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码链颠覆传统溯源的创新

时间:2022-04-07 09:52      

  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商品仿冒、知识产权盗版等造假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对企业利益、经济环境、公共健康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还衍生出了有组织的刑事犯罪等问题。有形商品的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其中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而无形商品的产权归属和信息来源关系到人们的财产问题,也牵涉到社会的信任和监管运营问题。因此,追本溯源,寻找信息真正的根源,必须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溯源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传统溯源是指追踪记录有形商品或数字商品的流转链条,通过对每一次流转的存证,实现对全流程的信息采集记录。通常是指物品或者信息在生产、流通、传播及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各种采集和留存方式,获得物品或者信息的关键数据。这包括流通和传输的起点、节点、终点,数据类别、数据详情、数据采集人、数据采集时间等数据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方式进行存储,通过追踪记录有形商品或无形信息的流转链条,实现溯源防伪的追根鉴证。

  防伪溯源,对于生产,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管理、赢得消费者信任,有利于监管问责的透明。通过溯源追溯企业的全流程行为和数据,实现企业旗下商品的生产、流转、销售全程数字化。通过溯源进行过程监控,根据溯源数据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管,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标准化生产规范,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在安全问题责任追究上,产品质量出问题后,通过溯源快速找到问题环节和责任人,以此提升各个环节的安全度。此外,还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快速召回出问题的产品,而不必因为个别批次、渠道的产品出问题就召回全部产品。在企业外部品牌维护上,通过溯源系统向用户展现产品的真实产业链流转行为和数据,达到溯源溯真的目的。拒绝以假乱真,打击假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产品安全消费,满足用户的知情权,提升用户的信任度,提升企业的品牌美誉度。通过溯源系统,企业向社会公开自己的生产、包装、仓储、运输、经销流程,并且提供可查询的数据,接受社会监督。当产品发生问题时,社会、政府、执法机构可以通过溯源系统追溯产业链各环节数据,定位问题发生的环节和责任方,同时产业链参与方也可以通过溯源数据自证清白。通过溯源系统可以查找到产品发生问题的环节,同时可以跟踪到从出问题的环节流转出去的产品去向,及时追踪产品进行召回等行为,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

  防伪溯源,对于消费,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真伪、质量的广泛诉求。通过溯源,消费者可以方便地对企业生产的商品进行追溯和防伪查验,全面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信息,让消费更透明、更放心。当消费者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可以存证,以便维护个人的消费权益。

  鉴于二维码具备便捷准确的网络接口功能,如今,应用二维码溯源已在很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开发。二维码溯源是通过给每个产品(资产)建立一个唯一编码的二维码信息,如同产品(资产)的身份证一样,在整个产品的产业链中,从生成到最后完成所有功能,直至销毁,该编码始终不变。这个唯一身份的溯源二维码,记录了产品(资产)原料供应信息,生产生成的所有信息,以及仓储、运输、销售、用户、售后等等全部生命周期内的所有信息。

  传统溯源对象和痛点

  传统溯源对象主要是有形商品和数字商品。有形商品指一切有实体的商品,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和稀土产品等。流程经过生产、包装、仓储、运输、经销过程。重要信息包括原料来源追溯、生产过程、加工环节、仓储信息、检验批次、物流周转到第三方质检,海关出入境等内容。目前在供应链中已有的溯源模式包括条形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各种溯源方式中一般采用中心化模式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有形商品跟踪与追溯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要将本环节的信息进行标记,还要采集前面环节的已有信息,并将全部信息标识在产品标签上,以备下一个环节的使用。因此商品的可追溯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需政府部门组织,多部门参与,包括质量、物流、IT、营销部门等。只有在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建立无缝的联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

