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徐工集团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产量、销量均同比增长30%以上,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徐工是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记者采访了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
经济发展稳定转好,带动工程机械行业逆势上涨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企业面临着哪些机遇?
王民:目前,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稳定转好,工程机械行业也已经全面恢复。行业报告显示,今年1—8月,我国挖掘机、起重机、压路机等8类主机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8.2%,实现逆势上扬。徐工集团主要经营指标连创新高,通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我们实现了从“复工复产”到“满产高产”的转变。1—8月,徐工起重机、挖掘机、压路机等机械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0.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不仅如此,徐工还带动了徐州市600多家配套中小企业、约4万名职工共渡难关。
对于未来,我们信心十足。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也不会变,这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产业最大的市场。庞大的市场规模、千变万化的应用场景,让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够及时、快速地被大量的实践所检验,从而加快迭代升级、提升水平。我们将以恒心办恒业,不断深化改革,做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进高端液压阀、新型传动件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孕育出更多突破性、实质性的创新。同时,放眼全球,积极到国际市场打拼,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宝贵机遇,既要眼睛向内,也要胸怀世界
记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徐工将如何把握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工时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总书记还勉励徐工集团着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好模式、好经验。今年7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现场聆听了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深深感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给包括徐工集团在内的广大企业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带来了宝贵机遇。
如今的徐工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中的排名从1999年的第二十九位提升至今年的第四位。接下来,我们既要观大势,更要做好自己的事,紧紧抓住战略机遇,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的经营理念,推动徐工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
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宝贵机遇,我们一要眼睛向内,坚定不移把握“两新一重”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二要胸怀世界,坚定不移开拓海外市场。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实施技术创新与国际化两大主战略,持续加大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研发投入,努力占据全球产业技术制高点。
同时,徐工将继续深化改革,利用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遇,以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就在上个月,徐工刚刚成功引进16家新股东,完成引资210多亿元。未来,我们将努力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推动混改落地见效。
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努力向海外高端市场跃升
记者: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徐工将如何巩固、开拓国际市场?
王民:徐工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大踏步进入国际高端市场。近年来,徐工坚定不移实施国际化升级战略,目前在多个国家拥有10多个大型制造基地和全球组装厂,产品出口187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总额和海外收入持续居我国全行业第一。
疫情防控期间,徐工延续了往年的良好表现,继续稳居中资工程机械品牌出口冠军。今年2月,在乌兹别克斯坦徐工装载机械客户答谢会上,徐工装载新签下数百台设备的订单;2月14日,满载徐工各类工程机械产品的“徐州号”中欧班列从徐州铁路货运中心启程开往莫斯科;3月30日,我们又向中东地区发送了数十台多功能抑尘车……今后,我们将继续深耕非洲、东南亚、西亚、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市场,向海外高端市场跃升。为应对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我们还将优化国际贸易模式,通过云上直播、人才本土化等方式,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不动摇。近年来,徐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在4.5%以上。目前,徐工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100多件、发明专利1700多件、国际专利75件,成功完成了4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下一步,徐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攻克核心技术,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特别是实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三高一大”的产品战略,努力占据全球技术制高点、掌握行业话语权。
徐工始终相信,全世界都需要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永远是朝阳产业。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打造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的百年徐工,努力实现“2025年进入世界前三,2035年登顶世界工程机械‘珠穆朗玛峰’”的企业目标。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13日 04 版)
(责编: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