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基层治理,目的在为民,关键在效能。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切实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条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路径。其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是一个重要方面。
对话人:
吴晓林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娜 本报评论员
基层治理,目的在为民,关键在效能。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切实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一条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路径。其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是一个重要方面。
李娜:共建共治共享,要有新的思路和方法。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也随之变化,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必要性。但如何找到创新的切口?这是一个前提。
吴晓林:创新的切口,也是创新的抓手,一定要对接需求。如果需求点对接不准,就会产生供需的错配,导致出现“尽管做了很多事,百姓获得感却不强”的情况。在基层治理中,要避免“我觉得你需要”的代理主义,多问问百姓真正需要什么。这里说到的需求,除了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还包括对大部分人一般生活需求的满足,像居住品质、社区安全、公共环境等。比如“海河夜话”实践活动,就是精准对接需求的一次生动实践。当然,找到需求点之后,还要考虑对接的方式方法。以老旧社区环境整治为例,我们就有发动百姓参与打造“口袋花园”等创新实践值得借鉴。
李娜:扭住共享发展理念回答民生问题,天津瞄准群众需求着力,推动民生保障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实施棚户区改造、提前和延长供暖、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等惠民举措,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也成为激活群众共建共治热情的关键因素。在您看来,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热情,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吴晓林: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首先要把群众当作重要治理主体而不是局外人,把群众与社区关联起来,使群众觉得社区治理和自己有关,让群众有主人翁感、归属感。曾经有地方组织过“最美阳台”比赛,发动居民美化自家阳台,并给予一定奖励。在建构这种关联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掘志愿服务领头人的作用,动员党员尤其是有热情、有闲余的社区老党员首先参与进来,针对志愿服务建立持续的支持体系、激励动员体系。像和平区朝阳里社区推出的“积分回馈机制”,用积分兑换奖品和服务,就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李娜:“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治理效能的提升,体现为精准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是精准地预见问题。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智慧化治理方式,而想要用得好,离不开系统化思维。
吴晓林:大数据和互联网对提升治理效能大有裨益,一个重要前提是决策部门要做好统筹,勇于打破信息孤岛,在确保信息安全基础上实现大数据共享,避免因数据来源多、缺乏统一管理,给基层造成新负担。再有,就是数据多了以后,怎么让大数据活起来、怎么用好的问题。对于城市治理,大数据不仅仅是耳目,更重要的是要成为科学决策的手段和支撑,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要从源头上预防,而不是等问题出现再被动地去应对。
李娜: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基层治理遵循的根本原则。但需求的形式和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基层事务具有偶发性、模糊性等特点,要赢得群众满意,必须激发基层治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释放基层治理活力。
吴晓林: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要舞动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比如怎样进一步提高考核的科学性,怎样通过权重设置加强对安全风险应对等基础性工作的重视,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要确定有法律效用的“权责清单”,明确各部门和社区的权限、责任在哪儿,推动基层治理减负。另外,建议借助第三方(譬如大学智库)调研,发掘一些典型的社会治理创新案例,鼓励大家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建立在适合、管用基础上的治理方式才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