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综述:让技能报国成为新时代风尚

时间:2020-12-20 22:47      

内容提要:“这些选手,我们都想要!”由于比赛期间不能与选手和教练联系,立邦投资公司装饰涂料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孙荣隆只能在场外“暗中观察”。孙荣隆的话并非恭维之词。如今,技能型人才正成为企业追捧的“香饽饽”。而技能大赛则是对技能人才最好的检验场。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技能全运会”——竞赛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

经过3天激烈角逐,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12月13日在广州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291名选手获得86个项目的金、银、铜牌。

奖牌诚然可贵,但并非办赛最终目的。大赛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展示的“风向标”,让“有技能、好就业”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更具重要引领意义。

技能无处不在

从数控车、工业机械、飞机维修等先进制造业,到工业4.0、移动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美容、美发、烘焙、餐厅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本次大赛共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建筑业、服务业等14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需求。本次大赛参赛人数最多的项目前10名中,多个项目均与制造业密切相关。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在本次大赛中,共有27个代表团的80名选手参加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

“参赛人数多,是因为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这其中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裁判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各省份对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人才培养非常重视,参与比赛积极性很高。另外,从市场端看,我国机器人进入高速增长期,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这极大拉动了地方对人才的需求。

记者注意到,移动机器人、工业机械、焊接等这样的“硬技能”项目参与度高,诸如健康和社会照护、酒店接待、餐厅服务、花艺等“软技能”项目也备受社会关注。

12月11日下午,酒店接待项目比赛现场围满了前来观摩的群众。来自陕西代表团的选手王羽杰刚一亮相,一个身着黑色礼服、头戴黑色礼帽的客人就来到前台,对分配的房间提出疑惑。而在另一侧,一位身着长袍、头戴纱巾的客人拖着行李箱,表现出一副不太耐烦的神情。不过王羽杰在比赛中淡定自若,始终保持微笑来处理客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这个场景实际考察的是选手对多元文化背景客人的接待处理。”大赛酒店接待项目裁判长、叶脉文旅教育(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丹茗对记者表示,从本次大赛选手表现看,其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应变能力明显比前几年提升了一个档次。最直接的一个表现是,良好的英语交流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从过去的“高配”变成了“标配”。

“选手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层次、技工教育质量等因素有很大关系。随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不断提高。从比赛情况看,各地选手技能水平普遍提高,这表明蓬勃开展的职业技能竞赛整体促进和提高了各地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也为我国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说。

企业求贤若渴

作为我国技能人才规格最高的技能盛会,本次大赛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支持。据统计,共有120余家大型企业集团和中小型企业积极为大赛提供比赛设备设施、技术人员、赛事保障等各项支持和服务。

“这些选手,我们都想要!”由于比赛期间不能与选手和教练联系,立邦投资公司装饰涂料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孙荣隆只能在场外“暗中观察”。孙荣隆的话并非恭维之词。如今,技能型人才正成为企业追捧的“香饽饽”。而技能大赛则是对技能人才最好的检验场。

有意在赛场招工的企业不止立邦一家。在本次大会举办期间,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公关部部长尹捷也向选手们抛出了“橄榄枝”。

“做好制造业,优秀技术工人不可或缺。所以技能工人一直都是我们宝贵的人才资源。”尹捷告诉记者,广汽把技能人才的培养延伸到整个产业链,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等方式和手段,培养了一批典型工匠人才。

“为什么像我们这种高科技的军工央企还要‘热衷于’参加技能大赛?因为培训和参赛相结合,更加注重评价技能人才的综合操作能力、行为规范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对航空技能人才的评价更加科学和精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司?鹏表示。

大赛虽然结束,但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仍任重道远。业内人士普遍呼吁,要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切实增强技能劳动者获得感与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培养更多人对于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观念的认同。

杏彩网页版