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下)

时间:2021-01-23 23:20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经济在经历年初的冲击后迅速恢复,走出一条令人振奋的反弹曲线,各类经济指标由负转正印证着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步伐。同时,民生指标也不断改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明显高于预期目标;城镇消费市场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 

投资稳步复苏 结构持续优化 

投资司司长 翟善清 

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年初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增速稳步回升,结构持续优化,复苏态势不断巩固。

一、投资增速持续回升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24.5%,而后降幅逐月收窄,上半年下降3.1%,至前三季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全年投资比上年增长2.9%,增速比1月份至11月份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0.3和2.1个百分点。

四大区域投资增速全部转正。2020年,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3.8%,中部地区投资增长0.7%,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分别增长4.4%和4.3%。

三次产业投资均实现正增长。2020年,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9.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

二、三大领域投资继续改善

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2020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0.9%。其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6.0%,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8.6%,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5%,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

制造业投资降幅持续收窄。2020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2%。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2.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26.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增长9.4%。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7.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7.6%,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长8.1%,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2%。

三、民间投资增速加快

2020年,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0%。其中,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增长13.5%,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6.8%,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民间投资降幅分别收窄0.8和1.5个百分点。

从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投资增长1.2%,中部地区民间投资下降2.4%,西部和东北地区民间投资分别增长4.8%和3.5%。

四、高技术产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2020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0.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1.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9.1%。

五、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

2020年,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1.9%。其中,教育投资增长12.3%,卫生投资增长29.9%。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2020年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7.8%,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32.8%,资金充裕为投资逐步回升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加快10.8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较快增长将为2021年投资增长带来较好支撑。

消费持续恢复 零售市场回暖 

贸易外经司司长 董礼华 

2020年,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显效发力,市场销售逐季改善,商业模式创新和消费结构升级持续发展。

一、市场销售持续回升,消费复苏态势逐步巩固

市场销售逐季改善。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上年下降3.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3个百分点。市场销售呈现逐季恢复态势。一季度消费市场受到疫情明显冲击,市场销售大幅下降19.0%,二季度市场销售降幅明显收窄,三季度增速首次转正,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消费市场复苏态势持续。2020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增长,市场销售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

二、城乡市场逐季复苏,乡村市场恢复好于城镇

城镇消费市场持续改善。2020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4.0%。乡村消费品市场增速高于城镇。2020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3.2%。其中,四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6%。

三、商品零售规模接近上年水平,餐饮等服务消费持续恢复

商品零售恢复较快。2020年,商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2.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商品零售规模接近上年水平。从商品零售恢复进程看,商品零售额月度规模早在7月份已恢复至同期水平,恢复速度也快于消费市场整体水平,且连续6个月同比正增长。

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改善。2020年,餐饮收入比上年下降16.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7.3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0.2%,季度餐饮市场规模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

四、新型消费模式加快发展,实体店消费明显改善

线上消费较快增长。受疫情影响,居家消费需求明显增长,“宅经济”带动新型消费模式加快发展。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9%。

线下消费明显改善。2020年,限额以上超市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商品零售额降幅分别比前三季度收窄6.8、3.8和5.4个百分点。

五、升级类商品零售势头向好,汽车销售市场明显回暖

升级类商品零售表现亮眼。2020年,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和通信器材类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5.8%、8.4%、9.5%和12.9%,增速明显高于商品零售平均水平。

汽车销售规模接近上年水平。2020年,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8%,规模接近上年水平。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连续6个月保持较快增长。

就业形势改善 完成预期目标 

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 张 毅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就业面临多年少有的巨大压力,随着减负稳岗扩就业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实施,就业形势逐步回稳向好,就业预期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回落,就业形势逐步改善

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活动受到限制,企业停工停产较多,就业市场受到明显影响,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2%的年内高点。随着复工复产复市持续推进,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7%。

进入下半年,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9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4%。四季度,就业形势进一步回稳向好,12月份失业率降至5.2%,与2019年同期持平。

二、农民工就业压力逐渐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

2020年初,农民工就业形势一度十分严峻,2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同比下降5400万人,3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达到6.7%的历史高点。年末,外出农民工人数已恢复到上年的97.3%,12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同比基本持平。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叠加疫情冲击,就业压力十分突出。7月份,城镇20岁至2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逐渐改善,调查失业率趋于下降。12月份,20岁至24岁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员失业率较7月份回落7.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持平。

三、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2020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取消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鼓励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加强各项就业服务,推动各项就业预期目标顺利完成。2020年,全国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1186万人,比900万人的预期目标多28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

2020年,我国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就业形势在巨大压力下逐步回稳向好。2021年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面临不确定性,但在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政策工具支撑下,国民经济将进一步稳步恢复,就业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收入增速提升 民生支出增长 

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 方晓丹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消费支出稳步恢复,基本民生支出稳定增长。

一、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1%。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扣除价格因素后,2011年至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2%,10年累计实际增长100.8%。

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

二、各项收入增速稳步回升,保就业保民生政策持续见效

保就业措施落地见效推动工资性收入增速回升。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917元,增长4.3%。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6173元,增长8.7%。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全国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增长7.8%。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促使经营净收入由降转增。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307元,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速实现转正。

三、居民消费支出稳步恢复,基本民生支出稳定增长

居民消费支出降幅逐季收窄,呈现持续恢复态势。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

基本民生支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居民人均商品性消费支出12173元,增长4.3%。受居家时间增多影响,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和人均居住支出分别增长5.1%和3.2%。

健康通信等消费支出水平上升,全国居民人均购买医用酒精、口罩等医疗卫生器具支出增长2.0倍。居民通信需求增多,网购行为大幅增加,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通信服务支出增长6.2%。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2020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7.1辆,比上年增长5.2%;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53.8部,增长0.2%。

物价逐步回落 生产价格回升 

城市司司长 王有捐 

2020年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好转,CPI从高点逐步回落,PPI从低位稳步回升,全年物价走势基本平稳。

一、消费领域价格涨幅回落

CPI月度同比前高后低。2020年,CPI上涨2.5%,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分月份看,同比总体呈前高后低走势。前两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猪周期”和春节等因素叠加影响,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带动CPI上涨较多,同比分别上涨5.4%和5.2%。CPI涨幅从3月份开始回落,8月份CPI继续回落,至11月份转为下降0.5%。12月份,受低温天气、需求增加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CPI上涨0.2%。

食品价格涨幅较大。2020年,食品价格上涨10.6%,涨幅比上年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2个百分点,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49.7%,涨幅比上年扩大7.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六成多。全年鲜菜价格上涨7.1%,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鲜果和鸡蛋价格分别下降11.1%和10.8%,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27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总体变动较小。2020年,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2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需求偏弱以及国际原油价格走低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年上涨0.6%转为下降0.8%。

二、生产领域价格低位回升

PPI整体先降后升。2020年,PPI下降1.8%,降幅比上年扩大1.5个百分点。分月份看,年初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工业品需求低迷,2月份起PPI环比和同比进入下降区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6月份起PPI环比止降转涨,同比降幅稳步收窄。12月份,PPI环比上涨1.1%,为2017年1月份以来最大涨幅,同比下降0.4%。

石油、钢材和煤炭等相关行业价格下降。2020年,受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总体下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全年平均降幅在5.9%至27.4%之间,合计影响PPI下降约1.27个百分点,占PPI总降幅的七成。

其他主要行业价格有涨有跌。2020年,受牲畜屠宰、植物油加工和饲料加工等价格上涨影响,农副产品加工业价格上涨4.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价格涨幅在0.6%至3.3%之间。上述5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3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价格总体平稳。

杏彩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