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潜力有多大?

时间:2021-04-15 19:25      

  

  天津北方网讯: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近期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碳达峰、碳中和不仅将改变社会的生产、生活,同样也会造就一个全新的绿色金融市场。

  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完善绿色标准制度。

  3月7日,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人民银行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以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深刻变化。

  3月30日,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公开征集意见,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渐行渐近。

  《草案修改稿》提出,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协商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和阶段性目标要求,提出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公布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规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额。《草案修改稿》要求,该暂行条例施行后,不再建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暂行条例施行前已经存在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当逐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如果还不了解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那么可以看看特斯拉的例子。特斯拉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首次实现全年盈利,但实现盈利不仅仅是通过销售汽车而,向其他汽车制造商出售碳排放额度同样功不可没。2020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赚取16亿美元,远远超过7.21亿美元的净利润。这意味着如果去除这项收入,特斯拉在2020年可能会出现净亏损。在过去五年里,特斯拉出售的碳排放额度为公司带来了33亿美元的收入。

  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碳金融衍生品迎来发展机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今年6月正式运行,未来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实现有效快速减排的企业,未来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获取丰厚的配额盈利。依托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绿色衍生品,例如碳远期、碳期权、碳掉期等也将迎来很大提升发展的空间。

  在绿色信贷方面,我国存量规模目前位居全球第一。银保监会3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项目贷款余额及增幅规模位居前列。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良好,不良率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整体不良水平。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逐步显现,按照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过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6亿吨。

  我国绿色信贷存量集中投向交通和能源两大产业,未来以市场化发展为主,行业标准和法规建设将逐步完善,走向规范化、体系化发展,绿色信贷标准有望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形成有特色的标准体系。

  除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信贷外,绿色债券潜力巨大,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对外表示,修订后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即将出炉,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类项目被移出支持范围,绿色项目的分类标准体系更加明确。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整体发行量不断上升,成为债券市场上增长新动力,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清洁交通、清洁能源以及水资源等领域,未来募集规模将持续提升。例如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在北京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始于2015年年底,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累计发行绿色债券约1.2万亿元,规模仅次于美国,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目前,企业绿色债券融资规模仍远小于绿色贷款,未来发展空间仍然较大。作为绿色融资的重要工具,绿色债券可以为企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型提供更为稳定的融资,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将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迈上新台阶,碳排放交易、绿色债券、绿色信贷都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