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林口9月24日电(记者 张冰清)牡丹江市林口县林口镇六合村有个“怪现象”:乡亲们的菜园子不种植大葱、茄子、豆角,却种植起了一垄垄道地药材。
“以前,我家里的收入有限,日子过得紧巴巴。自从建起了中药材基地,我在这里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收入稳定,家里一天天好起来,彻底甩掉了‘穷帽子’。”正在劳作的村民向记者表示,现在颠茄苗是紧俏物,家家户户都争着抢,不为别的,就为甩掉穷帽子!
林口县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内生动力。
林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荣辰介绍道,按照全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部署,林口县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优势,加强北药基地建设,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倾力打造“黑龙江省中药材基地示范县”,通过发展北药种植产业,撑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颠茄草喜获丰收 产业扶贫谋富路
林口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山区半山区,资源富集,物产丰富,县域森林覆盖率65%,为林口大地孕育生成了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县域内人参、党参、黄芪、龙胆、白鲜皮、苍术等野生药用植物品种达300余个。
近年来,林口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产业强县、生态富民”的发展战略,按照省市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将绿色食药作为全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强力推进,不断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荣辰站在田间地头向记者介绍,颠茄草属于一年生的,春种秋收收益见效快,投资也不是很大,很适合农户种植。
事实上,林口县拥有7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对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的传承和丰富的经验。自2015年以来,林口县以促进农民增收、生态恢复为目标,以创建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为牵动,尊重基层群众首创和实践,及时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了全县中药材这一朝阳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45万亩。其中,道地药材7.45万亩,食药同源药材沙棘15万亩。预计年销售产值可实现3.2亿元。
“不同于4、5年前的2000来亩,现在我们的中药材种植面积都有10万多亩,这其实是村民逐渐认知的一个过程,加上县里的宣传,我们还有科技团队帮助乡亲们解决种植难题,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钱挣到包包里,大家都愿意干。”荣辰笑着说,“不挣钱说啥也不好使啊!”
近年来,林口县结合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始终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并着眼短期脱贫和长远发展,鼓励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加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截至目前,林口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按照“建设基地、扩大规模、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培育一批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多方共赢,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
套种中草药 开启脱贫“新路子”
一排排松树苗套种的中药材特别引人注目。今年该合作社利用退耕还林地、山坡地进行嫁接红松套种中药材的新尝试,形成了上面种树、树下种药的发展新模式。林下套种中草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和空间,抑制杂草生长,而且可以在幼龄红松期提高收益。
荣辰向记者介绍,林口县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确定以发展北药等特色种植为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在中药材种植发展上,针对不同乡镇的地域环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种植条件适宜的林口、古城、三道通、奎山等乡镇打造中草药种植基地,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政策刺激来带动中药材种植,对于一些规模化种植户在金融方面进行了政策扶持,提供了贴息贷款供规模化种植户拓展种植面积使用。
目前,全县以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龙头,利用产学研平台,选育引进新品种,推广绿色高产栽培模式,推进基地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完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创建地方中药材知名品牌,全县申报认证国家地理标识2个,注册中药材(含中药制品)商标10个,中药材及制品销售渠道稳定,在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各大药市畅销,苍术等道地品种已成功打入韩国、日本市场。
此外,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的新模式,林口县丰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带动了北药育苗基地10处,发展北药专业村14个,种植专业户1500余户。
“我们有信心在2025年达到30万亩。”荣辰说,六合村充分利用“联村联户”的有关政策,以科技为依托、以产业为基础、以品牌为先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不断寻求增收新渠道,预计用5年左右时间,在村域内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长效机制,种植面积占比原则上超过域内适宜区域的80%以上,成为林口特色支柱产业与经济增长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