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蔚最新发明“码链区块”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时间:2021-06-25 11:16      

  近日,全球二维码扫一扫、统一发码组合专利技术发明人徐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发明名称为:“采用码链区块的数字货币模型、方法、系统及装置”(国际申请号:PCT/CN2021/096768;国际申请日:2021年05月28日;优先权日:2020年06月10日)获得授权。该发明专利自优先权日始,已经进入全球。值得一提的是该专利有167项权利要求,可以在全球数百个国家享有专利权。这表明,中国原创“基于扫一扫、统一发码”的系列组合专利,及基于扫码使用的“数字货币”布局,已掌握了全球主动权。

  区块链:基于联网的去中心化账本的记账技术

  在数字时代,负责记账的是计算机,记账系统所接入的每一台计算机被称之为“节点”。但中心化的记账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弱点:一旦这个中心出现了问题,如被篡改、被损坏,那么整个系统就会面临危机乃至崩溃。而去中心化是没有中心的,也就是说参与到这个系统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中心。从设计账本系统的角度来说,就是需要每一个节点都能够保存一份完整的账本。然而,由于一致性的要求,每一个的节点是不能够同时进行记账的,因为节点所处的环境不同,接收到的信息自然也各不相同,如果同时进行记账的话,必然会导致账本的不一致,从而造成混乱。既然节点不能够同时进行记账,那么就不得不选择出一部分拥有记账权利的节点。但是如果指定某些特殊节点来赋予记账的权利,势必又会与去中心化的初衷相违背,这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中心化的记账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弱点:一旦这个中心出现了问题,如被篡改、被损坏,那么整个系统就会面临危机乃至崩溃。

  2008年11月1日,一位名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首先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A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了比特币与区块链(记账技术)。

  比特币作为一种典型的数字货币,通过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比特币,采用了基于UTXO的交易记账方式。UTXO,全称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未花费的交易输出)。是一种类似于支票的数据结构:UTXO有一个金额以及一个拥有者。拥有者是通过交易获得了UTXO,UTXO记载了这笔交易的来源的指针,来源同样也是UTXO对象。每一笔交易的输入实际上引用的是上一笔交易的输出。每一笔交易可以有若干个输入,每个输入包括如下信息:1、该输入是哪一笔交易的输出,2、该输入是该笔交易的第几个输出。没有这两项信息对应到的交易输出,可以称为未花费的交易输出。一笔交易若要有效,需要所花费的UTXO的拥有者的一个有效签名,以及被花费的UTXO的总金额大于等于该交易的总金额。交易过程中涉及的钱包余额,实际上是一个钱包地址的UTXO集合。因此,比特币究其本质就是一个基于联网的去中心化账本,而区块链就是这个账本记账技术的名字。

  区块链就是一个共享的、不可更改的账本(理论上),区块链共享和完全透明的信息,所有的网络成员均可访问。

  比特币UTXO对象精确地模拟了现实中现金交易的形态,结合分布式记账和区块链共识机制,成为独立于主流银行电子记账交易外的一种新兴的电子交易模式。采用UTXO记账,随着资金从一个钱包转移到另外一个钱包,形成了一条清晰的交易链,这条资金交易链不会随着交易层次的增加而模糊,因为每一笔交易都有唯一的编码,交易编码把当前交易的输入和前一笔交易的输出衔接起来,就可以从源头追溯到资金的使用链条,也可以反向追踪到每一笔交易的资金来源。UTXO记账可以采用区块链方式,也可以采用中心节点和区域节点共同构成的混合式记账方式。记账节点的公正性和记账效率是UTXO记账方式的核心技术难点。

  码链区块:超越互联网两个维度的第四维度技术

  “采用码链区块的数字货币模型、方法、系统及装置”发明(以下简称(Code Chain UTXO,CUTXO,即“码链区块”),提供的是一种码链记账对象。码链,是基于5W(时间、人物、地点+前因后果)元素真实世界发生的行为,而构建的一一对应的数字化世界,是把真实的三维世界发生的5W,通过码链的接入协议映射到一个数字化了的世界。即可以在记账节点之间,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同步记账。但码链记账对象的数据,至少包含码链的指向信是“码”,(包括(一维码、二维码、多维码、隐形二维码、明暗闪烁点阵图等),这些码具备唯一性、安全性、不可篡改性以及庞大的数量和时间戳,是数字人在数字世界中的身份标识。在徐蔚基于扫一扫组合专利发明构建的码链数字世界里,二维码代表着具有数字身份的人和万事万物的信息所有权,任何具有数字身份的人和万事万物都可以在一个自己的行为中植入自己的数字人DNA后,生成新的码,通过码链接入,存储在码链网络中,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溯源性,及不可篡改。可以用于查询到对应的码链,对码链上各节点的数字人的活动可以进行追溯,提供更高维度的数据验证能力。

