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2020年1月16日,《求是》杂志第2期全文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重要文章。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学研究,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也是摆在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们,正是首先学习和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性质,选择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选择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必由之路,从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学派正是首先学习和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史学研究的根本指南,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史学研究,加强史学学科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一、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第一次灿烂日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众所周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度评价马克思对整个人类思想发展所作出的两个最伟大的贡献:一是发现唯物史观,一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在马克思“两大发现”之前,在历史观领域是历史唯心主义占据统治地位,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即使有个别的思想火花闪现,但总体上一直长期处于迷离混沌状态,人们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切探究和认识都是在黑暗中摸索。正是这“两大发现”,使人们彻底突破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防线,冲破了先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对资本主义所做的一切研究;正是这“两大发现”,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发现资本主义的秘密,认识到社会主义前途,找到工人阶级这一实现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在这“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努力,不断丰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体系,赋予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最锐利的理论武器。在这“两大发现”中,恩格斯把唯物史观排在前面,看作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和创立,最终克服了旧哲学的两大根本缺陷,正如列宁所说:“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历史唯物主义彻底揭开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秘密,正确概括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如同拨云见日,使在黑暗中探索历史之谜的人们思窍洞开、豁然开朗,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灿烂的日出。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的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列宁把唯物史观看作是马克思“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可以从马克思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恩格斯1883年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论著中深刻体会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粹。这两篇论著都不长,但读懂了这两篇论著,就可以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全部基础和前提的观点。人们在生产中与自然发生关系构成生产力,人与人发生关系构成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历史存在、发展、变化的全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构成人类社会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不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而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阻碍经济基础发展,社会革命或早或迟总会发生;关于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国家、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对立,自原始公社所有制解体以来的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关于国家、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自从私有制产生,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对抗、阶级剥削的阶级社会,国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取得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必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才能最后消灭阶级,通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关于人类社会形态演变一般规律的观点。人类社会从无阶级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将来必将为无阶级社会所替代,人类社会已经依次经历了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四个“经济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必将经过其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过渡,最终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五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必然趋势;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首要的观点,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决定人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观点。以人民为中心、为主体,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不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而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这些构成了唯物史观基本的观点。其中,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为什么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第一个伟大发现”呢?
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一大功绩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创立了唯物论的辩证法、辩证法的唯物论,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如十七世纪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的机械论唯物主义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十九世纪德国的人本唯物主义都已经把唯物主义发展到了当时旧哲学所能达到的高峰。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在唯物论领域探索的基本概念、范畴、规律等哲学认识都提了出来并已形成。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已经达到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高峰。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哲学发展到黑格尔,把人类思想的辩证法精华已经发展到了在唯心主义框架中无与伦比的最高峰。旧辩证法哲学家们在辩证法领域探索的基本概念、范畴和规律等哲学认识都提了出来并已形成。然而,这些旧哲学存在两个根本的缺陷:一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分离,讲唯物论的往往不讲辩证法,讲辩证法的往往不讲唯物论。(这里说的不是完全不讲,而是只讲一些,并没有根本的、彻底的、全部的讲。)旧哲学的唯物论总体上是朴素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乃至直观的。旧哲学的辩证法又是唯心主义的,其真理性发现几乎被唯心主义体系所闷死。旧哲学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一派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派是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克服了这两派的一切弊端。在唯物论和辩证法领域,马克思所做的创造性工作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起来,把唯物论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既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克服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不彻底性,创立了最彻底、最完备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即辩证唯物论又称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因为宇宙间一切事物既是唯物的,又是辨证的,唯物的、辨证的存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存在状况和最一般规律。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还原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存在、变化的本来面貌,揭示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一般本质与规律。
第二个缺陷是,一切旧哲学无论是讲辩证法的,还是讲唯物论的,在历史观领域都是唯心主义。人们对历史一般规律的认识几乎是空白,人们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认识是盲人摸象,仅仅是猜测而已,并没有对社会历史的真实存在、客观本质和一般规律形成科学认识,顶多只是零零散散的认识。如果没有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人们在历史观领域,仍然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贯彻到一切科学领域,特别是社会历史领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解开了人类历史之谜,彻底填补了人类思想史上对社会历史科学认识的空白。
