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时间:2020-06-17 18:45      

  物资捐赠、经验分享、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中,中国民间力量发挥专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民心相通使者”的使命,为世界携手抗疫凝心聚力

  

  物资运送的“生命通道”

  “往年6月初就要放榜了,今年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佐林秋是缅甸东枝第五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今年3月刚参加完高考。和缅甸全国90万高考考生一样,两个多月来他一直焦急地等待着成绩。

  3月底,高考刚结束不久,缅甸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防控疫情刻不容缓。高考阅卷是一项大工程,全国共设立10个阅卷中心,为期15天左右。然而,由于疫情风险和缺乏充足的防疫物资,阅卷工作迟迟没有开始。“高考阅卷工作人员聚集,加上口罩紧缺,我们参加阅卷的老师都很担心。”仰光经济大学校长丁温表示很为难。

  高考心系万千家庭。得知缅方的困难,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向缅甸教育部捐赠了一批口罩,分发到每一位阅卷老师手中,确保阅卷期间每人一天一只。“中方的援助雪中送炭,对我们推进高考阅卷工作有极大帮助!”缅甸教育部研究创新司司长温凯莫说。据悉,缅甸高考阅卷已于6月5日正式开始。

  对缅甸高考阅卷老师的捐赠,是中国民间力量向缅甸教育部和卫生体育部捐赠防疫物资的一部分。这批防疫物资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联合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捐赠,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和红外额温枪等。缅甸卫生体育部医学研究司司长佐丹吞感动地说:“缅甸处于疫情防控极为关键的阶段,中国人民的援助将切实提升我们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和民众的防护能力,减轻防疫压力。中国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我们希望通过捐助医疗物资,为全球奋战在一线的人员提供保护。”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表示。

  在全球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向海外运送物资殊为不易。为了尽快将援助物资送至缅甸,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紧急协调国内具有资质的生产厂家,并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的帮助下,规划出一条物资运送的“生命通道”——当防疫物资抵达中缅边境云南瑞丽口岸时,当地仓储和报关公司主动提出给予援助物资优惠价格,并加班加点完成报关手续。缅方第一时间到达缅甸木姐口岸,风雨无阻,接上这批物资运往仰光。

  来自中国的捐赠行动,受到缅甸民众的高度关注。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点赞,对中国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得到了多家中国民营企业的支持,向10余个国家捐赠了急需的医用防疫物资。“这次国际援助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建国说,“我们用心做好每一次援助,把友谊落到实处,把工作做到人心坎里,真正履行‘民心相通使者’的光荣使命。”

  抗疫爱心包送入难民营

  粮油米面、消毒剂、洗手液……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向黎巴嫩叙利亚边境地带第六十四号难民营捐赠的“抗疫爱心包”里,生活用品、防疫物资一应俱全。在该基金会黎巴嫩办公室负责人詹尉珍的组织协调下,这些爱心包送到了100户家庭的654名难民手中。

  难民法蒂紧握着小詹的手连声道谢:“你们送来的物资正是我们最需要的!”陪同的当地社工阿雅也对小詹竖起了大拇指,表示很高兴能一起为难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一句句肺腑之言让小詹倍感欣慰,再苦再累都值得。

  小詹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和北京大学人权法硕士,曾在海外工作。凭着突出的综合素质和对国际志愿服务的责任担当,她于2019年7月来到黎巴嫩,在难民营当志愿者。一年来,她与其他中国志愿者、当地社工一起,为难民提供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援助,教授他们中英文、缝纫技术等,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技能,解决生计问题。

  今年3月,黎巴嫩宣布实施封锁全国的疫情防控举措。许多难民因无法工作,基本生活都成了困难。小詹决定为难民提供物资援助。她的想法得到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施永青农村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然而,当地物资十分紧缺,采购成了问题。正在小詹一筹莫展之际,当地工作人员听说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要援助难民,深表钦佩,主动帮小詹联系采购了所需物资。采购完毕,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在全国封锁状态下,没有政府的特别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难民营。这一次,当地社工娜迪亚自告奋勇:“我来帮助联络政府,相信他们一定欢迎中国朋友!”好消息很快传来:当地政府同意中国志愿者携带物资进入难民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份份装满关怀和友谊的抗疫爱心包成功送到了需要的人手中。

  小詹还想方设法联络了几名中国国内呼吸科、急诊监护室以及前往武汉一线支援的医生,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为黎巴嫩多个难民救助组织的数十名工作人员和社区医院医生,介绍中国疫情防控和诊疗经验。如何初步判定新冠肺炎?如何在难民营等人口集中区域进行隔离?分享会上,当地医生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国医生耐心细致解答。“这个分享会太及时了!”许多人表示,在繁杂的信息中,能获得中国医生真实可靠的抗疫经验,帮助很大。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有许多像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和小詹一样的中国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秉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信念,为当地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云端”传递好经验好方法

  “这次网络会议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新冠肺炎还可以通过多种中医药方式预防和治疗,中国专家介绍的方法详实具体,我收获很大!”5月29日,菲律宾圣心出版社高级主管赖·阿波本在参加“中菲民间组织疫情防控线上交流分享会”后兴奋地说。

