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使命召唤》系列新作《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COD17)》在昨天开启了全平台测试,为期两天。所有平台不需要预购,即可免费下载体验多人模式,且支持跨平台联机。大家可以酌情下载体验。
至于为什么是“酌情下载”,首先,在体验了之前PS4平台的抢先测试后喷《黑色行动冷战》的玩家越来越多(这和PS4测试版本惨烈的画面撕裂和掉帧情况也有关),另外也有不少人诟病新的黑色行动存在换汤不换药的味道,缺乏游戏动力等等。当然,这都是多人内容的评价。
作为一个每作销量都能按千万计量的“年货”IP,《使命召唤》系列被不少玩家戏称为“北美CF”,但和隔壁“三亿鼠标梦想”不同的是,经典战役也是很大一部分《使命召唤》老玩家的心头好。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使命召唤》这个系列的评价开始变味了。
现代战争重启:直言不讳的意识形态输出去年由Infinity Ward重启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COD16)》不可谓不成功。
多人模式越打越热闹之外,战役模式也在游戏上线之初广受讨论:回归141小队建队前的时间线,“钱队”普莱斯再次出场,剧本上都相当于重启《现代战争》系列故事了,原本这个单人战役很有可能是近几年玩家最期待的战役流程。
不过正式版的情况就有些让人失望了,倒不是战役的游戏设计出了岔子,而是剧本存在相当严重的主观性和争议性。
方便没玩过本作战役的朋友们理解,新《现代战争》的战役模式大概是这么个故事:
俄罗斯(对,指名道姓就是俄罗斯)占领了一个名为“乌兹克斯坦”的小国,俄国将军率领的俄罗斯正规军在当地实行铁腕统治,玩家所扮演的美国中情局CIA探员和英国特种空勤团SAS成员,与当地的反抗组织合作,对抗俄罗斯正规军和极端组织,最终解决了事件。
单看大纲,可以说依然是这么多年美国担当“世界警察”,与毛子对抗那一套。一直以来,包括《战地》在内的欧美军事题材作品中,俄罗斯(或者来自俄罗斯的极端组织)很多时候都担当“假想敌”的身份,这和西方主流观念有关,见怪不怪。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现代战争》剧本中一些的写作和表现手法。
过去,欧美游戏即使是将俄罗斯当做假想敌,通常也都在描绘正面战场上的军事冲突,极少卷入平民。新《现代战争》却一反常态,你在游戏中可以看到大量俄罗斯正规军有组织地对平民施加残酷暴行的情节,包括公开屠杀和处死平民、在非战线地区使用使用毒气、暴力拘禁、强迫平民进行过度体力劳动等等。
尽管新《现代战争》将游戏中俄军的一系列敏感内容归结到“当地俄国将军巴可夫的铁腕统治”,但要知道,即使是史上最具争议的“No Russian”关卡,也没有将这项罪名直接扣在正规军的头上,而是设定成马卡洛夫这个战争疯子挑拨美俄战争的导火线。
“No Russian”是重启前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COD6)》中最具争议的关卡,相信只要玩过这款游戏的玩家一定对此有着深刻的印象。"No Russian"是《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中的第四个关卡,这次的任务要求玩家扮演一个潜入到恐怖势力当中的特工,为了取得头目的信任,他就必须参加恐怖分子们针对莫斯科扎卡耶夫国际机场的恐怖行动中,并且要向无辜的平民射击。
这个饱受争议的关卡设计虽然残酷,但至少玩家可以将这些罪孽归结到马卡洛夫这个极端组织头目的狂热上,游戏中也存在着正派的俄罗斯军人形象;而到了新《现代战争(COD17)》,编剧对俄国的着墨开始“一边倒”。
这个绝对谈不上“有趣”的视角转换,却来自共享一个副标题的同系列游戏。
另外,游戏中的很多表述也都在向现实靠拢或是暗示。游戏的主要舞台“乌兹克斯坦”不管从地貌特征,到建筑细节,再到当地平民的衣物装扮,都将这个虚构的“乌兹克斯坦”指向了现实中的叙利亚;游戏中和俄罗斯正规军合作的当地极端组织阿尔盖塔拉的英文简写“AQ”,几乎是在明示现实中的基地组织(Al Qaeda)。
新《现代战争》的整个故事框架,都是在描绘一次“代理人战争”——通过操控某个国家不同武装势力引发冲突和战争,使幕后大国从中获取利益的战争手段。这也是一个现实世界中大国正在利用的手段。
现代战争题材需要以现实元素为基石,将现实事件和政治元素引入到战役情节中,也是《COD》的传统艺能,但是,身处“代理人战争”的任何一方都谈不上清白或是正义,新《现代战争》不应该假定一个缺乏现实根据的正反面对立关系。
尽管新《现代战争》这个很短的战役模式有着很多亮眼的关卡设计,但战役剧情中大量对于政治相关内容的描绘,以及描绘这些情节时明显的“选边站”写作立场,让玩家对本作的意识形态传播属性感到不满,尤其在俄罗斯地区受到了玩家抵制。
新《现代战争》的叙事编剧Taylor Kurosaki曾在主流媒体采访中公开表示,希望通过游戏“教育玩家”,鼓励玩家去观看《白头盔》和《阿勒颇的最后一人》,了解“现实真相”。好巧不巧的是,早在游戏公布第一条预告时,关于这方面的争议就浮出水面——
“白头盔”这个叙利亚内战时成员统一佩戴着白色头盔的人道救援组织,一开始以人道救援和揭发叙政府暴行闻名,后来被扒出自导自演了很多暴行和生化袭击,甚至涉及到贩卖救助者器官等丑闻,可以说是一个恶名昭著的组织,央视也曾经报道过他们自导自演的行径。
虽说正式版情节中,白头盔只是作为一个在正式时间线二十年前出场的救援组织,和现实中的时间不符,但就在大家都觉得可能只是巧合的时候,动视却在部分语言版本的新《现代战争》中将这些白头盔换成了绿头盔,十分的耐人寻味。不得不说新《现代战争》的这一系列操作,不仅为游戏赚足了舆论吸引力,甚至有几分“碰瓷”的意味。
头条确实是上了,那么谁在乎它是负面头条呢?