  数字商品是指经过数字化并通过数字网络传输的产品。依据数字产品的用途性质,将数字产品分为内容性产品、数字凭证、数字过程和服务等三种类型。内容性产品指表达一定内容的数字产品,主要有新闻、书刊、电影、音乐、图像等表达形式。数字凭证指代表某种契约的数字产品,如数字门票、数字票据、数字化预定等。数字过程和服务主要指数字化的交互行为,如远程教育、网络游戏、交互式娱乐等。在这一领域的溯源主要是针对内容性产品的知识产权确权和数字凭证两个方面。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已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现阶段版权保护领域却存在着作品版权难追溯、侵权行为难判断、利益归属难界定、原创作者权益难保障的障碍,维权成本高,举证困难等痛点。其中,文化产业成了侵权盗版的重灾区。网络小说、游戏、音乐、视频、图片等拥有知识产权的作品资源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被大量免费传播已成为一种现象。这使得出版业、互联网创作、IP衍生品行业,都在侵权盗版的侵害下遭受着重大的损失。

  好作品的产生需要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没有良性的互动和合理的回报,将伤害创作者的创作激情。这种乱象不仅打击优秀作者的创作热情,提高运营机构的操作成本,让相关的创作者和机构损失巨大,也阻碍着相关领域内有序市场的形成。维护数字商品的知识产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市场需求。

  伴随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仿冒和盗版商品交易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对企业利益、经济环境、公共健康等方面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还衍生出了有组织刑事犯罪等问题。有形商品的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其中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而无形商品的产权归属和信息来源关系到人们的财产问题,也牵涉到社会的信任和监管运营问题。因此,追本溯源,寻找信息真正的根源,必须要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溯源需要经过信息采集和存证两大过程。信息采集过程存在的痛点,在于受限于现阶段的技术识别水平,当前的信息采集只能收集到商品流转过程中的部分数据,要设计和采用标准化的可追溯系统,需要有较大的资金投入。

  数据存证过程存在的痛点在于一是中心化技术信息数据造假容易(内部作恶和外部入侵),目前在供应链中已有的溯源模式包括条形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各种溯源方式中,一般采用中心化模式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这容易导致数据被篡改。在中心化账本模式下,谁作为中心来维护这个账本成了问题的关键。无论是源头企业,还是渠道商保存,由于其自身都是流转链条上的利益相关方,当账本信息不利于其自身时,都很可能选择篡改账本或者谎称账本信息由于技术原因而灭失了。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如摄像头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没被打开。因此,利益相关方维护的中心化账本在溯源场景下是不可靠的。二是敏感信息数据的保密难。理想的溯源系统中,需要记载全部的关键信息,比如商品主要原料的来源、技术指标和有关操作过程、产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和最终的消费者等。但有些重要信息属于企业机密,比如在代理产品市场中,生产商知道了具体的分销商便有可能直接插手,让分销商辛辛苦苦开拓的市场被收回。而传统溯源数据可能会由于内部失误或外部攻击,导致敏感数据被泄露。三是信息孤岛,难以共享。商品供应链由众多参与主体构成。不同的主体之间存在大量的交互和协作,而整个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被离散保存在各个环节,各自的系统内,信息缺乏透明度,是一种信息孤岛模式。信息的不流畅,导致各参与主体难以准确了解相关事项的实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影响供应链协同效率。

  而关键数据和信息分散在不同部门和系统中,也导致了整个行业标准体系缺失。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溯源数据记录体系,即使实现了商品数据共享,也无法融合、有效利用。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溯源也暴露出了最大的痛点,是只注重对物的溯源,而忽略了对人的社会行为的溯源。

  码链创新以人为本,对人的社会行为溯源

  进入信息社会的人类社会,不仅需要通过信息化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体系结构进行重组与重构;需要将现实空间的社会体系抽象表达到网络空间,并通过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在网络空间建立起支撑人类活动的一体化信息执行环境。需要在数字世界里建设一种新的文明。这种新的文明的基本运行模式应该是,将人类社会的信息活动,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存储、传递以及从问题到决策的过程等,提升到网络空间实现跨越时空的高速、高效运行;并将信息处理的结果落地到现实空间,达成精准、高效的实施,以此来建立新的价值创造体系、新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新的智慧文明体系。服务于人类的社会活动,提升人类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质量,通过信息化为人类谋求更高级形态的福祉。

  人的行为和万物的活动都表现为数字化的行为方式。真实的地球具有真实的物理位置坐标,而不在以虚拟的IP构成的互联网屏幕的世界里。生活在真实的地球上的人类行为,与虚拟的IP世界,即互联网世界是没有相互对应、一一映射关系的。

