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警报响起 一场“生死时速”应急演练开始……

时间:2021-05-16 07:58      

内容提要:随着一阵紧促的警报声响起,正在上课的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负责人,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应急演练在第七十八中学拉开序幕。

  天津北方网讯:随着一阵紧促的警报声响起,正在上课的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负责人,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应急演练在第七十八中学拉开序幕。

  2分15秒 应急演练检验“真本事”

  “地震”发生时师生们沉着应对、不慌不乱,并立刻采取行动避险。“灾情”相对稳定后,老师立即引导同学们有序地疏散到空旷地带,所有师生成功疏散到安全地带,整个疏散过程有序,没有拥挤推搡现象发生。

  演练还利用舞台烟雾模拟地震引发次生灾害——火灾,伴随着地震避险警报的响起,学生开始疏散,利用楼道一侧,大家弯腰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撤出实验楼。整体用时2分15秒。

  “通过今天的演练,我掌握了发生地震和火灾发生时如何安全逃离。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要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以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七十八中学高二3班严华坤同学谈及此次演练的感受时说道。

  科技范儿十足 VR虚拟现实融入应急演练

  为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七十八中学设立了防震减灾科普馆,将现代化应急演练场景运用其中。

  据科普馆高二学生讲解员李宝庭介绍,该馆通过实物模型、互动体验、图文解说等方式,参观者可以了解地震,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同时,馆内还设置了多种科普展品,如地震灾害体验式互动训练设备、自救互救体验展品、地震模拟体验等。其中,最吸引参观者的是“震时VR逃生训练”。

  “‘震时VR逃生训练’能够让体验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地震、‘亲历’地震逃生过程,加上地上光标的指引,让体验者能丰富和强化地震逃生知识、掌握逃生技能、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李宝庭说。

  “防震减灾科普馆是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现代化展馆,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参与,通过让学生们自主参与,来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第七十八中学副校长阮征介绍,从展馆建成以来,已接待近3000名中小学生、家长、社区居民前来参观。

  真实体验 互动学习 筑牢安全防火墙

  为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技能,增强学生应对灾害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遇到火险时逃生、自救能力,现场还准备了模拟火灾现场环境的帐篷。

  在迷宫状的帐篷内,学生们捂住口鼻在黑暗中探步,不一会儿就从出口处钻了出来。有的学生说:“第一印象就是很黑,像一个小黑屋。”同学们踊跃参与体验逃生帐篷,在互动体验活动中增长消防知识。

  “帐篷中模拟室内发生火灾的情况,然后根据应急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灯进行逃生。”现场工作人员杨克南介绍说,“通过模拟训练,体验者一方面能够获得一些逃生技巧,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在演练现场的另一边,学生们还正在体验着各种各样的消防器具。“我刚才体验了防火面具,还学到了一些消防拆卸工具的使用方法,还有侦查无人机等,长了很多知识。”七年级学生张恺哲激动地说。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学生来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以‘小手拉大手’的模式带动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提升安全救护能力。”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宣传处处长冯宏波说。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魏东表示,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是减少和避免灾害发生、性价比最高、且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本市将以城乡社区、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为重点,通过网络公开课、现场培训、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应急避险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同时,在全市各类科普基地,设立专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体验和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见习记者田巧梅 摄影马成)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