在地震的震动到来之前,被系统探知到之后,就自动地发信息给控制系统,把燃气关掉,就避免了刚才讲的那个巨大的矛盾,从源头上大大地降低了地震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大家不太熟知,就是地震之后,我们现在城市有很多的电机,强烈的晃动可能会导致电梯停运,把大量的人关在电梯里,在那个时刻可能是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你也不知道这个电梯是不是下一时刻会坏得更厉害,会掉下去,如果再发生强的余震,可能有很多的情况。现在有一种叫做电梯开关,和刚才关煤气差不多,接到地震预警的信号,他就把电梯停到最近的楼层,然后把门打开,告诉你,电梯暂时不能用。这样就避免了刚才讲的这种可能的危险情况。

我只是举科技进步两个很小的例子。实际上这些非常实用的科技成果,已经有一大批。我想这些科技进步的技术成果,应该尽快地普及。这种普及和知识的普及同等重要。越早用到实际,我们未来遇到大地震的时候,可能会遭受的损失就越小。

像其他的方面,涉及到刚才两位讲汶川地震的现场的救援,实际上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我是买了机票准备到前边去,但是第二天,国务院成立了汶川地震委员会,把我留在了后面,一直在后边为国务院做一些咨询,做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去,很遗憾。但是,同时,因为我有很多的同事、学生都去了现场,他们把现场的很多情况也跟我反馈回来,给我的一个印象:汶川地震我们很成功地进行了应对,举国体制,取得了非常非常棒的效果。和国际人士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都赞叹不已。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东西是需要我们改进的。比如,灾情。当时,大概有一两天的时间,灾情不是很明朗,导致我们的救援力量的空间分布、效率的发挥,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比如,我们对于钢筋混凝土大量废墟处理的专用装备,当时也比较缺乏。包括运输方面,我们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我们在“十三五”国家科技项目里面,刚才我讲的专项里面,也安排了大量的关于破拆,建筑物、废墟里救人,灾情侦察,也包括医疗急救的很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技术装备的研制。比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今年刚刚启动的项目,准备研制一些所谓的后送舱,从房屋建筑里面把伤员救出来之后,就把他放到舱里面,这个舱具备一定的急救条件,给它起了一个比较好的名字,也恰如其分,叫“移动的ICU”,一旦出了废墟,就把他安全地送到后方,这样会大大地提升他的救活的效率,也可能会减少残疾等等。像这样的项目也正在研制。

还有我们的医学部门,专门研制一些背负式的急诊工具,就是把急诊室搬到废墟,在第一现场对伤员进行必要的处置,这样的话,大大地降低他的死亡率,提升事后的状态,比如减少残疾或者减少后遗症。像这样的科学研究,这样的装备研制,也在进行。

主持人:可以看出咱们科技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可以说防灾减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从工程抗震设防这一块,孙所还有和大家补充和分享的吗?您认为最理想的工程设防状态是什么样?

孙柏涛:我们所,有一个谢里丽院士曾经说过,地震本不是灾害,造成了工程结构和事后影响,才成为灾害。

我们近世纪比较三个地震,一个是汶川地震,汶川地震是8.0级地震,死了将近8万人,失踪了将近2万人。另外就是海地地震,也是2010年,七点几级地震,死亡人数是20几万。同时,2010年,距海地不太远的智利地震,8.6级地震,死了600余人,这600余人70%以上是因为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为什么是这样呢?

本身智利国土上,它的地震风险是非常高的,所以,从1985年开始,智利就进行了严格的设防。最高设防烈度是9度,很大面积是9度,之后是8度半,最低是8度。我们到智利地震考察的时候,几乎倒塌的房子很少。我们想,为什么呢?智利又不是非常富裕的国家。一个是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另外,和它的民众意识有关。提高民众的设防意识。我们国家抗震设防,我多说一下工程结构,是二元化管理。县级及以上城市盖房子是由政府审批的,农村、乡本身就是自己建房,因为地震是小概率事件,没有防灾意识,所以,盖的房子觉得越大越好,不是盖得越结实越好。所以,就造成了乡镇以下及农村成了地震灾害的重灾区。还有城市,很多大城市,哪怕是特大城市,有很多80年代以前建设的房子,多数都是砌体结构、砖混结构,这样的房子是经不住大地震考验的。

一个是新建房屋,提高它的设防标准;再一个是旧的房屋按标准进行加固。这是减灾的一个比较有力的手段。

再一个,我们得做好风险排查,到底是地震灾害今后的风险在哪里。农村盖房子,要不然进行政府监管,使它的设计图纸是符合设防标准的。农村多半都是工匠建设,对工匠进行资质培训,使他建更结实的房子。汶川地震,乃至于汶川地震之后的芦山地震或者雅安地震,还有九寨沟地震,这都有非常鲜明的例子,设防好的房子,地震来了,就是损失轻,不会倒塌,不会压埋人员。

