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
自11月20日上映以来,万玛才旦执导的电影《气·球》在收获高口碑的同时却遭遇院线低排片冷遇,其首日排片仅占比2.4%,周末两天更跌至1%,上映至今票房仅四百余万。即使顶着众多国际电影节认可的光环,收获一众明星发声力挺的《气·球》也难逃在影院“泄气”的命运。观众抱怨排片少看不到,片方感叹好片子推不出去,影院方又无奈表示排了片子没人看:这板子,到底该打在谁身上呢?
11月25日,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受邀做客《今日影评》节目,畅聊电影《气·球》排片问题,并结合观众、片方、影院方等多重观点,与广大观众朋友一道讨论文艺电影排片难题。
低排片引多方强关注
观众不解,影院很委屈
《气·球》遭遇排片冷遇之后,沙丹第一时间发出微博为影片发声。回想当时的心情,做客《今日影评》的他直言“有点心疼”导演。面对影片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点映时一票难求、但却在院线遇冷的落差,自觉应该帮影片说说话的沙丹向《今日影评》指出,收获世界认可的这部影片本身的极致美感及电影化叙事能力都非常突出,发博后《气·球》排片从1%翻倍到了2%,“说实话虽然还不是那么多,但是还是发生了一点点好的变化。”
向来“温和”的万玛才旦导演,此次也为了争取《气·球》排片而大声疾呼,而影片拥抱观众的努力也可被看到。在《今日影评》对前来影院观看《气·球》观众的采访中,大家纷纷表示,要跑得很远才看得到,影片并不晦涩难懂,排片理应增多。可面对观众对影院排片的“指责”,连线加入《今日影评》现场的UME影院管理集团市场副总监蔡晓雪也感到很无奈。她指出,商业电影院肯定要以收益作为衡量标准,虽然影院愿意支持文艺片,但排映成本有限,排映后可能观众关注度也很小,影院虽然会去排片,但如果需要大批量排映的话肯定是全行业的行动,作为影院个体,只能优先考虑保住成本才能保住之后的经营。“他们如果真的愿意看的话,为什么不能找到电影院去看?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大家都是相互的。”
求排片要讲方法
新营销有助推广
《气·球》排片少,是影院单方面的过错吗?对此质疑,沙丹向《今日影评》指出,这完全不能是影院的过错,自己在呼吁的时候也绝对没有在苛责影院,而是想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达成一个更好的营销行为。导演及各界“求排片”的做法,令很多人想到了当年方励为《百鸟朝凤》求排片的“惊天一跪”。对此,沙丹直言《气·球》并不是想复制这样一个行为,艺术电影不需要用下跪的方式博得同情,只期望吸引大家的一些目光,让大家看到中国有这么一部好电影。谈及电影口碑,沙丹也对《今日影评》坦言,影片前期宣发要重视淘票票、猫眼等平台的“想看”指标,如果前期指标不到位,排片自然上不去,后期上映后的一系列联动也会出问题。
为捕捉多方观点,《今日影评》也特别连线到了《气·球》的出品方、发行方、制片人代表,聆听他们对于影片低排片遭遇的看法。北京盛唐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晓雯表示,单靠“艺联”扶持并非可持续的主流手法,北京聚合影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讲武生则希望看到市场能长期地给艺术电影机会,让它们持续地有一部分排片。不过,资深发行人高军指出,《气·球》的诉求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求排片,增加20%的排片对它也并没有好处,因为会稀释它的场均人次,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靠提升全社会对文艺电影的关注。工厂大门影业合伙人、《气·球》联合制片人梁颖也向《今日影评》坦言,《气·球》需要的是有效的关键场次,而非特别早或特别晚的场次。
对于上述嘉宾的观点,沙丹都表示认同。他对《今日影评》直言,文艺片排片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强制排片的方式,也可以透过增加放映时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于《气·球》片方试图联动当下网络红人“藏族小伙丁真”的做法,沙丹也给出了肯定。他继续向《今日影评》表示,对于对藏区文化不那么熟悉的年轻人而言,更好的营销点可以让《气·球》这样的电影更好地飘扬。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