  而以码链记账对象来表示码链数字货币,可以用于交易、兑换,实现应用和记账的效率和便利性;数字人以数字资产为抵押获得发行的码链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基于所在位置与物格,由物格所有者绑定受益权;通过物格门牌(数字资产交易所)的接入,使每一个环节的贡献都能被量化追踪并获得相应奖励,从而促进流通传播。

  “物格门牌”,是码链数字经济“点、线、面、体、系”中的“体”,即交易所。其中,“点、即扫一扫”,是当下十亿民众已经习以为常形成的扫码链接的行为,不仅包括扫码支付,还包括扫码开锁,扫码购物等,可以通过统一发码升级到“扫码链接数字地球”。“线”、即价值链,通过每一次扫码链接、叠加自己的数字人DNA形成新的码,构成新的链条,成为数字地球万物互联的接入方式,无数的基于相同主题的点与线汇聚,就构成了“面”。即产业码这一基于多个主题的码链管理服务器。而多个产业码服务器之间的互通互联、就是“体”,即价值交换的交易所。

  此外,基于码链网络的价值链体系亦如是。价值链借助码链网络就可以搭建一个去(泛)中心化的价值传播体系,只要是拥有数字人身份的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而价值传播的收益是通过智能合约所运行的,所以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在徐蔚创立的物格新经济生态体系中,已经把全中国的2100万个消费场所(即交换交易行为发生地)“物格门牌”的消费行为,正在通过“统一发码、扫码消费”管理起来,从而获得十亿民众的消费总量所代表的经济体量,而通过“扫码链接、接入协议”把这些2100万个“物格门牌”都定义成为“通证”,即代表中国消费总量的独一无二的通证(NFT属性)。而把这2100万个物格门牌链接起来,就形成全球最大的公链“物格链”,2100万个总量有限是因为线下交易的门店门牌总数不可再生,地段独一无二,不可再生(NFT);且2100万个物格门牌,同时还可以是服务记账节点(远远大于比特币公链的万个节点的数量级),且每个物格门牌不仅是真实有效的,而且是“源于消费,自带收益”。因此,“物格链”将超越区块链,成为全球最大的共识公链,因为它是基于人类真实行为,真实地理位置发生的,因此可以成为人类数字化行为的“伊甸园”。

  据发明人徐蔚介绍,在基于码链区块的“物格链”中,码链服务器作为主记账节点,生成一码链记账对象,并将其与当前查询的码链进行对应;所述码链记账对象都能同步给其他记账节点;所述码链记账对象的数据,至少包含该码链对应的码链指向信息;对与该码链对应的转发内容,码链服务器还根据对该转发内容的背书情况,形成背书部,并将背书部加入到所述码链记账对象的数据中。将生成码链记账对象的记账节点,称为主记账节点。示例地,主记账节点或有权限的其他记账节点,可以对码链记账对象进行数据的更新或调整。一些示例中,码链记账对象允许被记录、存储、转发等。任意一方使用相应功能的设备(软硬件),对所存储或经同步、转发或其他各种方式获取到的码链记账对象,可以读取码链记账对象的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解读或转换,展现其中至少一部分(给设备的操作者或指定的某一方)。必要时,还可以对码链记账对象的数据进行加密,获取该对象后需要通过相应密钥解密后,才可对数据进行读取或进行其他操作。

  互联网是二维的,人、机、物互联的物联网区块链是三维乃至多维的。综上所述,徐蔚“采用码链区块的数字货币模型、方法、系统及装置”的最新发明专利技术,则是已经超越了互联网两个维度的第四维度技术。徐蔚的最新技术发明专利,给数字技术领域又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