  此次交流分享会由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简称“合作网络”)、爱德基金会、菲律宾针灸学会等共同举办,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1家机构的近200人参会。会上,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沈佳、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刘兰英等,介绍了针灸等中医药手段在治疗新冠肺炎上的独特作用,分享了武汉抗疫一线的宝贵经验。

  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吸引了许多与会人士的关注。会后,一位菲律宾退休儿科医生专门联系主办方表达感谢。她说:“我的一位医生朋友今年70多岁了,在确诊新冠肺炎住院后,使用多种治疗方案病情仍持续恶化,呼吸困难。他对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良好效果有所耳闻,因此主动提出使用中医药治疗。服用中药后,呼吸困难很快得到缓解,病情逐渐好转,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菲民间组织的大力支持。菲律宾针灸学会会长陈祖从帮助学会会员在贫困社区设立针灸诊所,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疫情发生后,他了解到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广泛使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效果显著,主动联系爱德基金会,广泛邀请菲律宾医学同仁和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促成此次线上交流会的举办,推动两国医疗行业的交流。

  自3月底以来,合作网络秘书处积极联系中外方成员组织,合作举办了10余场线上抗疫经验交流活动,取得了积极反响。为了让中国抗疫经验惠及更多人,在多场“云端”会议成果的基础上,合作网络秘书处特别制作了“线上抗疫健康包”,向成员组织推送。这种数字化健康包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抗疫科普知识,可以满足儿童、母亲等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推出后,收获大量点赞。“这种设计既有创意,又非常实用!”马尔代夫—中国贸易文化协会副会长米渡在收到“线上抗疫健康包”后连连称赞。

  线上共享信息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携手抗疫的重要途径。中国抗击疫情的好经验、好方法,也正从“云端”传递出去。

  友谊如歌声流淌心间

  “尊敬的扎费罗维奇爷爷……我们得悉肆虐的新冠肺炎已经蔓延到了波黑,心急如焚,集体倡议为波黑抗疫捐款”“我们在遥远的中国祝愿你们早日战胜病毒”。近日,无锡市少年宫合唱团的团员们寄出了一封特别的信,收信人是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扎费罗维奇。信中,孩子们表达了希望波黑早日战胜疫情的真诚愿望。这封笔迹稚嫩的手写信和捐赠的数万只口罩一起,跨越7000多公里,经过3个口岸的辗转,成功抵达波黑。

  无锡市少年宫合唱团与波黑人民的友谊还要从2019年夏天说起。当时,无锡市少年宫合唱团受邀前往波黑参加“一带一路·民意相通”中东欧艺术节,并在萨拉热窝青年宫举办了少儿合唱音乐会。脍炙人口的中国歌曲《敕勒川》《好花红》《在水一方》,在波黑家喻户晓的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合唱团的孩子们用美妙的歌声和真挚的情意,收获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美丽的波黑和热情友好的当地民众,给合唱团的孩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友谊的种子在彼此心中发芽。

  今年3月,波黑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防疫物资紧缺。得知这一消息,合唱团孩子们的心被紧紧揪住了。他们决定为波黑民众捐赠物资,并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大力支持。有的孩子拿出积攒已久的压岁钱,有的孩子打开装得满满的储钱罐……他们用自筹的数万元人民币采购了大量口罩,作为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波黑物资捐赠项目的一部分,赠送给波黑小朋友。

  “这批物资是中国小朋友用点滴积攒的零花钱购买的,具有特殊意义。”出席捐赠仪式的波黑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外交部长图尔科维奇深受感动。

  “‘在那遥远地方的好朋友,让风把这歌声传,也把我的思念送到你的心间……’这首《致远方的朋友》是我们合唱团的最熟悉作品。”合唱团成员黄海宁说,“波黑朋友就是让我们思念的远方朋友。希望用这些防疫物资,表达我们的关心和思念。”

  今年是中波建交25周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两国携手抗疫、共克时艰,民间交往没有因疫情“隔离”:除无锡市少年宫合唱团外,旅波华侨、在波中资企业、中国民间组织也纷纷捐款捐物。困难面前,两国人民的友谊更显珍贵。

  

  图片说明:

  图①:4月20日,詹尉珍(右一)和当地社工在黎巴嫩贝卡谷地采购抗疫爱心包的物资。

  图②:无锡市少年宫合唱团向波黑人民捐赠的口罩。

  图③:4月28日,中华慈善总会蓝天救援队开始在柬埔寨开展为期15天的消杀作业和防疫培训。图为5月5日,蓝天救援队队员(右)在西哈努克省政府门前开展消杀作业,并对柬应急救援协会工作人员进行消杀培训。

  图④:在尼泊尔南部第二省,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西藏善缘基金会为当地贫困社区捐赠消毒水桶、安装多个“洗手站”,让当地居民用上了流动水源。图为4月3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尼泊尔办公室工作人员桑基(右)向加德满都帕坦区政府人员交接洗手站。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慧、敬宜整理,通讯员葛磊、刘志华、陆艺、王伟澍)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17日 1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