OK手势的余波:种族歧视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蔓延新《现代战争》的剧情充满了“主旋律”价值观,美化美国“自由战士”的身份的同时,甚至还存在对叙利亚当地反抗组织成员的同情心,这在《使命召唤》系列的主要战场——北美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北美扯上种族歧视,甚至白人至上主义,大概是动视更加不愿看到的情况了。
今年7月,根据外媒Eurogamer的报道,动视在《使命召唤16:现代战争》与《使命召唤:战区》的更新里移除了“OK”这个手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Crush”的手势。不过这个改动并没有在补丁说明中列出来,并且动视也没有对这次改动作出解释。
OK及其手势,可以说得上是全世界普及程度最高的一句英语延伸手势了,众所周知这表示“好的”、“赞同”,在中文地区也被广泛使用。然而,目前在海外,“OK”手势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
新含义始于2016年总统选举。在初选阶段,特朗普的竞选集会上,部分有影响力的支持者开始做这个手势。当时它的意思还是晦暗不明的。2017年2月,极右翼人士极其活跃的著名匿名社区4chan发起了名为O-KKK的行动,号召大家在推特和脸书上大面积使用“OK”手势,将其声明为白人至上主义的符号。在行动所附的图片中,三根指头代表“W”,圆圈与手掌代表“P”,意为“White Power”(白人权力)
4chan文化本是虚无主义的,匿名版用玩笑的态度来对待政治。但这些气质又暗合互联网的meme文化,大大助推了极右翼运动。很多边缘文化的符号原本在小圈子里传播,但是它能制造meme在互联网爆发式传播,将其推入主流文化里。
在这次推广后,“OK”符号便作为白人至上运动的仇恨符号被广为人知。它的含义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但很快无论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有很多人接受了这个符号,那么对这个符号的污染就宣告成功。在海外使用这个手势时也需要格外小心,因为大家无法明确你的含义。比如在去年的守望先锋联赛里,有观众在直播中作出“OK”手势被暴雪警告,尽管他辩称此举毫无政治涵义。
你可能会认为这个手势面临的争议有些小题大做,但举例震惊世界的新西兰基督城清真寺枪击案,白人至上主义者布伦顿·塔兰特闯入清真寺,持半自动步枪扫射,杀死51人。在法庭上,他同样比出了“OK”手势,来鼓励与其志同道合者。该符号在这类行为中,不断地强化它与白人至上主义之间的关联。
在《使命召唤》中出现这样的争议性手势,无论Infinity Ward和动视是否有意,都是一次相当严重的失误,我们不得不承认《使命召唤》作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热销的IP,其已经具备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功能,且开发者必须为此负责,动视一声不吭地删除这个手势的举动,也侧面作证了这一点。
重回冷战:“KNOW YOUR HISTORY”的争议考虑到《使命召唤》三个制作组轮流开发的特点,以及负责《黑色行动冷战》的Treyarch在之前的《黑色行动》中注意力更集中于剧情表现和历史阴谋论的描写,本来我们还不太担心《黑色行动冷战》在叙事层面上搞出什么幺蛾子。
直到先导预告和首支剧情预告公开,《使命召唤》又一次越线了。叙事预告中Treyarch不仅搬来了著名前苏联叛逃人员尤里·亚历山大德罗维奇·贝兹梅诺夫在美的访谈内容作为游戏的一部分Slogan,以及大量较为敏感的历史影像。
考虑到目前的国际形势,预告中出现的部分词句究竟是T组为了渲染历史气氛的引用,还是加入了对时政的隐射,说实话,我也分不清了。
这条预告公开之后,动视火速删除了投放到内地版本中的部分画面,然而在海外版本中却又一次没有改动,此举也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多方的反感。Treyarch在《黑色行动冷战》的剧本中是否能够平衡多方态度和意识形态,“Know your history”描述的是不是客观的历史,这就只能到游戏正式推出时才能知晓了。
冷战史一直都是塑造阴谋论和戏剧冲突的重要土壤,但愿Treyarch能够完成一个可供观赏的故事,而不是一场意识形态传播引发的闹剧,毕竟从新《现代战争》开始,玩家就已经在面临一个问题——游戏是否已经成为传播激进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工具?
结语:我们为什么去玩COD?严格意义上来说,《使命召唤》这个系列除了《使命召唤OL》之外,并没有以官方渠道进入国内,我们甚至还没有办法直接使用人民币直接在战网上结算购买它们,对国内玩家它更多时候处在一个灰色地带,从玩家量级来比较,国内玩家显然也不是《使命召唤》的目标用户,因此当《使命召唤》变得“主旋律”,我们会感到不适也是正常情况。
但如果去回看《使命召唤》这个系列的历程,多点爽快枪战,多点义愤填膺的战斗,以及在多人模式里如何打得天昏地暗,才是很多玩家去玩《使命召唤》的初衷。我们会戏称它为“北美CF”,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来自这个游戏传达出来的,纯粹、快速、爽快的射击体验。
玩家清楚这一点,但从新《现代战争》走过来,在一些叙事部分,动视似乎不太清楚这一点了。
那不喷你喷谁呢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