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近期进行了一项调查,在2025名受访者中,有85.4%的人明确表示将响应国家号召,放弃回老家过年的传统,留在自己工作的城市“就地过年”,以减少疫情传播风险。(2月9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如何过节”已成公共话题,“年味渐淡”引发了公众焦虑,“沿袭传统”和“尊重创新”的争论方兴未艾,“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的乡愁记忆,都可以窥出舆论情绪下的民意期待。
一个基本共识是,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民俗,何处过年,回不回家,都不是“如何过年”的困扰,将两者结合起来也有失公允。真正需要厘清的问题是,内涵也好,形式也罢,过年的正确打开方式,其实就是“仪式感”下的那种心有所念。
朋友圈中,有人千里迢迢从外地返乡发现,真正的乡愁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即便是念念不忘的过往,也无法得到复制——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任何超常的喧嚣和热闹,都足以让精神得到极大的满足。一顿带油水的饭菜,可以让一帮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昏天黑地,一部老掉牙的电影,足以让人兴奋得睡不着觉,春晚在整个除夕之夜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娱乐和消遣的方式太少,一堆线香花火、摔炮、蹿天猴、雷王、划炮、水底炮,足以让一群人围观在一起通宵达旦。
社会的进步促成了形式的演变,那一代人的方式已成为过往,新生代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也无以从内心真正去感同身受,从内心生发出同样的感慨。每代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与记忆,“如何过节”没有统一的答案,更加充满着个性化、随意化和丰富化的内容,不断颠覆传统并形成新模式。一场新冠疫情加速了传统的转变,“返乡过节”的大趋势被按了缓止键,超过八成的人放弃回家过年的传统,“就地过年”的特定化更趋常态,淡化了家乡的区域概念,也再次引发了“如何过节”的公共思考。
事实上,寄望于“传统方式的回归”来体现“年味”,显然是对现状与趋势的漠视,不合情理。真正的年味有两种层次的体现,一是形式上的尊重,即我们常常所讲的“过节要有仪式感”。没有形式上的尊重,就没有对内涵的敬畏,传统中的走亲访友,见面拜年和彼此祝愿,这些应当得到继承、坚持和弘扬,最主要的是“发自肺腑”而不是“敷衍塞责”。近年来,很多有识之士呼吁大家在编发祝福短信时要“亲自动手”,进行原创而非粘贴复制,其意就在于此。
二是内涵上的敬畏。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对过年要保持庄重而恭敬之态,就需要坚守内心的信仰,保持初心不变。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一个人保持内心的淡然平和,心有所念,情有所寄,意有所指,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让过年过节变得有特殊的意义,都能让自己的情感表达炙热激昂,对幸福有着独特的体味,对责任有着深层的理解,对未来充满着无穷的向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技术的替代,已让思念在眼前就得以宽慰,让牵挂立马就能得到满足,一个视频电话可以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近距离地拉家常,一个即时直播就可以把整个过节过程全景呈现,一个会议视频足以把所有的家庭都聚合在一起,这是隔着屏幕的虚拟,又是最直白的现实。只要你想就有可能,只要你愿就能实现,超越传统又回归于传统。
“不能回家,也要为自己创造家的感觉”,这是正确的过年方式,“细品年味”就能真正“创造年味”。因为,年味从未消散也未改变,唯一改变的是每个人在过年的态度上,是否真诚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