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拔“穷根”到助“振兴” 五粮液在中国减贫历史伟业中写下精彩

时间:2021-03-08 05:15      

“扶贫是结束,振兴是开始。”80后的张闻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回忆起3年来扶贫工作的酸甜苦辣,他感慨道,一定要把这份责任感延续下去。

张闻是中国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集团派驻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挂职干部,驻藏扶贫3年,张闻带领当地贫困地区建产业、促增收,理塘县也于2020年退出贫困县序列。

张闻的个人事迹是国内千千万万扶贫工作者的缩影,也是五粮液担当国企责任、投身脱贫攻坚的一名排头兵。

如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脱贫。这其中,包括五粮液集团对口帮扶的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屏山县等贫困地区。

五年产业扶贫,五粮液集团集全企之力助力贫困地区从拔“穷根”到助“振兴”,在中国减贫的历史伟业中写下了精彩的“五粮液”篇章。

放在心、抓在手、扛在肩

“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心践行‘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曾这样表示。

使命如山,将定点帮扶贫困地的脱贫重担扛在肩上,这是一场五粮液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

五年来,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抓手,通过建设产业基地、以购代销、扶植村集体经济等手段,五粮液成功助力宜宾市兴文县、甘孜州理塘县实现脱贫。

帮扶的过程中,五粮液发现,缺少致富产业是摆在贫困地区脱贫工作面前最大的一个困难。要满足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增收,做大产业基础,实现乡村振兴,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就必须要为贫困村镇找到一条产业化的致富路。五粮液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自身龙头企业优势,立足对口帮扶地区资源禀赋和不同需求,按照“公司投入、专业运营、贫困群众共享”的帮扶思路,把公司经营治理的思维贯穿帮扶全过程,将市场理念融入扶贫血脉,构建了五粮液特色的长效扶贫机制。

五粮液以产业帮扶为核心,围绕农业基地化、工业商品化,打通供给链和需求链堵点,加强帮扶地区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五粮液+特色产业+村资公司+消费市场+农户”的特色帮扶模式,与贫困群众共同绘制美好生活蓝图。

于是,一根竹子、一把香菇,让兴文县和理塘县找到了致富之路。

在多方面的协调和推动下,2019年1月,五粮液定向兴文县青山岩村出资124.95万元,创建五粮液青山岩竹林(苗圃)产业示范基地;2月底,基地建设全面铺开,新造竹面积1100亩,其中纸浆竹1000亩,景观竹100亩,覆盖青山岩村近100户家庭。农户持自有土地入股或与村资公司合作种植,形成“帮扶单位+村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每户造竹成活率通过验收后,可获得650元/亩的现金补助。

2018年,五粮液定向捐赠了210万元筹建了甘孜州首个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理塘下木拉乡上马岩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整合资金1600余万元修建五粮液理塘上马岩香菇产业示范基地。与此同时,五粮液援建理塘极地果蔬香菇基地,为81名当地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其中贫困户33人,发放工资95.57万元,人均增收万元以上,有效带动2乡7村362户(贫困户243户)脱贫增收,为助推全乡乃至全县百姓就业增收和高质量脱贫摘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5年来,五粮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7亿余元,直接受益贫困群众达到15万人以上;直接帮扶的兴文县毛村、屏山县柏香村、理塘县上马岩村等5个贫困村顺利精准退出,3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

摊子不撤、包袱不甩、脚步不歇

“有增益,可持续”,五粮液的扶贫以市场机制为依托,将产业与之紧密结合,这种模式便于向乡村振兴的转化过程中保持持续带动性,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摊子不撤、包袱不甩、脚步不歇”,当下,五粮液正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最具亮点的成果,是依托主业优势打造百万亩酿酒专用粮基地。

五粮液酒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酿造而成,产业上游有多样化的酿酒原料需求。五粮液着力将建设酿酒专用粮基地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农户适度规模化经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核心示范区、标准化酿酒专用粮基地100余万亩,带动帮扶地区粮食种植业长效发展。

把企业的“第一车间”建在田间地头,五粮液通过产业基地建设,与对口帮扶地产粮区合作,切实帮助了对口帮扶地群众增收。

2017年以来,五粮液在兴文、屏山等贫困县,通过为当地贫困种植户免费提供专用粮种子等,鼓励种植五粮液专用粮,通过土地流转鼓励农民适度规模化经营,打造农旅融合核心示范基地。

据了解,五粮液专用粮基地扶贫是五粮液立体式精准扶贫体系的创新举措。作为订单农业组织者,五粮液直接与贫困户签订帮扶订单协议,采取以“政府鼓励+龙头企业年度订单+农科平台技术支撑+种植大户积极参与”的“订单农业”模式,为贫困农户提供酿酒专用粮种植技术培训和专家服务,让贫困农户直接参与基地劳务和田间管理,引导其走上“有增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企业参与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处理协调好农户、企业、政府三者的关系。订单农业模式正是五粮液在对口支援地采取专用粮基地建设,实现农户、企业、政府共赢局面的关键。

五粮液制定并实施了以“保底收购价”为基础,规模考评、绩效考评为辅助的利益反馈体系,并实行基地种植户评级定级制度,构建了与基地种植户兼顾近、中、远期利益的良好利益连接机制。

与此同时,五粮液稳抓核心种植示范区建设,帮助对口帮扶地建立产业体系,为帮扶产业寻找市场,真正做到了将产业与帮扶紧密结合,以产业持续助力帮扶地的振兴。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形象的“外延扩张”,更是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核驱动”。从拔“穷根”到助“振兴”,五粮液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交出了圆满答卷,在乡村振兴的新使命中正在奋力担当。争当“标杆”,勇担“责任”,五粮液已经定下了新的目标,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践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在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再做新贡献。


  【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您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hyzixun@126.com,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