  在现实世界中,人在三维世界中相互遇见,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相互作用,构建人类社会的巨大经济体。结合三维现实世界的实体世界,在“码”的数字世界里,同样可以标定三维的地点和时间,标定了三维的地点和时间的“码”,可以固定在某个坐标上,进入“物格”。“物格”是在“码的世界”中的一个三维空间的量子化容器,数字人的数字化行为都将落在标定地点,形成的码可以被记录、也可进入物格容器。

  码链理论中的数字人概念,最早始于我们2006年在美国提交的,“基于主题、社会地位及社会态度来构建一种人际交互数字人网络的方法”专利,码链正是基于数字人的数字化行为管理模式,通过扫码链接、分享传播形成的链条。由于其中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等5W元素,形成了一种可溯源、不可篡改、去中心化,超越区块链共识机制的新范式,完成了码链从思想理论到实践,从专利技术到软件产品、硬件产品等一整套创新体系的建设。

  码链通过“扫一扫”二维码把现实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信息数字化的编码记录存储到“码”中,并且分布式记录到行为发生地的物格数字地球方格里。这样就可用“码”来代表人和万事万物的信息所有权,而且是数字人对外服务的邀约,即每个人向外部世界,通过社交体系来传递个人的价值或服务。人和万事万物都可在自己的行为中植入自己的数字人DNA后生成新的“码”,码与码形成链条,从而成为“数字人”的行为记录链,形成数字人的链条轨迹,进而形成了现实世界与平行的数字世界一一对应的映射,构建成了多个乃至无限多个平行世界维度的数字世界。人类可以通过“扫一扫”方式自由进入这个数字世界,实现次元转换。同时,通过“扫一扫”的升级版“看一看”甚至“想一想”,在量子维度进行人类在社会中的自主意愿表达。基于五W元素的“码”记录人和万事万物的唯一性、安全性、不可篡改性以及庞大的数量和时间戳,构建了码链模型。进一步通过码链模型的“码”作为人类及其行为在网络空间的数字化表达,形成了人类在信息社会的网络世界中数字化生存的新文明,即“码世界”的码链数字生态文明。更构建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数字人物联网系统模型的新世界。

  基于这一模型,应用码链溯源,溯源的对象除了物外,还包括对数字人行为的溯源。近段时间,在华东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愈来愈严峻的形势下,为提升核验登记的精准性、有效性,同时方便市民日常通行,上海市、江苏省等地,推出了进入商超、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扫一扫专属的“场所码”呈现绿码后就可通行的举措。“场所码”其实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行程码”的一种新的应用场景,是专为重点场所生成的二维码。这一举措有助于疫情防控的精准溯源排查,在局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通过新冠确诊病例或密接者的扫码记录快速关联到其他扫描过该场所码的人员,便于快速开展精准溯源排查,避免疫情扩散。相较于以往的手写登记,场所码的应用在精准记录的基础上,减少了个人敏感信息的传递层级和经手人数,有效保护了个人的信息安全。除了筛查、溯源异常码外,还可以监测人流量,保障物资供应,具备疫情溯源、物资保供等功能。

  “场所码”呈现的其实就是基于“物格”的物格化管理,通过扫一扫场所码,是对互联网基于IP地址的范式升级,升级到链的御空眼镜看一看,随时随地的场所码接入,对数字人的行为实现全过程的可溯源。

  码链将全程溯源体系、动态追踪监控系统和对数字人行为的全过程可溯源应用到网络中,利用码链上信息的分布式存储,不可复制篡改的特性,不仅可为企业构建从原料到终端消费者的商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从实时录入商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升级到商品在与人交接的各个环节通过御空眼镜看一看,并实时分布式记录到物格链的账本里去,不仅实现来源可控,而且可以追踪溯源,不可篡改;这样就可实现对商品流向进行全程追踪、掌握商品流通细节、定向召回问题产品;实现去向可追。在彻底预防和杜绝产品安全隐患,从源头开始层层把关地根除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时,也为后期消费者的追溯提供了数据依据,增强了企业的信誉度和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码链创新的基于“物格”和对数字人行为实现全过程的可溯源模式,解决了传统溯源只停留在对物的溯源中,而缺乏对数字人行为溯源的痛点。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