二是因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过程来看,不完成对人类历史一般规律的认识,也就不可能创立彻底、完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没有对历史及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认识,唯物论也好、辩证法也好,都是不完全、不彻底的,没有完成对社会、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认识,也就不能完成对自然的全部、彻底的认识。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历史就是自然历史过程,没有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对自然一般规律的认识就是不完全、不彻底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但人类思维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思维的器官就是自然物质的人脑,意识和思维不过是人脑的机能,是自然存在包括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已,没有对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对自然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不完全、不彻底的。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既是人作为物质的、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又是人所特有的能动的、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发现了实践的伟大功能,彻底地告别了旧历史观,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没有对人类社会实践的科学认识,也就没有对人的认识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认识的辩证运动的科学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就不可能形成对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认识,没有对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认识,也就不能建立健全对社会一般规律的认识,以至对自然最一般规律的认识,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不完成新的历史观的创立,就不可能完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正因为马克思完成了对社会历史和对人类思维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才完成了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认识,才创立了最彻底、最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
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一言以蔽之地揭露了旧哲学的致命缺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旗帜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的以实践为改造旧哲学关键转折性范畴的新哲学不同于一切旧哲学的显著特点,明确宣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在马克思的哲学视野里,改造世界不仅包括改造自然,还包括改造社会;不仅包括改造客观世界,还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社会)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目的,在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及人的认识。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旧哲学不可能承担这个任务。改造自然、社会、人类及其主观认识,首先是正确认识社会、人及其主观世界,唯物史观恰恰解决了对社会、人及其主观世界的认识。有了唯物史观,人们才有了对社会、人及其主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认识,才有了改造社会、改造人及其主观认识的理论武器。
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开展伟大斗争求解放、谋幸福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无产阶级只有实现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历史任务,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必须与自己的对立面资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通过阶级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再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过渡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同反动势力斗争,还要同大自然斗争,无产阶级必须开展包括阶级斗争、自然斗争在内的伟大斗争,无产阶级开展伟大斗争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唯物史观的伟大历史作用。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块整钢铸成的完整、系统、科学的哲学体系,绝不可去掉任何一个重要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高度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强调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提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手们总是竭尽所能企图割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当然,也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缺乏深刻理解与正确认识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提法产生种种误解。譬如,误认为先有辩证唯物主义,后有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仅仅只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延伸和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只是解决了对自然观一般规律的认识;甚至有人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误说成是列宁与斯大林硬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身上的,不是他们本意的提法,是苏联意识形态制度制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片面提法……这些错误说法既损害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完整体系的正确认识,又贬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第一个伟大发现”的科学评价,更误解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的真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的认识,
严格地讲,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来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发展历史过程来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不可分割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块整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科学体系。列宁认为:“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至多也只是存在的近似正确的(恰当的、十分确切的)反映。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就会落入资产阶级反动谬论的怀抱。”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社会和人类思维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是自然中的特殊部分。没有对社会历史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唯物论和辩证法都是不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只有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才真正地创造了最彻底、最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对社会历史的科学揭示,只有从唯物论视角认识到物质决定精神,并没有从历史观角度认识到实践决定认识,那么对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因而,只有完成对社会、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才彻底完成对全部自然(包括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也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先后形成之分,同时形成,又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论,首先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马克思第一个对这一科学历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了经典表述,作出了自己独创的突出贡献,但这个科学历史观同时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尽管马克思对这个新的历史观没有提出一个专门的名称和严格的定义。但这一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早期、成熟期的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表述。恩格斯赋予这一科学世界观以明确的提法。他在《反杜林论》中首先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名称。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英文版导言中把这一历史观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列宁系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在1844年—1847年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进一步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毛泽东强调,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个伟大的理论,才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
