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策划推出的《科研的力量—全国大型公立医院管理者深度访谈》栏目第四期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这家承担了我国血液学领域最主要的一些国家重大研发任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如何促进学科发展,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齐头并进?又如何打造国家血液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院长程涛给出了他的答案。
基础和临床“双轮驱动” 承担重大研发任务
“我们医院源于一个研究所,因此是院所一家,也是一套班子一个机构,但两个牌子。大家看到我们的名称感觉比较独特,但这也反映了我们的使命,就是在研究方面有一个重要的国家载体——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程涛所院长说。
在介绍具体成立背景时,他表示,早在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输血与血液学研究所,第二年划归给了当时的卫生部。设立研究所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许多战士在抗美援朝时因供血不足导致死亡,所以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要这样一家机构。后来输血从血液学分出去后,血液学研究所就成为专注于血液性疾病研究诊治的机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历史传承和由来,所以医院是典型的研究型医院。从建院至今的60多年,在多个领域为我国的医学研发、血液病诊治以及干细胞、免疫学等拓展领域,都做了一些重要贡献。”程涛说。
他还表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成为医院研究的主体,也就是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的“主战场”。由于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院内各临床科室,这种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和临床“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我国血液学领域最主要的一些国家重大研发任务。目前主要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抗体的进一步应用和干细胞的一些拓展。
建立专科联盟 打造血液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
“目前,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打造国家血液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程涛表示,必须明确中国血液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才能在体系的基础上建设核心基地。
在介绍体系建设的重要布局时,他提出,2017年底,建立了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联盟单位目前已有150家大型医院。联盟的建立,让参与单位以会员为机制,带领血液学专家和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血液学科技创新。2019年获批的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临床研究阵地。将来,临床研究中心可以帮助为我们在联盟范围内结合一些优势单位,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助推我国的新药走向市场。
“通过60多年的发展,我们深深意识到要在双轮驱动的方针指导下,通过文化建设凝聚合力。所以,我们以全院力量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而不是让这两个载体成为竞争和分割的关系。为在管理机制上保障良性驱动,去年在医院范围内成立了由我分管的学科建设办公室,在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做一些整体规划、日常学术管理的同时,也为临床中心开展同样工作。”程涛说。
他还提出,各职能部门都应围绕这一发展做好服务工作,而不是因为不同名称造成不必要的内部竞争,甚至产生内耗。所以,这也是我们医院近几年对未来发展管理模式的重要变化。
科技创新要依托人才 未来5年打造一流团队
谈到科技创新,程涛认为,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例如很多获得过诺贝尔奖级别的工作,需要科学氛围和积淀,而不是需要更多规划。也就是说,这项创新要有极为优秀的人才,在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中突发奇想,然后得到科学验证。另一方面,是如何把原始创新的一些成果、科学发现,转换成对社会有用的技术方法。这项创新和全社会相关,需要一定规划。
“干细胞产业备受全球关注,是它的应用前景很重要。所以,这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一个产业领域。但要客观意识到,该领域是一条产业链,而不是一家实验室、公司、医院或依靠监管部门就能解决的。我个人感觉,这一产业的复杂性远高于一些普通、传统的化学药物。”程涛认为,要把干细胞推向临床,就要把干细胞药物当成上市药物看待,要把它串起来看,把干细胞技术的研发、中间转化放大。
“干细胞产品的质控、走向临床的标准和监管条例,离不开各方面的协同创新。所以,近两年我们一直在和政府建议打造一个细胞谷,从而将产业链上的诸多环节,集聚在一个地理位置,集中进行碰撞。这种碰撞一定能够比闭门造车来得快,会把干细胞产品的工作能够加速推进。”他说。
最后,提到十四五规划时,程涛表示,在临床方面,医院规模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5年内翻一番。为完成这一目标,目前在团泊新区建设的新院区已到中期,还有一年半左右时间落成。新院区投资达23亿元,占地16万平方米,规划1200张床位,不仅是我国临床研究中心的主战场,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血液肿瘤临床研究中心。
在基础研究方面,他提出,正通过打造细胞谷和政府密切磋商,如何能够让原始创新有一个孵化基地,而且这方面的建设规模也至少要翻一倍。所以,还在滨海新区选址,将来的发展态势,就是以和平区老院区为主体向东和向南呈两翼发展。
“高质量是必须要做到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们着重加大建设人才队伍,打造一支国际一流的研究和临床团队。所以,在未来5年中,我们的前景会更好。”程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