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一直以刚毅的精神、曲折的情节、引人的悬念和独特的视觉造型形成独特的类型叙事模式。近年来,公安题材电视剧作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有了更大的提升,观众也越发期待此类作品的出现。
但是,也有一个很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一些该类型电视剧作品,越来越多的将创作的重点集中在了案件侦破本身,以人为制造的大量意外、“迷局”、“死局”为终极追求,认依靠外部事件“堆砌”起来的所谓“强情节”才是此类题材的立身之本,才会得到观众的青睐。进入这样一个误解,其结果,是大量的情节雷同、迅疾凌厉的“视觉消费”的滥用,以及观众对人为设置的过多的意外的审美疲劳。有人戏称,如果不是演员不同,一些电视剧穿插观看,几乎都可以变成一个逻辑顺畅的新电视剧。
这样的情况,无疑会将此类电视剧的创作引入更为狭小的空间。
最近播出的电视剧《三叉戟》,试图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寻找一种新的创作策略,即既要重视表达案件侦破中的复杂性,使其在外在情节上不断产生新的吸引力,同时,更加关注对主要人物形成的特殊的情感关系、社会关系的表达,将观众的视点,引入人物内部,以人物的喜怒哀乐、前尘过往和精神内核作为该剧的表达重心。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
夏春生即将从禁毒队退休,在即将离开岗位时,主动请缨参加最后一次行动。不幸的是,这次行动中,夏春生却意外的牺牲了。为了找出杀害夏春生的真凶,给自己的战友、兄弟雪恨,当年号称“四大名捕”的其余三人“大背头”崔铁军、“大棍子”徐国柱和“大喷子”潘江海,冲破了重重阻碍,重新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由中年警察组成的“三叉戟”组合。在破案的过程中,他们不但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抓住罪犯的蛛丝马迹,深挖出一个大型的贩毒团伙,更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之间重新有了新的认识,并厘清了他们年轻的误会,冰释前嫌。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三叉戟”比以前更加信任、关系更加紧密。
更为重要的是,“三叉戟”开始参与侦破案件时,年轻一代的警察们是不够理解:认为他们思维陈旧,破案方式也不够现代,这个时候“出山”是来和自己抢功的。但是随着“三叉戟”在一团迷雾中,凭着经验和毅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直指向案件的核心,并最终破案时,年轻一代的警察,终于认识到了他们身上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巨大价值。
就此可以看出,电视剧《三叉戟》的书写核心,是公安队伍中两代人的情感交融和精神激励。在这样的交融和激励中,关于友谊、关于荣誉、关于传承、关于担当,这样的精神内质的把握和深掘,才是该剧创作的初心和核心所在。更可以说,这是穿透了一般观众对公安工作就是“匡扶正义”这一外部表现,更为深入的揭示公安队伍内部的精神内涵。因此作品并不只是聚焦“三叉戟”及其周边的青年警察,而是由点到面的散射到了整个公安队伍的整体。
无疑,《三叉戟》这样的精神核心是凝重的,但是创作者并不止步于此。为了让该剧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他们在叙事策略上经过一番精心的思考。一方面,该剧除了延续了比较强烈的外部冲突的视觉惯例外,还在整体中,有意识的增加了喜剧性风格,不管是人物绰号的命名,还是三个人之间的交流中,都有一种轻松、诙谐的气氛。这样的叙事风格的混合,使该剧的表达变得更为自如。另外一方面,该剧有意识的选择更为平实的表达,有意的表达“小人物”之“小”,表现他们的小矛盾、小趣味、小“伎俩”,呈现某种家庭剧式的气息,使主要人物在细节上变得更加鲜活,也更大地提升了观众的接受程度。
但是,这样朴素、生动的追求,无疑却更为策略的将其“大精神”、“大情感”更为有效的“植入”其中,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能够得到更为深入的情感体验和巨大精神体验。不能不说,这是叙事策略的尝试,对公安题材电视剧表现手段,具有很强的开掘意义。(武亚军)
(责编:燕帅、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