那么有人就要问,既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可分割的、形成又不分先后,那么为什么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就称为辩证唯物主义,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呢?不错,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统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地提出并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就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个伟大发现”的鲜明的理论独创的特征了。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首先接受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极大的震撼、影响和教育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使得他们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中国的唯一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和发展,其中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唯物史观作为主要内容。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准备阶段。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集中地、大量地传播、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唯物史观,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首先接受的是唯物史观。当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首先接受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意味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分割,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们在首先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转变过程中,也同时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确立也得益于唯物史观。毛泽东本人完成由唯心主义历史观向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转变,完成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过渡,接受唯物史观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毛泽东也是首先接受了唯物史观,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走上革命道路的。1920年底,由于先进理论的武装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毛泽东在同各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实行了彻底的决裂,从而把唯物史观视为改造中国的唯一思想武器,使自己开始转变成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的信中写道:“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是事实,不像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摇动。我固无研究,但我现在不承认无政府的原理是可以证实的原理,有很强的理由。”这表明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通过接受唯物史论而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因为他认为这一学说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从他接受唯物史观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极其注意把这一崭新的历史观当作武器,用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
三、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我们当前重要的战斗任务
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当代变种,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典型表现,极具欺骗性、迷惑性和杀伤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它是以所谓“反思历史”“还原历史”“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行歪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近代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抹黑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当今一切英雄模范、历史上一切进步人物和民族英雄,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世界革命、否定历史上一切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之实,以达到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人民民主专政、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复辟资本主义的目的。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
一是丑化英雄。丑化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等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所涌现出的一些英雄人物;丑化岳飞、李自成、林则徐等中国古代的英雄、农民革命领袖和进步历史人物;
二是诋毁领袖。对毛泽东等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进行全方位抹黑;
三是否定革命。反对人类社会历史上一切革命运动和反抗斗争,从奴隶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到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起义,到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变革,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反对一切奴隶造反、农民起义和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譬如抹杀、贬损李自成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四是策划翻案。不是为冤假错案翻案,也不是为历史上的正面人物翻案,而是为历史上一切反动的人物、为已有公论的叛徒、卖国贼、汉奸、特务、刽子手翻案;
五是美化侵略。篡改侵略战争史,称颂殖民统治、侵略战争。把西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侵略掠夺说成是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帮扶和救助,谎称殖民有功、侵略有理;
六是歪曲事实。用假设否定历史事实,以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主观推演,来否定历史的必然规律,否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否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合理性;
七是掩盖真相。剪裁事实,曲解真相,以他们寻找、挖掘的所谓“真相”歪曲历史真相,以引起民众对历史真实的全面质疑,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八是贬损文明。把东方民族说成是落后民族,把东方文明说成是落后文明、“黄土文明”、颂扬西方文明,专门挖掘我国历史文化中的落后面,甚至抹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渲染民族自卑情绪;
九是贬低人民。把劳动人民说成是“群氓”“小人”“无知之人”,把一些反面人物无限放大,夸大为英雄、典范,令人叹为敬仰的“高大上”;
十是伪造历史。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最多。”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卑鄙到说假话、扯谎,编造、伪造历史。譬如,夸大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功劳,贬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作用,抹杀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功绩,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把伟大的抗美援朝污蔑为错误的决策,美化帝国主义侵略者,丑化中朝两国军队和两国人民,抹黑志愿军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否定抗美援朝的伟大历史意义。歪曲和丑化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夸大探索中的失误,抹杀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涣散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打掉人民心中的理想信念。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仅表现在史学领域,还蔓延到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潜入到文化、教育、哲学社会科学、道德风俗,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领域。历史虚无主义一个共同的表现,就是贬损和否定中国现代以来的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抬高洋务运动,贬低戊戌变法,抬高清廷的“新政”,贬抑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否定和诋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重新评价”和历史假设达到否定革命,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人民战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学术公正、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尊重史事的招牌,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重写历史”的名义下,做翻案文章,设置“理论陷阱”。他们在歪曲历史的同时,声称是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而他们提出的“范式转换”,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而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主观臆断。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和蔓延的理论根源,就在于放弃唯物史观的指导,陷入唯心史观的陷阱。历史虚无主义抽去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特别是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站在反人民的历史,用错误世界观去观察历史,用唯心史观去解释历史,完全把历史头脚倒立起来,颠倒黑白、不分是非。历史虚无主义秉持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析方法。违背唯物、全面、客观,一切从历史事实出发的历史研究方法。从主观臆想、假设、猜测出发,以偏概全,用一些片面、个别、零散、枝节的,也可能是真实的材料,轻易地推翻普遍的历史规律和已有的定论,大做翻案文章,并当作“创新成果”向人们兜售。历史虚无主义用错误的方法分析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离开社会形态发展一般规律、离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总线索分析历史。在历史虚无主义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笔下,“历史成为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殊死搏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展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阶段性胜利,形势大为好转。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虚无主义就偃旗息鼓、挂免战牌,宣布投降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战斗远未结束,伟大斗争必须继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是一场长期、艰巨的,也会出现反复的斗争。“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就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展伟大斗争,拿起历史唯物主义的武器,把历史虚无主义彻底打扫干净。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2020年9月26日,在第五届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论坛上的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