高孟潭:刚才讲了科技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如何把科技的进展变成社会的防灾能力,这非常重要。两个方面,一个是硬的能力,还有一个是软的能力。

在国家的科技项目里面,还有一些包括基础研究方面的,就是对于地震的机理,孕育发生的机理,包括地震灾害的机理,以及地震的风险、韧性等等这些方面,都进行了很多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知识。如果公众掌握这些知识,会对公众认识地震灾害,积极参与灾害风险的防范和治理,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就需要相关的部门把国家投入大量经费所取得的这些科学知识,尽量地向公众进行普及,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像这些方面,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创新。我们现有的很多科普的工作,都是在反复讲大家已经知道的知识和故事,当然,这也很重要,让大家不断地加深印象。但是,我觉得,应该把更多的新的知识向大家进行普及,让这些新的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尹司长,咱们公众平时应该做哪些应急准备呢,面对不同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下?

尹光辉:首先就是你所在的地区,或者你经常去的某个地方,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是多少。比如高风险地震地区经常发生强震,除了把房屋建设好,同时还要进行一些物资的应急准备。还有其他的,比如说夏季雨季来临,经常发生强降雨,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带的社会公众,怎么能够加强防范,预备一些食品、手电筒、雨具等等。最近有关地区已经下达了关于家庭应对灾害,包括事故,比如煤气着火、煤气泄露等等这些方面物资的储备,包括应对公共卫生、防疫。据我了解,可能各个地方的应急管理机构也在制定这些方面,适应本地区安全,老百姓容易掌握的物资储备的指导性的清单。

主持人:我们相信,随着科技不断地进步,包括政策制定的不断完善,还有对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实现和地震灾害风险和谐共处。

孙柏涛:我主要强调一下,在汶川地震的时候,高所刚才说,汶川地震开始的灾情不是很清楚,我们都认为是都江堰地震,宏观震中在都江堰。我记得两天之后,派我们徒步走进了映秀,才知道映秀的宏观震中更厉害。北川也是几天之后才知道它第二次破裂造成的破坏很重。

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国家对汶川地震所造成的灾害进行了深刻反思。我们薄弱环节是什么,我们怎么样提升。这么些年来不会再有这种情况发生了。就像唐山地震之后都不知道唐山地震震中在哪里,还是唐山一个人开着车跑到中南海说我们那儿造成了灾害。

另外一个是刚才高所所说的,这么多年反思,问题导向,我们国家进行了大量投入,把科研成果落地,作为减灾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高所能从社会韧性方面再讲一讲吗?比如公民平时应该做哪些准备?有人说工程韧性、制度韧性、社会韧性,不知道您认不认可这个观点,或者您从硬件、软件、社会韧性方面。

高孟潭:关于韧性的概念,现在越来越明晰,它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建筑物的韧性如何如何。当然,建筑物的韧性是集中的必要的要件之一,更重要的,对地震灾害有影响的,对地震灾害风险有影响的首先就是人,人的行为和决策决定了我们将来要冒的风险。

刚才讲了风险的几大要素。第一,所谓的易损性,它的抗震能力。如果房屋建筑不具备很强的抗震能力,舍不得花小小的一点钱,将来一旦遇到地震,它遭受比较大的破坏,甚至倒塌造成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要不要把房子建得结实,完全是由你个人来决定的。当然,城市地区有标准规范来管,像自建房,那就完全是这样的。但是城市地区也不尽然,因为城市地区有不同年龄的房屋,用的是不同的规范,这个规范是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安全。老旧的房屋一般抗震能力是不强的,所以,国家对于地震易发区提出要进行加固。加固不加固、积极不积极、参与不参与,这是公众个人的抉择。参与和不参与,和他将来所承受的地震的风险是完全不一样的。以此类推,也就是公众很多的思想、行为和对地震风险防范认知的很多方面都决定了他将来可能冒的地震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讲,首先应该向公众讲清他所可能冒的地震的风险是什么,用比较学术的语言叫理解、了解地震风险。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了解他可能遭受的地震风险。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了解什么样的措施、什么样的方法,他应该做什么,可以大大地降低风险。这个也是需要他去了解的。

还有一个就是真正遇到地震事件、地震灾害之后,他采取什么样的决策、什么样的行动,可能和他是否受伤、生命是否能够得到保障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知道地震之后的所有的行为,可能都决定他的命运。究竟应该怎么做,应该清楚。怎么清楚?就需要我们各个方面的专家设身处地地从每一个人所处的那个环境去考虑,去教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是最好的。

我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说,任何一个人所冒的风险,首先取决于他自己。所以,要想降低风险,就要全面地去了解风险,全面地了解降低风险的手段,然后还要非常清楚自己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责编:温璐、秦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