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榜样的足迹

时间:2019-07-23 07:23      

7月19日下午,军事科学院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会——邵龙飞摄

红山溢彩,岁月鎏金。7月19日下午,军事科学院礼堂掌声雷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会在昂扬激越的强军战歌中拉开帷幕。通过前期遴选,10名优秀演讲者依次走上舞台,讲述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强军故事、兴研华章。他们中,既有科研人员、机关干部,也有研究生学员、基层战士。

作为新调整组建仅2年的单位,如何做到合编合心合力?面对不断引进的科研人才,如何帮他们系好军事科研生涯的第一粒纽扣?在充满各种诱惑的外界竞争下,如何从思想层面找到栓心留人的答案?这是主题演讲会前期策划中,该院领导始终关注的难题。

用典型激励,靠榜样引领!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榜样的力量,追寻榜样的足迹,让以忠诚、求实、创新、谋胜为核心的军事科研文化在军科人中代代传承。

听,他们讲述了一种情怀——

舍小家、为国家,才能成为科学家

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这样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民永远记住他。”已故的寒区医学专家张是敬和热区医学专家杜桂仙,就是这样一对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科研专家。

“每当严冬到来,丈夫就奔赴祖国北疆最冷地域进行实验;每逢酷暑将至,妻子便要前往祖国南端极热之地开展攻关。”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刘璞,讲述了这对“‘冷’‘热’夫妻,以身许国”的故事。

在军事科学院,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科研伉俪。白天在单位攻关,晚上在单位加班,虽处同一院落,儿女情长却放在一边。

“这顶草绿色的无檐帽,见证了我国免疫及遗传工程创始人之一的黄翠芬三万里回国路,六十载爱国心。”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范晶作了题为《绽放在军帽下的芳华》的演讲。

新中国成立后,正在国外求学的黄翠芬和丈夫克服重重险阻回到祖国,投身军事医学研究事业。曾有人不解为什么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她回答:“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在军事科学院,有一支群星璀璨的女科研专家方阵,她们戴着不同颜色的军帽,深入一线部队调研,在国际论坛上发声,为设计未来战争献策。通过“军帽”这条主线,范晶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翠芬、女少将姚云竹、东北亚问题专家江新凤三代“铿锵玫瑰”谋制胜之道、研打赢之技的一帧帧动人画面。

在封锁打压中坚韧前行,勇当装备研制先行官…被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的某部历代科研人员矢志强军、攻坚克难的宝贵传承被演讲者娓娓道来。即便牺牲也要保护好绝密文件、来世我还要干科研……发自肺腑的深情讲述让台下官兵热泪盈眶。

青春勇担当,凝聚强军正能量。军事科学院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用“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和军队,最终成长为科研大家。

听,他们讲述了一种辩证——

大师本平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军事科学院,就有这样一批矢志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我如愿加入了新军科成立后的第一支芯片研发团队,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2岁”。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助理研究员万众,深情讲述了团队自主研制芯片的艰辛历程。

早上8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每周工作7天。生病的同志在实验室,一边输液一边继续科研。凭着这股拼劲、韧劲,团队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国际上一般用2到3年才研制出一款芯片的任务。

为什么被命名为“初芯”?“因为,它只是团队‘芯片’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因为,它能让我们铭记,为什么出发,向哪里进发!”生动励志的讲述引发在场官兵雷鸣般的掌声。

把忠诚铸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在演讲《星光闪耀》中,某研究所政治工作处主任王晨光带来了军事科学院最年轻的首席专家何元智30年厚积薄发成大家的故事。

参与的某重大科研项目从预研到定型,何元智用了15年。科研工作的前20年,她没有一项成果报奖;但她即便怀着8个月身孕,依然坚守在攻关一线。近几年,何元智成果井喷式爆发,先后荣获10多项科技大奖、20多项国家专利,4次荣立二等功,成为新军科调整组建以来首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求是奖的获得者。

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圣杰深有触动地说:“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耐心投入方有好的产出。何元智老师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精神,正是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需要学习传承的。”

无独有偶。早在2004年,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研究员就率领团队启动了“重组埃博拉疫苗”的研发。虽然这是个看不出前景的“冷门”研究,但陈薇认为,科学家要有战略眼光,要防患于未然。正因为预研充分,当疫情向全球蔓延时,陈薇团队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重组埃博拉疫苗。

《战胜埃博拉》的演讲者王潇霖是陈薇团队中的一名文职人员。她告诉记者:“为了严守军事秘密,研究院有的老专家成果主动不申报国家最高科技奖,还有的放弃参评院士!一代代军科人荣耀的背后正是数不清的淡薄名利、负重前行。”

在实践中成长、在摸索中践悟。研究生院学员郭颖、勤务保障大队的大学生士兵徐攀登都讲述了他们军旅生涯中的酸甜苦辣,平凡岗位上的成长感触同样引发在场官兵的强烈共鸣。

朴实无华的语言,却带来心灵如雷般的震撼。故事中的“他们”,都拥有红心永向党的信仰、大道铸华章的气魄、忠诚铸军魂的担当,令在场官兵从历史触摸到现实,无不动容、沉思。

听,他们讲述了一种预见——

过去的未去,未来的已来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姐带……”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研究员赵真燕以一首《马桑树儿搭灯台》开场,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贺锦斋为革命抛洒热血、妻子戴桂香执着守望丈夫67年的动人故事。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在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这个岗位上,我要书写好我军红色家谱,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赵真燕说,演讲虽已落下帷幕,但经过洗礼的心灵却更加坚定。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范广腾,以《我和导航共成长》为题,用亲身经历讲述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曲折的发展历程。

从学生到工程师,从普通参与者到某型装备子模块负责人……范广腾个人成长与国家、军队建设发展紧密相连的故事令在场人员无不动容。

回首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聆听榜样是为了超越榜样。

7月19日下午,军事科学院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会——邵龙飞摄

军事科学院官兵以演讲的形式,讲述在科技强军路上改革图强的拼搏奋斗和悦人成绩,展示一幅幅致力于强军兴军、全速发动军事科研创新引擎的壮美画卷。

“举行这次主题演讲会,正值新的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两周年之际。这里讲述的都是身边的名师大家、榜样模范,做到了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对于深入传承军事科研红色基因,充分展现广大官兵强院兴研良好风貌,进一步凝聚开新图强意志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主任王贵胜如是说。

(责编:马昌、袁勃)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